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09月至1982年07月,在復旦大學(xue)化(hua)學(xue)系學(xue)習,獲理學(xue)學(xue)士學(xue)位。
1982年09月至1987年10月,為復(fu)旦大學(xue)化學(xue)系碩(shuo)博(bo)連讀(du)研究生,獲理(li)學(xue)博(bo)士學(xue)位。
1987年10月至(zhi)1989年08月,在復旦大(da)學化學系(xi)任教。
1989年08月至1995年05月,獲德國洪堡基(ji)金和馬普基(ji)金資助,在(zai)德國馬普協(xie)會Fritz-Haber研究所進行(xing)合作研究。
1995年05月,回國(guo)(guo)后任(ren)中國(guo)(guo)科學(xue)院大(da)連化學(xue)物(wu)理研(yan)(yan)究所研(yan)(yan)究員、中國(guo)(guo)科學(xue)院研(yan)(yan)究生院(現(xian)中國(guo)(guo)科學(xue)院大(da)學(xue))教(jiao)授(shou)。
1997年08月至2000年08月,先后(hou)任中(zhong)國科學院大連化(hua)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和副所長。
2003年至(zhi)2015年,兼任(ren)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主任(ren)。
2000年08月至2007年02月,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jiu)所(suo)(suo)所(suo)(suo)長。
2009年03月至(zhi)2014年05月,任中國科學院(yuan)沈陽分院(yuan)院(yuan)長(chang)。
2013年,任中國科學(xue)院大連(lian)化學(xue)物理研究所學(xue)術委員會(hui)主任。
2015年(nian)07月(yue)至2017年(nian)06月(yue),任復旦大(da)學常務副校長。
2017年7月24日,被(bei)免(mian)去復旦大學(xue)常務(wu)(wu)副校(xiao)長職務(wu)(wu),同年任中國科學(xue)技術大學(xue)校(xiao)長。
2018年3月18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96年(nian)-2000年(nian),香(xiang)港求是“杰出青年(nian)學者(zhe)獎”。
2005年(nian),獲國家(jia)自然科學二(er)等獎。
2012年,獲何(he)梁何(he)利科技進步獎。
2015年,獲(huo)周光召(zhao)基(ji)金(jin)會(hui)基(ji)礎科學獎。
1995年(nian),獲國家杰出青年(nian)基金資助。
2009年,當選為為中國(guo)科學院院士(shi)。
2014年(nian),獲第六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gong)作(zuo)者稱號。
2015年,獲中國科學院杰出成就獎。
2015年11月(yue),入選(xuan)“中央電(dian)視臺2015年度(du)科技創新人物(wu)”候選(xuan)人。
2016年,獲國際天然氣轉化杰出成就獎,被評(ping)為中(zhong)央電視(shi)臺2016年度十大科技(ji)創新人物。
2016年5月,獲中(zhong)國(guo)化學會-中(zhong)國(guo)石(shi)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貢獻獎。
2017年(nian)1月,被評為(wei)2016年(nian)度(du)最(zui)具(ju)影(ying)響力的十大“科(ke)技創(chuang)新人物(wu)“。
2017年(nian),獲德(de)國(guo)化(hua)(hua)學工程和生(sheng)物技術協會和德(de)國(guo)催化(hua)(hua)協會催化(hua)(hua)成就獎。
2018年,獲陳嘉庚化(hua)學科(ke)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