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nian),畢業(ye)于清華大學(xue)動力(li)機械系之后(hou)留校任(ren)教,擔任(ren)數學(xue)與力(li)學(xue)系助教、講(jiang)師。
1979年(nian) - 1981年(nian),作(zuo)為洪(hong)堡(bao)學者前往德國(guo)慕(mu)尼(ni)黑工業大學從事研(yan)究工作(zuo)。
1984年,擔(dan)任(ren)清華大學工程(cheng)力學系(xi)教(jiao)授(shou)、工程(cheng)熱物理教(jiao)研(yan)室(shi)主任(ren)。
1985年,擔任清華大學(xue)研究生院副(fu)院長。
1986年,擔任國際刊物《實(shi)驗熱流體(ti)科學(xue)》編(bian)委。
1988年09月 - 1988年10月,擔(dan)任法國Ecole Centrale de Paris訪問教授。
1989年08月 - 1989年12月,擔任德國斯圖加特大學訪問教授。
1993年(nian)07月(yue) - 1993年(nian)12月(yue),擔(dan)任美國密西(xi)(xi)根州立大學訪(fang)問教(jiao)授(shou),并(bing)擔(dan)任美國密西(xi)(xi)根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系兼職(zhi)教(jiao)授(shou)。
1995年05月 - 1995年07月,擔任(ren)日本東京大學和索菲亞大學訪問(wen)教授。
1997年04月 - 1997年06月,擔任德國斯圖加特(te)大學訪問(wen)教授。
1997年,當(dang)選為中國(guo)科(ke)學(xue)院(yuan)院(yuan)士。
1999年,當選(xuan)清華大(da)學機(ji)械學院院長,同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da)項目"航天技術和信息(xi)器件中的微細(xi)尺度傳熱(re)"的負責人(ren)。
2000年,擔任973項目“高效節能(neng)的關鍵科學(xue)問題”首席科學(xue)家。
2001年(nian)02月 - 2001年(nian)04月,擔任(ren)日本京(jing)都大學訪(fang)問(wen)教(jiao)授。
2003年(nian)02月 - 2003年(nian)04月,擔任中國臺灣(wan)成功(gong)大學訪問(wen)教(jiao)授。
1995年,項目《對流問題中的(de)熱(re)阻力和熱(re)繞流》榮獲“國家自然科學(xue)三等(deng)獎”。
2004年,項目《基于場協同理(li)論(lun)的(de)傳熱強化技術及應用》榮獲“國(guo)家(jia)科(ke)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7年,項(xiang)目(mu)《微納尺度傳熱的尺度效(xiao)應(ying)及其(qi)物理(li)機制》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yi)等獎(jiang)”。
2014年,項(xiang)目(mu)《微尺(chi)度(du)傳熱旳(di)物(wu)理(li)機制和尺(chi)度(du)效應》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2017年(nian)03月29日(ri),榮獲(huo)亞(ya)洲熱(re)(re)科學與工程(cheng)聯合會“亞(ya)洲熱(re)(re)科學杰(jie)出成就(jiu)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