芒果视频

網(wang)站(zhan)分類
登錄 |    
莊小威
0 票數:0 #科學家#
莊小威,1972年1月出生于中國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物理學雙聘教授。莊小威主要研究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物學及生物成像技術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術,用以研究體外及活細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程。其獲2018科學突破獎之生命科學突破獎。
  • 中文名: 莊小威
  • 外文名: Xiaowei Zhuang
  • 出生日期: 1972年(nian)1月
  • 性別:
  • 國籍: 美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中(zhong)國(guo)江(jiang)蘇(su)省如皋市
  • 畢業院校: 加(jia)州(zhou)大學伯克利(li)分(fen)校
  • 職業職位: 教育(yu)科研(yan)工作者
  • 主要成就: 2005年被聘為(wei)美國霍華德·休斯醫(yi)學研(yan)究所研(yan)究員
詳細介紹(shao) PROFILE +

人物簡介

莊(zhuang)小威,1972年1月出(chu)生(sheng)于中(zhong)國(guo)(guo)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生(sheng)物物理(li)(li)學(xue)家,美(mei)國(guo)(guo)國(guo)(guo)家科(ke)學(xue)院院士、美(mei)國(guo)(guo)藝術與科(ke)學(xue)學(xue)院院士、中(zhong)國(guo)(guo)科(ke)學(xue)院外籍院士,哈(ha)佛大(da)學(xue)化學(xue)與化學(xue)生(sheng)物、物理(li)(li)學(xue)雙(shuang)聘教(jiao)授。

莊小威主(zhu)要研(yan)究(jiu)工作為發展和使用單分子生(sheng)物學及生(sheng)物成像(xiang)技(ji)術(shu)以及超高分辨生(sheng)物成像(xiang)技(ji)術(shu),用以研(yan)究(jiu)體外及活細胞中生(sheng)物分子及其分子組裝過(guo)程(cheng)。

主要經歷

1972年(nian)(nian)(nian),莊(zhuang)小威出生(sheng)于中國江蘇省(sheng)如(ru)皋(gao)市,小時候在江蘇如(ru)皋(gao)跟爺爺、奶奶生(sheng)活了(le)5年(nian)(nian)(nian),5歲(sui)多被父(fu)母接到(dao)合肥中國科大,沒有上過幼兒(er)園,直接上了(le)科大附(fu)小二年(nian)(nian)(nian)級。初中時曾獲得(de)全國中學生(sheng)數(shu)理(li)化競賽第(di)一名,后(hou)被推薦到(dao)北京(jing)景山(shan)學校上了(le)半年(nian)(nian)(nian)中國科大預備班。

1985年,13歲時轉入離(li)家較(jiao)近的蘇州中學首屆中科大少(shao)年班預(yu)備(bei)班。

1987年,以(yi)高考600多分(fen)的(de)成(cheng)績考進考入中國(guo)科(ke)技大學少年班(ban),在(zai)校期間(jian)取(qu)得了理(li)論力(li)學、電動力(li)學、量子力(li)學、統計力(li)學四大力(li)學的(de)滿分(fen)。

1991年,19歲時從中國科(ke)學(xue)(xue)技術大學(xue)(xue)畢業,獲得物理學(xue)(xue)學(xue)(xue)士學(xue)(xue)位,之后赴美留學(xue)(xue),師從沈元壤。

1996年,從加州(zhou)大(da)學伯克利分(fen)校畢(bi)業(ye),獲得(de)物理學博(bo)士(shi)學位。

1997年,進(jin)入斯坦福大(da)學(xue)從事(shi)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朱棣(di)文,開始從事(shi)與化學(xue)、生物學(xue)科交(jiao)叉(cha)的研究,做一些跟蹤分子(zi)行為的實驗(yan)。

2001年,進入哈佛大學(xue)化學(xue)與化學(xue)生(sheng)物學(xue)系(xi)、物理(li)系(xi)任教(jiao),先后(hou)擔任助理(li)教(jiao)授(shou)(2001-2005);副教(jiao)授(shou)(2005-2006)。

2003年,31歲的莊小威憑借研究單個(ge)分子(zi)特性的杰(jie)出才(cai)能(neng)獲得麥克阿瑟天(tian)才(cai)獎,是第(di)一(yi)位獲此(ci)榮譽的華人女科(ke)學家。

