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yue)20日,瓊瑤出生于(yu)四川(chuan)成都。
1942年,隨父母(mu)回湖(hu)南衡陽祖(zu)居(ju)地。
1944年夏(xia)至1945年秋,跟隨父(fu)母從(cong)湖南逃難(nan)到重慶。
1947年(nian),瓊瑤隨家(jia)人遷居上(shang)海。在《大公報》發表第一篇小說《可(ke)憐的小青》。
1948年,瓊瑤第二次回湖南衡陽。
1949年,隨父母(mu)遷居臺灣(wan)臺北(bei)。
1957年,在臺北第二(er)女子中學讀高中。
1959年4月(yue),與慶筠(yun)結婚。
1960年(nian),隨(sui)丈夫遷居到高雄,繼續寫作(zuo)。
1961年7月,兒子(zi)陳(chen)中維出生。在照顧(gu)兒子(zi)的(de)同時(shi)完(wan)成《情人谷(gu)》。
1962年(nian),陸續在《皇(huang)冠》雜(za)志(zhi)上發表《情人谷》、《黑繭》、《幸運草》等中(zhong)短篇小說。之后,收到皇(huang)冠雜(za)志(zhi)社(she)社(she)長平鑫濤的約稿信。
1963年,瓊瑤以自身經歷為素(su)材(cai),完(wan)成長篇小說《窗外(wai)》,并(bing)在7月份《皇冠》雜志(zhi)上一次刊出。
1964年上半(ban)年,瓊瑤帶著兒子從高雄搬回臺(tai)北。期間創作長篇小說(shuo)《幾(ji)度(du)夕陽(yang)紅》、《煙雨濛濛》。
1965年,中央(yang)電(dian)影公司買下瓊瑤(yao)小說《六(liu)個夢(meng)》的版權,8月,由(you)其小說《六(liu)個夢(meng)》中《追求》改編的電(dian)影《婉君表(biao)妹》上映。
1966年5月12日,由其同名小說(shuo)改編的(de)電影(ying)《窗外》在臺灣放(fang)映,電影(ying)獲得成功。
1967年,與(yu)平(ping)鑫濤合(he)伙成立火鳥影業公司(si)(該公司(si)于兩年后解(jie)散(san))。次年拍(pai)攝了《月(yue)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xiao)說《幸(xing)運草》。
1971年和(he)1975年,由瓊瑤小說作(zuo)品(pin)改編(bian)的電影《庭(ting)院深深》和(he)《女朋友(you)》,分(fen)別獲得(de)第9屆、第12屆臺(tai)灣金馬獎(jiang)優等劇情片獎(jiang)。
1976年,與平鑫濤等人(ren)成立巨(ju)星電影公司(si)。改編拍攝《我是一片云》,該片由林青霞、秦漢(han)和秦祥(xiang)林主演。
1985年,瓊瑤出(chu)版(ban)小說《冰兒(er)》。
1986年,與(yu)平鑫濤成立怡人傳(chuan)播公司,進軍電視業界,推(tui)出30集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1989年(nian)5月,瓊瑤回湖南(nan)衡陽(yang)祭(ji)祖。期間與湖南(nan)電(dian)視臺建立了(le)合(he)作關系,籌劃第二年(nian)開(kai)始(shi)合(he)作拍攝電(dian)視劇《六個夢(meng)》系列。
1990年,拍攝推出《六個夢》系列第一(yi)單(dan)元電(dian)視(shi)劇(ju)《婉君》。并出版首部歷史(shi)題(ti)材(cai)長篇(pian)小說(shuo)《雪珂》。
1996年,出版《瓊瑤全(quan)集》(花城出版社)。
1998年(nian)-1999年(nian)創作、拍攝《還珠格(ge)格(ge)1》、《還珠格(ge)格(ge)2》。
2001年(nian),瓊瑤第二(er)次將《煙(yan)雨濛濛》搬上熒屏,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情深深雨濛濛》 。
2003年,創作、拍(pai)攝《還珠格(ge)格(ge)》第3部《天(tian)上人(ren)間》。
2005年,出版(ban)《瓊瑤(yao)全集》(長江文(wen)藝出版(ban)社)。
2006年,改編、拍攝《又見一簾幽夢》。
