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2017中國考古十大發現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皮丘看熱點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有考古界“奧斯卡”之稱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舉行,在26項入圍的考古項目中,共有十項突出重圍,最終入選,現在就一起來看看2017中國考古十大發現吧!

2017年度全(quan)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疆吉木(mu)乃通天洞遺址

山東章丘焦家(jia)遺址

陜西(xi)高陵楊官寨遺(yi)址

寧(ning)夏彭陽(yang)姚河塬西周遺址

河南(nan)新鄭鄭韓(han)故城遺址

陜西西安秦(qin)漢櫟(li)陽城遺址

河南(nan)洛(luo)陽東(dong)漢帝(di)陵考古調(diao)查與發掘

江(jiang)西(xi)鷹潭龍虎山(shan)大上清宮遺址

吉林安圖(tu)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四川彭(peng)山江(jiang)口明末戰場遺址

古城面貌更加清晰

據文獻記載,櫟陽城(cheng)是秦獻公(gong)秦孝公(gong)時期、秦楚之際塞王司馬欣、漢(han)初劉邦的都城(cheng),遺(yi)址位于今陜(shan)西(xi)(xi)省西(xi)(xi)安市閻良區。

自2013年以來(lai),中國(guo)社會科學院考古研(yan)(yan)究(jiu)所(suo)、西安市文(wen)物保護考古研(yan)(yan)究(jiu)院重啟櫟陽考古,在三號古城內發掘(jue)確(que)定了(le)多座大(da)型宮殿(dian)建筑(zhu)。該項(xiang)目(mu)負責人劉瑞說:“從清理的(de)半地下室、巨型筒瓦(wa)、瓦(wa)當、浴(yu)室、壁爐等遺跡看,當為秦(qin)高級宮殿(dian)建筑(zhu)。”而清理出兩兩成(cheng)對的(de)4個大(da)灶,系(xi)中國(guo)考古史(shi)上首次發現的(de)王室級御膳(shan)房建筑(zhu)設施。同時(shi),考古隊還開展(zhan)了(le)白渠(qu)、鄭國(guo)渠(qu)的(de)勘探試掘(jue),確(que)定了(le)二者的(de)走向和位(wei)置。

同(tong)處春秋(qiu)戰國(guo)(guo)時(shi)期(qi),新鄭(zheng)(zheng)(zheng)先后作(zuo)為鄭(zheng)(zheng)(zheng)國(guo)(guo)、韓國(guo)(guo)后期(qi)的(de)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chang)達539年之(zhi)久。河南省(sheng)文物考古研究(jiu)院對其(qi)北城(cheng)門(men)(men)遺(yi)址和鄭(zheng)(zheng)(zheng)國(guo)(guo)三號車馬坑進行發掘,據該項目(mu)負責人樊溫泉介紹,鄭(zheng)(zheng)(zheng)韓故城(cheng)選址科學、形制完(wan)整(zheng)、氣勢宏(hong)大,展現了其(qi)在中國(guo)(guo)都城(cheng)城(cheng)市文明形成過程中的(de)突出作(zuo)用(yong),而北門(men)(men)遺(yi)址中帶車轍(che)的(de)道路遺(yi)跡和出土的(de)車輛馬匹相互結合,為描繪春秋(qiu)戰國(guo)(guo)的(de)生活添上(shang)濃重一筆(bi)。

山東大(da)學(xue)考(kao)古(gu)學(xue)與博物(wu)館學(xue)系、章(zhang)(zhang)丘區(qu)文化(hua)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發掘(jue)的(de)(de)(de)山東章(zhang)(zhang)丘焦家(jia)遺址,是山東地區(qu),乃至黃(huang)河流(liu)域最早的(de)(de)(de)城址之(zhi)一。該項(xiang)目負責(ze)人王芬介紹,這展示了大(da)汶口文化(hua)中晚期社會(hui)面貌的(de)(de)(de)巨大(da)變化(hua),為我們認識黃(huang)河下游史前社會(hui)的(de)(de)(de)轉變及復雜(za)程度(du)提供了前所未有的(de)(de)(de)資料。

