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考入上海復旦大(da)學化(hua)學系。
1951年,畢業于復(fu)旦(dan)大(da)學(xue)(xue)化學(xue)(xue)系。
1954年(nian),被選(xuan)送到莫斯科國立大學化學系攻讀研究(jiu)生。
1957年(nian),加入(ru)中國共產黨。
1958年(nian),在(zai)莫斯科(ke)大學獲蘇聯化學科(ke)學副博士學位,進(jin)入鄭州大學化學系任(ren)教。
1979年,擔(dan)任鄭州(zhou)大(da)學副教授(shou)。
1986年,擔任鄭(zheng)州大(da)學教授(shou)、博士生指導教師,南京大(da)學化(hua)學系兼職(zhi)教授(shou)。
2003年,當選為(wei)中(zhong)國科學院院士。
1978年,榮獲“在(zai)全國科(ke)技工(gong)作(zuo)者(zhe)中做出(chu)重大貢獻的先(xian)進(jin)工(gong)作(zuo)者(zhe)”榮譽稱(cheng)號。
1990年(nian),榮獲“全(quan)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zhe)”稱號。
1991年,榮(rong)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hao)。
1991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zhang)。
199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gong)作者”榮譽稱號(hao)。
1998年,榮獲“河南省(sheng)科技功臣(chen)”榮譽稱號(hao)。
2003年(nian),榮獲鄭州大(da)學“師(shi)德標(biao)兵”、“河(he)南省研究生教育優秀導(dao)師(shi)”榮譽稱號。
1978年,項(xiang)目《萘氯化水解(jie)法制甲萘酚》榮獲“全國科學大(da)會獎”。
1984年,項(xiang)目《冠醚合(he)成(cheng)新方(fang)法(fa)》榮獲“國家(jia)發明三等獎及發明專利(li)”。
2002年,項目(mu)《環金屬化(hua)反應分子內配(pei)位》榮獲(huo)“河(he)南省(sheng)科技進步(bu)一等獎(jiang)”。
2013年,項(xiang)目《金屬有機化合物在催化偶聯和制備(bei)發光材料中的應用》榮獲“高等(deng)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deng)獎”。
1986年(nian)-1990年(nian),擔任中國化學會(hui)第二十二屆(jie)理事(shi)會(hui)理事(shi)。
1991年-1995年,擔任國家教委(wei)首屆高等學(xue)校(xiao)理科教學(xue)指導委(wei)員會委(wei)員。
1995年-1998年,擔(dan)任中國化學(xue)(xue)(xue)會(hui)第二(er)十四屆(jie)理(li)(li)事(shi)會(hui)理(li)(li)事(shi),國家(jia)自然科學(xue)(xue)(xue)基金(jin)委員會(hui)第二(er)屆(jie)至四屆(jie)有機(ji)化學(xue)(xue)(xue)學(xue)(xue)(xue)科評審組成員,河南省(sheng)化學(xue)(xue)(xue)會(hui)理(li)(li)事(shi)、副理(li)(li)事(shi)長、名譽(yu)理(li)(li)事(shi)長,南京大(da)學(xue)(xue)(xue)化學(xue)(xue)(xue)系兼(jian)職(zhi)教(jiao)授,《高等學(xue)(xue)(xue)校化學(xue)(xue)(xue)學(xue)(xue)(xue)報》編(bian)委、顧(gu)問編(bian)委等職(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