2011年,推(tui)出翻拍劇《新(xin)還珠格格》,該劇糅合了(le)老版三部(bu)的主要情(qing)節并加入(ru)新(xin)劇情(qing)。
2012年,拍攝電視(shi)劇《花(hua)非花(hua)霧(wu)非霧(wu)》。
2014年4月(yue)20日,瓊(qiong)瑤不滿于(yu)正新戲《宮鎖連(lian)城》抄襲她(ta)的舊作《梅花(hua)烙》,致公開信給廣電總(zong)局,譴(qian)責(ze)于(yu)正的侵權行為。
2014年(nian)5月,瓊(qiong)瑤(yao)起訴(su)《宮鎖連城》編劇于正及(ji)制作(zuo)公司侵(qin)犯《梅花烙》著作(zuo)權(quan)案,在北京市第(di)三中級人民法院(yuan)立案。
2015年12月18日,瓊瑤《梅(mei)花(hua)烙》著作權(quan)維(wei)權(quan)案終審落幕,判決認定(ding)《宮鎖連城》侵犯《梅(mei)花(hua)烙》的改編權(quan)和攝(she)制(zhi)權(quan),判令被告(gao)(gao)方停止侵權(quan),于正向瓊瑤道歉,被告(gao)(gao)方賠償(chang)原(yuan)告(gao)(gao)500萬元。
2017年(nian)8月(yue),出(chu)版紀實文學《雪花飄(piao)落(luo)之(zhi)前:我生命中(zhong)最后(hou)的(de)(de)一課(ke)》。該書約有10萬(wan)字,分(fen)為(wei)兩部(bu)分(fen),第一部(bu)分(fen)寫出(chu)瓊瑤丈夫平鑫濤患病到(dao)插管的(de)(de)過程(cheng),第二部(bu)分(fen)追憶他們(men)共(gong)同生活中(zhong)的(de)(de)喜(xi)怒哀樂。
2018年(nian)5月,因于正被判(pan)侵(qin)權(quan)遲遲不向瓊瑤(yao)道歉,三中院(yuan)依據判(pan)決在《法(fa)制日報(bao)》刊登(deng)案件內容(rong)作(zuo)(zuo)為公告。5月23日,該公告費用33.6萬元全數由于正承擔,他現已將錢交付。至此該院(yuan)審結的瓊瑤(yao)與于正侵(qin)害著作(zuo)(zuo)權(quan)糾(jiu)紛(fen)一案已全部執行完畢(bi)。
1963 《窗(chuang)外(wai)》、《幸運草》、《六個夢》、《煙(yan)雨濛(meng)濛(meng)》
1964 《菟絲花(hua)》、《幾度(du)夕陽紅》、《潮聲》
1965 《船》
1966 《紫貝殼》、《寒煙翠》、《月滿西樓》
1967 《剪(jian)剪(jian)風(feng)》
1968 《彩云飛》
1969 《庭院深(shen)深(shen)》、《星河》
1971 《水(shui)靈》、《白狐》
1972 《海鷗飛處》、《心有千千結》
1973 《一簾幽(you)夢》、《浪花(hua)》
1974 《碧(bi)云天》、《女朋友(you)》
1975 《在(zai)水一方》、《秋歌》
1976 《人在天(tian)涯》、《我是一片(pian)云》、《月朦朧,鳥朦朧》、《雁兒(er)在林梢(shao)》
1977 《一顆紅豆》
1978 《彩霞(xia)滿天》、《金盞花》
1979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yi)依(yi)》
1980 《卻上(shang)心頭》、《問斜陽(yang)》
1981 《燃燒(shao)吧,火鳥》、《昨夜之燈》
1982 《匆(cong)(cong)(cong)(cong)匆(cong)(cong)(cong)(cong),太匆(cong)(cong)(cong)(cong)匆(cong)(cong)(cong)(cong)》
1983 《失火的天堂(tang)》
1985 《冰兒(er)》
1988 《剪(jian)不斷(duan)的(de)鄉愁》
1989 《我的故事(shi)》
1990 《雪珂》、《望夫(fu)崖》
1992 《青青河邊(bian)草》
1993 《梅花烙》、《水云間》
1994 《新月格(ge)格(ge)》、《煙鎖重樓(lou)》
1997 《還珠格格》、《蒼天有(you)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