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09月 - 1962年09月,就讀于北京大學物(wu)理系。
1962年09月 - 1965年09月,就讀于北(bei)京大學物理系(xi),畢業后獲得碩(shuo)士學位。
1966年09月 - 1971年09月,任北京大(da)學物理系能(neng)譜研究室助教。
1971年(nian)09月 - 1978年(nian)12月,任二(er)機部(bu)西南585所(suo)助理(li)研究(jiu)員。
1978年 - 1986年,任中國(guo)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助理(li)研究員。
1984年02月 - 1985年10月,在瑞士洛桑高等工業學(xue)院擔(dan)任訪問學(xue)者。
1985年10月 - 1986年09月,在意(yi)大(da)利國(guo)際(ji)理(li)論(lun)物理(li)中(zhong)心(xin)擔任訪問(wen)教授。
1986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半(ban)導體研(yan)究所研(yan)究員。
1989年09月(yue) - 1990年03月(yue),在美國伊利(li)諾(nuo)伊大學擔任訪問(wen)教授。
1991年11月 - 1992年05月,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xue)擔任訪問教授。
1994年01月(yue) - 1994年04月(yue),在香港浸會大學擔任訪(fang)問教授。
1996年(nian)01月 - 1996年(nian)05月,在香(xiang)港(gang)浸(jin)會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1998年03月 - 1998年06月,在香港浸(jin)會大學擔任訪問教(jiao)授。
2000年02月(yue) - 2000年06月(yue),在(zai)香港科(ke)技大學擔任訪問(wen)教(jiao)授。
2001年,當選(xuan)為(wei)中(zhong)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08月 - 2001年10月,在巴西(xi)圣保羅大學擔(dan)任(ren)訪問(wen)教授。
1993年,項目(mu)《半導(dao)體超晶格的電子(zi)態和聲子(zi)模理論》榮獲“國(guo)家自然(ran)科學獎(jiang)二等(deng)獎(jiang)”。
1997年,書籍《半導體超晶格物理》榮獲“全國優秀科(ke)技(ji)圖書獎一等(deng)獎”。
2001年,書(shu)籍《現(xian)代(dai)半導(dao)體物理》榮獲“全(quan)國(guo)優(you)秀科技圖書(shu)獎(jiang)三等獎(jiang)”。
2004年,項(xiang)目(mu)《半導體納米結構(gou)物理性質的(de)理論研(yan)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er)等獎”。
2009年,項目《半(ban)導(dao)體低(di)維結(jie)構光學與(yu)輸運特性》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jiang)二等獎(jiang)”。
2017年,項(xiang)目《新型(xing)半導體(ti)深能(neng)級摻雜機制研究》榮獲“國家(jia)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8年,項目(mu)《大(da)尺寸藍(lan)寶石圖形襯底產業(ye)化與(yu)應用(yong)》榮獲“浙江省技術發明獎(jiang)三(san)等獎(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