2004年(nian),被美國的《科技(ji)評論》雜志選(xuan)為35歲以(yi)下的100名(ming)青年(nian)創(chuang)新者。

2005年3月,莊小威(wei)被美(mei)國霍華德·休斯醫(yi)學研究會從全美(mei)300多位(wei)提(ti)名人選出,在之后7年中(zhong)獲得700萬美(mei)元的資助。

2006年初,被聘(pin)為(wei)哈(ha)佛大(da)學化學和物(wu)理雙(shuang)學科正教授,是(shi)哈(ha)佛物(wu)理系(xi)和化學系(xi)少有的雙(shuang)科教授,并(bing)在哈(ha)佛大(da)學建立了以(yi)自(zi)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zi)生物(wu)物(wu)理實驗室。

2011年,獲(huo)得賽克勒國(guo)際生物(wu)物(wu)理學獎(jiang)。

2012年5月1日,當選為美國國家科(ke)學院院士。

2013年8月(yue),入選北京大(da)學(xue)(xue)(xue)大(da)學(xue)(xue)(xue)堂(tang)頂尖(jian)學(xue)(xue)(xue)者講(jiang)學(xue)(xue)(xue)計劃(hua),成為入選該計劃(hua)的(de)第二位學(xue)(xue)(xue)者。

2015年2月,因為(wei)(wei)發(fa)明了基(ji)于(yu)單分(fen)子(zi)熒光(guang)檢測的超高(gao)分(fen)辨率成像方法(fa)(STORM)而(er)獲得美國科學院(yuan)分(fen)子(zi)生物學獎(jiang)。12月,當選為(wei)(wei)中國科學院(yuan)外籍院(yuan)士。

2017年6月,獲得瑞典(dian)卡(ka)羅林斯卡(ka)學院頒(ban)發的倫(lun)納(na)特·尼爾森獎。

2018年(nian)10月,獲得(de)2019年(nian)度生(sheng)命科學突破獎(jiang)。

貢獻影響

莊(zhuang)小威受聘為中國(guo)科(ke)學(xue)技術大學(xue)大師講(jiang)席教(jiao)(jiao)授,擔(dan)任生(sheng)命(ming)科(ke)學(xue)學(xue)院國(guo)際科(ke)學(xue)咨詢委員會成(cheng)(cheng)員。她努(nu)力推動了合(he)肥(fei)微尺度物質科(ke)學(xue)國(guo)家實(shi)驗室集成(cheng)(cheng)影像中心的建設(she),開(kai)展(zhan)合(he)作研(yan)究(jiu)。她連續(xu)數年來,為科(ke)大本(ben)科(ke)生(sheng)和(he)研(yan)究(jiu)生(sheng)授課,并(bing)聯(lian)合(he)培養博士生(sheng)。她也是北京大學(xue)訪問教(jiao)(jiao)授及生(sheng)物動態(tai)光學(xue)成(cheng)(cheng)像中心科(ke)學(xue)顧問委員會成(cheng)(cheng)員和(he)客(ke)座教(jiao)(jiao)授,幫(bang)助在(zai)該(gai)中心建立超高分辨率成(cheng)(cheng)像的實(shi)驗室,并(bing)共同指導研(yan)究(jiu)生(sheng)和(he)博士后。

莊小威(wei)在(zai)中國(guo)(guo)組織了(le)多(duo)次(ci)高水平的(de)學術(shu)會議(yi)。包括香(xiang)山會議(yi)和(he)兩次(ci)蘇州冷泉(quan)港(gang)亞(ya)洲(zhou)會議(yi),同時她也多(duo)次(ci)在(zai)國(guo)(guo)內多(duo)個大(da)學和(he)研(yan)究所演講,啟(qi)發(fa)了(le)大(da)量青(qing)年(nian)學子對(dui)科學研(yan)究的(de)熱情(qing)。

社會任職

2016年-《Neurophotonics》編委

2014年-《ACSPhotonics》編委

2014年-《ACSCentralScience》編委

2012年-2016年《Opticalnanoscopy》編委

2012年-2016年《eLife》編委

2010年(nian)-2015年(nian)《ChemicalPhysicsLetter》編委

2009年(nian)-2012年(nian)《BiophysicalJournal》編委(wei)

2009年-《Cell》編(bian)委

2009年-《AnnualReviewonBiophysics》編委

2011年,受聘(pin)為中國(guo)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xi)教(jiao)授(shou),擔任生命(ming)科學學院國(guo)際科學咨詢委員會(hui)成(cheng)員。

2013年(nian),北(bei)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xin)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和客座教授。

