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北京考區(qu)第一名的成(cheng)績考入清華大學。
1952年08月,從清(qing)(qing)華大學物理(li)系畢業后,留在清(qing)(qing)華大學物理(li)教研組(zu)擔(dan)任助教。
1956年09月,擔任蘇聯班(ban)(國家(jia)核工業(ye)(ye)二機部選派幾十名大學畢業(ye)(ye)生到蘇聯學習原(yuan)子能(neng)專業(ye)(ye),即蘇聯班(ban))輔導。
1958年(nian)05月,回到(dao)清華(hua)大學工程物理系,擔任同(tong)(tong)位素分離教研室(shi)主任。隨后,和余(yu)興(xing)坤,梁猷能等人共同(tong)(tong)籌建中國大學中唯(wei)一的一個鈾同(tong)(tong)位素分離專業(ye)。
1963年01月,被調(diao)到國家核工(gong)業(ye)二機部,參加(jia)中國核工(gong)業(ye)建設工(gong)作。
1963年03月,擔任國家核工業(ye)二機部鈾濃縮(suo)工廠副總工藝師、中央實驗室主任。
1982年08月,被調到核工(gong)業理化工(gong)程(cheng)研(yan)(yan)究院,擔(dan)任總工(gong)程(cheng)師,負責(ze)新型分離機(ji)器研(yan)(yan)制工(gong)作(zuo)。
1987年起,擔任(ren)清華(hua)大學工程物理系(xi)兼職教授,博(bo)士(shi)生導師。
1989年04月 - 12月,擔(dan)任美國(guo)羅徹斯特大(da)學客座(zuo)教(jiao)授。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5年,榮(rong)獲“國家科技(ji)進步一等(deng)獎”。
1987年,榮獲(huo)“國家(jia)科(ke)技進步二等獎”。
國(guo)家"七(qi)五"重點攻關項(xiang)目專用設(she)備研制(zhi)的技術總負(fu)責(ze)人
國防科(ke)工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核(he)工業理(li)化工程(cheng)研究院高級顧問(wen)
中國核學會理事
同位素(su)分離分會主任委員
天津市核學會理事長
《核科學與工程》編(bian)委
天津市科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