宗教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為探究(jiu)唐(tang)宋之后以大(da)上(shang)清宮為中心的(de)(de)(de)(de)道(dao)(dao)教(jiao)分布(bu)、影響(xiang)范圍,江西省文物考古(gu)研究(jiu)院聯(lian)合鷹潭市博(bo)物館對該遺址(zhi)進行(xing)發掘,推斷出(chu)主體殿宇基(ji)址(zhi)的(de)(de)(de)(de)年(nian)代為明(ming)代早期(qi)至清代前期(qi)。端莊(zhuang)沉穩的(de)(de)(de)(de)紅條石建(jian)筑(zhu)基(ji)座,靈氣秀雅的(de)(de)(de)(de)鵝卵(luan)石園林(lin)地(di)面(mian),使得整個宮觀(guan)既有(you)北(bei)方(fang)官(guan)式、皇(huang)家(jia)宮觀(guan)建(jian)筑(zhu)特點,又(you)兼(jian)具南方(fang)傳統建(jian)筑(zhu)風格。“大(da)上(shang)清宮是我國迄今為止發掘規模最(zui)大(da)、等級最(zui)高、揭露地(di)層關系最(zui)清晰、出(chu)土遺跡最(zui)豐富(fu)的(de)(de)(de)(de)具有(you)皇(huang)家(jia)宮觀(guan)特征的(de)(de)(de)(de)道(dao)(dao)教(jiao)正一教(jiao)祖(zu)庭(ting)遺址(zhi),是宗教(jiao)考古(gu)的(de)(de)(de)(de)一次重大(da)突破。”該項目負責人胡勝說。

安(an)圖(tu)金(jin)(jin)代長(chang)(chang)白(bai)山(shan)(shan)神廟(miao)遺(yi)址(zhi)位(wei)于吉(ji)(ji)林安(an)圖(tu)縣二(er)道白(bai)河鎮西北4公里處的(de)(de)(de)丘陵南坡上,相傳唐(tang)代有將軍東(dong)征高麗時(shi)在此獲(huo)得一匹寶馬,故又名寶馬城(cheng)(cheng)。寶馬城(cheng)(cheng)選(xuan)址(zhi)是經過(guo)精心(xin)考(kao)量的(de)(de)(de),占據最(zui)為高敞地利,城(cheng)(cheng)內(nei)建(jian)筑軸線的(de)(de)(de)南向(xiang)延(yan)長(chang)(chang)正對長(chang)(chang)白(bai)山(shan)(shan)主(zhu)峰(feng),天氣晴朗時(shi),主(zhu)峰(feng)盡收眼底,體現其超然的(de)(de)(de)地位(wei)。金(jin)(jin)大(da)定十二(er)年(1172年),金(jin)(jin)世宗效仿中原(yuan)皇(huang)帝封禪五(wu)岳(yue)(yue)(yue)之(zhi)舉,封長(chang)(chang)白(bai)山(shan)(shan)神為興國(guo)靈應王。吉(ji)(ji)林省文物(wu)考(kao)古研(yan)究所、吉(ji)(ji)林大(da)學邊疆考(kao)古研(yan)究中心(xin)對遺(yi)址(zhi)進行了4年發掘。該項(xiang)目負責人趙(zhao)俊杰(jie)介紹,神廟(miao)遺(yi)址(zhi)的(de)(de)(de)整(zheng)體布局與以中岳(yue)(yue)(yue)廟(miao)、西岳(yue)(yue)(yue)廟(miao)等為代表的(de)(de)(de)宋金(jin)(jin)時(shi)期(qi)皇(huang)家山(shan)(shan)岳(yue)(yue)(yue)祠(ci)廟(miao)非常相似(si),凸顯其規格之(zhi)高,也(ye)為更好地理(li)解宋金(jin)(jin)時(shi)期(qi)祠(ci)廟(miao)建(jian)筑布局和(he)規制,以及禮制建(jian)筑的(de)(de)(de)傳承關系提供了第一手(shou)材料。