獲獎記錄

1991年BerniceTeutebergMemorialScholarship,UniversityofCalifornia

1992年GeorgeC.andHelenN.PardeeScholarship,UniversityofCalifornia

1993年VictorF.LenzenMemorialScholarship,UniversityofCalifornia

1997年ChodorowPostdoctoralFellowship,StanfordUniversity

2000年美國(guo)(guo)衛生(sheng)研究院國(guo)(guo)家研究個人(ren)獎(IndividualNationalResearchServiceAward,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

2002年YoungInvestigatorAward,OfficeofNavalResearch

2003年美(mei)國國家自(zi)然基金成就獎(CAREERaward,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2003年Beckman青年科學家獎(BeckmanYoungInvestigatorAward)(獎金(jin)24萬美金(jin))

2003年Searle學者獎(SearleScholarship)(獎金(jin)24萬美金(jin))

2003年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Fellowship)(獎金(jin)50萬美(mei)金(jin))

2003年(nian)PackardFellowshipforScienceandEngineering

2003年CAREERaward,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2004年(nian)TechnologyReviewWorldsTop100YoungInnovatorsAward

2004年GunnarandGunnelKallénLecturer,LundUniveristy,Sweden

2004年(nian)Jean-FranoisLefèvreLecturer,EcoleSupérieuredeBiotechnologiedeStansbourg,France

2004年(nian)AlfredP.SloanResearchFellowship

2005年CamilleDreyfusTeacher-ScholarAward

2005年HowardHughesMedicalInstituteInvestigator

2007年美國化學(xue)學(xue)會純化學(xue)獎(PureChemistryAward)

2008年CoblentzAward

2008年HHMIcollaborativeInnovationAward

2010年(nian)馬克(ke)斯·德爾布呂克(ke)生物物理獎(MaxDelbruckPrizeinBiologicalPhysics)

2011年4月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jiang)(Raymond&BeverlySacklerInternationalPrizeinBiophysics)[

2014年生物科技領域世界技術獎(jiang)(WorldTechnologyAwardforBiotechnology)

2015年(nian)賓(bin)夕(xi)法尼亞大學納(na)米(mi)/生(sheng)物界面(mian)研究(jiu)中心優秀研究(jiu)獎(ResearchExcellenceAward)

2015年(nian)英國王室顯微鏡學會(hui)皮爾斯獎(PearsePrize,RoyalMicroscopicalSociety)

2015年美(mei)國科學院分子生物(wu)學獎(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AwardinMolecularBiology)

2016年9月斯德(de)哥爾摩(mo)大學榮譽(yu)博士(DoctorofPhilosophyHonorisCausa)

2017年6月瑞典卡(ka)羅林斯卡(ka)學(xue)院倫納特·尼爾森獎(LennartNilssonAward)

2017年(nian)匹茲堡分析化學(xue)獎(jiang)(PittsburghAnalyticalChemistryAward)

2018年10月2019年度生(sheng)命科學突破獎

人物評價

莊小威(wei)自(zi)小聰明伶俐,勤奮(fen)好(hao)學(xue)。莊小威(wei)的(de)研究方法、實(shi)驗原理、裝置、結果、分析,邏輯清晰,簡潔緊湊,充滿科學(xue)精神(shen)。(中國科學(xue)技(ji)術(shu)大學(xue)校(xiao)友(you)總會評)

莊小(xiao)威是高分(fen)辨率光學(xue)成像(xiang)、單(dan)分(fen)子(zi)熒(ying)光共(gong)振轉(zhuan)移(yi)等(deng)光子(zi)學(xue)方(fang)法(fa)及(ji)其應用方(fang)面的專(zhuan)家,具有開拓性貢獻,極大(da)地(di)推(tui)動了生(sheng)物(wu)醫(yi)學(xue)領域的突破性進展(zhan)。(2010年馬克斯·德(de)爾(er)布呂克生(sheng)物(wu)物(wu)理獎(jiang)評)

莊小威發明(ming)了突破(po)光(guang)(guang)學(xue)衍射(she)極(ji)限的(de)STORM熒(ying)光(guang)(guang)成像技術(shu),使得光(guang)(guang)學(xue)顯微鏡分辨能力(li)接近納米(mi)尺度,極(ji)大地(di)推動了亞細胞微觀結(jie)構(gou)的(de)研究。(2011年賽克勒國際生(sheng)物物理學(xue)獎評)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shang)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shang)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jia)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shi)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shi)(shi)間(jian)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產權歸(gui)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shang)業(ye)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227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6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376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644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