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nian),考(kao)入國立西南(nan)聯合大學機(ji)械系。
1946年,轉入清(qing)華大學機(ji)械系繼續學習。
1948年,從清華大學(xue)畢業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ru)中國共產(chan)黨。
1950年(nian),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就(jiu)讀(du)碩士(shi)研究生。
1953年,碩(shuo)士畢業后擔任(ren)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xie)系教師(shi)(shi),參(can)與創建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1955年,返回(hui)清華(hua)大學機械(xie)系,建立焊接教研(yan)組,擔任(ren)教研(yan)組主任(ren)。隨后,歷任(ren)講師(shi)(shi)、副教授(shou)、教授(shou)。
1977年(nian),當選(xuan)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擔任德國亞琛工(gong)業(ye)大學機械系客(ke)座教授(shou)、德國漢諾(nuo)威(wei)工(gong)業(ye)大學材料(liao)工(gong)程系客(ke)座教授(shou)。
1980年(nian),當(dang)選(xuan)中(zhong)國科(ke)學(xue)院(yuan)學(xue)部(bu)委員(中(zhong)國科(ke)學(xue)院(yuan)院(yuan)士(shi))。
1981年 - 1986年,擔任中國(guo)焊(han)接學會理(li)事(shi)長。
1982年 - 1985年,擔任(ren)國際焊接學會副主席。
1987年,擔任秦山核電(dian)站(zhan)焊接顧問。
1993年(nian),擔(dan)任南昌大學校長、黨委副書(shu)記。
1997年,當選中(zhong)國共產黨第(di)十五(wu)次(ci)全國代(dai)(dai)表大會代(dai)(dai)表。
2002年,擔任(ren)南昌大學名譽(yu)校長(chang)。
2011年,擔任西(xi)南聯大北京校友(you)會會長。
2022年04月(yue)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zai)北京逝世,享(xiang)年95歲。
1985年,榮獲“北京市特等勞動模范”稱號。
1985年(nian),榮獲(huo)“全國優秀(xiu)科技(ji)工作(zuo)者”稱號。
1991年,榮獲中國(guo)機械工程學會(hui)“科學技(ji)術成果獎”。
1995年(nian),榮獲“全國教(jiao)育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1996年,榮(rong)獲“江西省勞動模(mo)范”稱(cheng)號(hao)、“全國‘五(wu)一’勞動獎章”。
2000年,榮獲“何梁何利(li)科學與技(ji)術進步獎”。
2001年,榮(rong)獲中國(guo)焊接(jie)學(xue)會(hui)“中國(guo)焊接(jie)最高榮(rong)譽獎”。
1965年,研究項目《ZD-30電子束焊機》榮獲國(guo)家科委、國(guo)家經委“新產(chan)品創(chuang)造二(er)等獎”。
1984年(nian),研(yan)究項目《新型MIG焊接電(dian)弧控制法(fa)”“QH-ARC法(fa)》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4年,研究項目《焊接用雙向激(ji)光自動跟蹤(zong)系(xi)統》榮獲(huo)“北京(jing)市科學技(ji)術成果二(er)等(deng)獎”。
2008年,研究(jiu)項(xiang)目《彩圖(tu)科(ke)(ke)技百科(ke)(ke)全(quan)書-器與(yu)技術卷》榮獲“國家科(ke)(ke)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