陵墓發掘彌補考古缺環

東漢(han)(han)共有(you)帝(di)陵12座,其中(zhong)(zhong)11座位(wei)于河(he)南(nan)洛(luo)陽(yang)境內(nei)。東漢(han)(han)陵寢(qin)制度作為(wei)中(zhong)(zhong)國(guo)古代陵墓(mu)(mu)由“天下(xia)之中(zhong)(zhong)”到“南(nan)面稱王”軌跡演變(bian)的(de)關鍵節點(dian),屬于中(zhong)(zhong)國(guo)古代陵寢(qin)制度史研(yan)究中(zhong)(zhong)的(de)薄(bo)弱環節,其帝(di)陵位(wei)置和分布長期以(yi)來是(shi)考古學(xue)的(de)缺環。洛(luo)陽(yang)市文物考古研(yan)究院、鄭州大學(xue)歷史學(xue)院對東漢(han)(han)帝(di)陵及(ji)(ji)其陵園進行了(le)(le)大規(gui)模勘(kan)探,明確(que)了(le)(le)帝(di)陵墓(mu)(mu)冢的(de)基本特征,即墓(mu)(mu)葬為(wei)長斜坡墓(mu)(mu)道(dao)“甲”字形明券墓(mu)(mu),墓(mu)(mu)道(dao)南(nan)向,墓(mu)(mu)室為(wei)方形“甲”字形回廊墓(mu)(mu)。該項目(mu)負責人嚴輝說:“這為(wei)今后研(yan)究東漢(han)(han)時期陵寢(qin)制度的(de)內(nei)涵與(yu)演變(bian),以(yi)及(ji)(ji)進一(yi)步探討陵園歸(gui)屬問題提供重(zhong)要(yao)參考。”

在陜(shan)西省(sheng)考古研(yan)究院、高陵(ling)區文體廣電旅(lv)游局發(fa)掘的陜(shan)西高陵(ling)楊官寨遺址東北部,考古隊發(fa)現一(yi)處大型成人(ren)墓地,墓葬(zang)總數在2000座以上,規(gui)模空前(qian),是國內首次發(fa)現并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性質應為(wei)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為(wei)研(yan)究渭水流域史前(qian)時期葬(zang)制葬(zang)俗(su)、人(ren)種學、人(ren)群血緣(yuan)關(guan)系、聚(ju)落形態、社會組織(zhi)狀況等重大問題提供了科學的實(shi)物依據(ju)。”該項目負責人(ren)楊利平(ping)說。

區域文化遺存見證歷史足印

早在1986年,考古學家嚴文(wen)明就提出(chu)史(shi)前文(wen)化(hua)格局的(de)“重瓣(ban)花(hua)朵(duo)”模式。他認為,最著(zhu)名的(de)是中(zhong)(zhong)原(yuan)(yuan)(yuan)文(wen)化(hua)區,周圍還有甘青文(wen)化(hua)區、山東文(wen)化(hua)區、燕遼文(wen)化(hua)區、長江(jiang)中(zhong)(zhong)游(you)區、江(jiang)浙文(wen)化(hua)區,“五(wu)個文(wen)化(hua)區是花(hua)瓣(ban),而中(zhong)(zhong)原(yuan)(yuan)(yuan)文(wen)化(hua)區是花(hua)心(xin),各文(wen)化(hua)區都有自己的(de)特色,同時又(you)有不同程度(du)的(de)聯(lian)系,中(zhong)(zhong)原(yuan)(yuan)(yuan)文(wen)化(hua)區更起著(zhu)聯(lian)系各文(wen)化(hua)區的(de)核心(xin)作(zuo)用”。

在新(xin)疆維吾爾自治區(qu)(qu)文物考(kao)古(gu)研究(jiu)所、北(bei)京大學考(kao)古(gu)文博(bo)學院的(de)(de)共同努力下,新(xin)疆吉木乃通天洞(dong)(dong)遺址走進公眾視野。該項(xiang)目(mu)負責(ze)人于(yu)建軍介紹(shao),通天洞(dong)(dong)遺址是新(xin)疆境內發現(xian)的(de)(de)第一(yi)個舊石(shi)(shi)器時(shi)(shi)代(dai)(dai)(dai)洞(dong)(dong)穴遺址,首次提(ti)供了該地區(qu)(qu)舊石(shi)(shi)器時(shi)(shi)代(dai)(dai)(dai)—銅石(shi)(shi)并用時(shi)(shi)代(dai)(dai)(dai)—青銅時(shi)(shi)代(dai)(dai)(dai)—早期(qi)鐵器時(shi)(shi)代(dai)(dai)(dai)的(de)(de)連續地層剖面,對了解新(xin)疆地區(qu)(qu)4萬多(duo)年(nian)以(yi)來古(gu)人類演(yan)化(hua)發展過(guo)程(cheng),確(que)立區(qu)(qu)域文化(hua)發展的(de)(de)編年(nian)框架有重(zhong)要意義。

