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李叔同-中國近代著名藝術教育家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名人堂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名人堂"提供, 反饋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人物名片

  • 中文(wen)名 李叔(shu)同
  • 別名 弘(hong)一法師,李息霜(shuang)、李岸、李良(liang)
  • 性別
  • 祖籍 浙江
  • 出(chu)生日(ri)期 1881-10-23
  • 逝世(shi)日期 1943-10-13
  • 畢(bi)業(ye)院校(xiao) 南洋公學(xue)(xue)、東京美術學(xue)(xue)校
  • 代表作品 《送別》《南京大學校歌(ge)》《三寶歌(ge)》等
  • 主要成就 中國油畫、廣告畫的先驅之一
    新文化運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
    中國話劇的奠基人
    西方樂理傳入中國的第一人

人(ren)物履歷(li)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1880年(nian)10月23日生于(yu)天(tian)津。 

1901年,入南洋公(gong)學,受業(ye)于蔡元培。

1905年,東(dong)渡日本(ben)留(liu)學(xue),在(zai)東(dong)京美術學(xue)校攻油畫(hua),同時(shi)學(xue)習音樂,并(bing)與留(liu)日的曾孝谷、歐陽(yang)予倩、謝(xie)杭白等(deng)創(chuang)辦(ban)《春柳(liu)劇(ju)社》,演出話(hua)劇(ju)《茶花(hua)女》、《黑奴(nu)吁天(tian)錄》、《新(xin)蝶(die)夢(meng)》等(deng),是(shi)中國話(hua)劇(ju)運動(dong)創(chuang)始人之一(yi)。

1910年(nian),李(li)叔同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zhuan)門學校(xiao)圖案科主(zhu)任教員。翌年(nian)任上(shang)海城(cheng)東女學音(yin)樂(le)教員。

1912年(nian),任(ren)《太平洋報(bao)》文(wen)藝編(bian)輯,兼管副刊(kan)及廣告,并(bing)同柳亞子(zi)發起組織文(wen)美(mei)會,主編(bian)《文(wen)美(mei)雜志(zhi)》。

1912年10月(yue),《太平洋報》停(ting)刊,應(ying)聘(pin)任浙江兩(liang)級(ji)師范(fan)學校音樂(le)圖畫教師。

1915年,任南京高等師范美術主任教習。在教學中(zhong)他提倡(chang)寫生(sheng),開始使用人體模(mo)特,并在學生(sheng)中(zhong)組織洋畫研究會、樂石社、寧社,倡(chang)導(dao)美育(yu)。

1918年(nian)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si)剃(ti)度為僧,云游溫州、新城貝山、普陀、廈門、泉州、漳(zhang)州等地講律(lv),并從事佛學(xue)南(nan)山律(lv)的(de)撰著(zhu)。

抗日戰爭爆(bao)發后,多次提出“念(nian)佛(fo)不(bu)忘(wang)救(jiu)國、救(jiu)國必(bi)須念(nian)佛(fo)”的(de)口號,說“吾人所吃的(de)是中華(hua)之粟(su),所飲的(de)是溫陵之水,身為佛(fo)子,于(yu)此之時不(bu)能共紓(shu)困難于(yu)萬一(yi)”等語(yu),表現了(le)深厚的(de)愛國情懷。

1942年10月(yue)13日(ri),卒(zu)于福(fu)建省泉州市。

藝術(shu)成就(jiu)

李叔(shu)同(tong)是(shi)中國(guo)新(xin)文化(hua)運(yun)動(dong)的前驅(qu),近(jin)代史上著名(ming)(ming)的藝(yi)術(shu)家、教育家、思想(xiang)家、革新(xin)家。作為中國(guo)新(xin)文化(hua)運(yun)動(dong)的早期啟蒙者,他(ta)一生在音樂(le)、戲劇、美術(shu)、詩詞、篆刻、金石(shi)、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hua)領域(yu)中都有較高的建樹,并先(xian)后(hou)培養了(le)一大批(pi)優(you)秀(xiu)藝(yi)術(shu)人才。名(ming)(ming)畫(hua)家豐子愷(kai)、音樂(le)家劉質平等文化(hua)名(ming)(ming)人皆出其門下(xia)。

他的繪(hui)畫(hua)創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qi)后多作書法。由于戰亂,作品大多散失。從留(liu)存(cun)的《自畫(hua)像(xiang)》、《素描頭像(xiang)》、《裸女》以及《水(shui)彩》、《佛畫(hua)》等可窺(kui)見一斑。

《自畫(hua)像》估計是出國前所(suo)繪,畫(hua)風細(xi)膩縝密,表情(qing)描(miao)寫細(xi)致(zhi)入微,類似清末融合(he)中西的(de)宮廷肖(xiao)像畫(hua),有較高的(de)寫實能力。

《素描頭像(xiang)》是木炭畫,手法(fa)簡練而(er)潑辣(la)。《裸女》受(shou)其師黑田清輝影響(xiang),造型(xing)準確,色彩(cai)鮮明(ming)豐(feng)富,有些接近(jin)于印象主義,近(jin)看似不經意,遠看晶瑩明(ming)澈(che)。

書法(fa)是(shi)李叔同畢生的(de)愛好,青年(nian)時致力(li)于臨(lin)碑(bei)。他的(de)書法(fa)作品有《游藝》、《勇猛精進》等。出家(jia)前(qian)的(de)書體秀麗、挺(ting)健而瀟灑(sa);出家(jia)后則(ze)漸變為超(chao)逸(yi)、淡冶,晚年(nian)之作,愈加謹(jin)嚴、明凈、平易、安詳。

李(li)叔(shu)同的篆(zhuan)刻藝術,上追秦(qin)漢,近學皖(wan)派、浙派、西泠八(ba)家和吳熙載(zai)等(deng),氣息(xi)古厚,沖淡質樸,自辟蹊徑(jing)。有(you)《李(li)廬印(yin)譜》、《晚清空印(yin)聚》存世。 李(li)叔(shu)同創作的《送別》也廣為傳唱。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冊(ce)用(yong)戶(hu)提供(gong)信(xin)(xin)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shi)注(zhu)冊(ce)用(yong)戶(hu)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dai)表本(ben)站(zhan)觀點,更不(bu)表示本(ben)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zhan)對網(wang)頁(ye)中內容的合(he)法(fa)性(xing)(xing)、準確(que)性(xing)(xing)、真實(shi)性(xing)(xing)、適(shi)用(yong)性(xing)(xing)、安全(quan)性(xing)(xing)等概不(bu)負責(ze)。版(ban)權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虛假信(xin)(xin)息(xi)、錯(cuo)誤(wu)信(xin)(xin)息(xi)或任何問(wen)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3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50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2756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473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