此外,通天洞(dong)遺(yi)址(zhi)出土的典型莫(mo)斯特文(wen)化遺(yi)存,在國(guo)內(nei)只發(fa)現(xian)于少數幾處遺(yi)址(zhi),為解決學術界爭(zheng)議(yi)的中國(guo)乃(nai)至(zhi)東亞地區是(shi)否存在舊石器時(shi)代中期人類文(wen)化遺(yi)存,以及莫(mo)斯特技術的傳播路線提供了(le)依據。

在寧夏彭陽姚河塬西(xi)(xi)周(zhou)遺(yi)址,寧夏回(hui)族自治(zhi)區(qu)文物(wu)考(kao)古研(yan)究所與(yu)彭陽縣文物(wu)管(guan)理所斬獲頗豐,包含仰(yang)韶時(shi)期、常(chang)山下層、晚(wan)商(shang)、劉(liu)家、先周(zhou)、西(xi)(xi)周(zhou)、戰國、秦(qin)漢等多(duo)時(shi)代的(de)(de)(de)遺(yi)存和(he)文化類型。“商(shang)代晚(wan)期遺(yi)存含有劉(liu)家、中原、寺洼等地(di)文化因素(su),說明晚(wan)商(shang)時(shi)這(zhe)里(li)已經是一(yi)處(chu)具有多(duo)文化雜(za)居的(de)(de)(de)中心性遺(yi)址,而不是一(yi)處(chu)單純的(de)(de)(de)土著(zhu)遺(yi)存。”該項目負責人馬強認為(wei),這(zhe)為(wei)研(yan)究晚(wan)商(shang)到西(xi)(xi)周(zhou)時(shi)期中原王朝與(yu)西(xi)(xi)北邊陲的(de)(de)(de)關系提供了全新資料。

“彭山江口明末(mo)戰(zhan)場遺址(zhi)的(de)(de)發掘(jue),不僅是明代考(kao)(kao)古的(de)(de)重大發現(xian),也是內陸(lu)水(shui)下考(kao)(kao)古的(de)(de)有益(yi)嘗試,‘圍堰’發掘(jue)手(shou)段為(wei)今(jin)后的(de)(de)灘涂考(kao)(kao)古、淺水(shui)埋藏遺址(zhi)的(de)(de)發掘(jue)提(ti)供(gong)(gong)了工作范式。”該項目(mu)負(fu)責人劉(liu)志巖說(shuo)。該遺址(zhi)由四川省文物(wu)考(kao)(kao)古研究院、國家(jia)文物(wu)局水(shui)下文化(hua)遺產保(bao)(bao)護(hu)中(zhong)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wu)保(bao)(bao)護(hu)管理(li)所共(gong)同(tong)發掘(jue),為(wei)研究張獻忠大西軍征(zheng)戰(zhan)歷(li)史(shi)、政權建(jian)設(she)、經濟建(jian)設(she)等方(fang)面提(ti)供(gong)(gong)豐富實物(wu)資料(liao),有助于(yu)解決明史(shi)中(zhong)的(de)(de)諸多問題。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xi)存(cun)儲空間(jian)服(fu)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jun)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bu)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息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xian)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zhu)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de)抄襲或使(shi)用。
提交(jiao)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展會推薦
展會(hui)聚焦
熱(re)門(men)展(zhan)會
2022年1月15-27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已開幕
2022年1月15-29日
地點: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陜西省體育場
已開幕
2022年3月18-21日
地點: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56
2022年3月24-26日
地點: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62
2022年4月12-16日
地點:海南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81
2022年4月21-30日
地點: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老展館
距開幕90
2022年4月23-25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92
2022年4月28-30日
地點: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97
2022年4月30日-5月3日
地點: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
距開幕99
2022年7月8-11日
地點:廣交會展館、廣州保利世貿展館
距開幕168
2022年9月1-5日
地點:沈陽國際展覽中心
距開幕223
2022年9月8-11日
地點: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230
2022年9月9-12日
地點:貴陽市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距開幕231
2022年9月22-24日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距開幕244
2022年9月中上旬
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
距開幕252
2022年11月2-4日
地點: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距開幕285
2022年11月5-10日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距開幕288
2022年11月8-13日
地點:珠海國際航展中心
距開幕291
2022年上半年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距開幕344
2021年12月18-20日
地點: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已結束
2021年12月28-31日
地點: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
已結束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2831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13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696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8904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