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ge)爾獎創立于1907年(nian),是紅十(shi)字國際委員會頒發的榮譽(yu)獎,表彰(zhang)護(hu)理(li)人員在救助(zhu)傷者病者時表現出的奉獻精神和(he)非凡勇氣(qi),以及在預(yu)防、公共衛生或護(hu)理(li)教育領域(yu)做出的卓越貢獻。
南丁(ding)格爾獎每(mei)兩年頒發(fa)一次(ci),首次(ci)頒發(fa)是在1912年第9屆國際紅十字(zi)大會上。該獎章(zhang)是鍍金鍍銀的,呈(cheng)尖橢圓光輪形(xing),正面有弗洛(luo)倫(lun)斯·南丁(ding)格爾肖(xiao)像及“紀念弗洛(luo)倫(lun)斯·南丁(ding)格爾”。
南丁格(ge)(ge)爾(er)獎以(yi)護理(li)(li)界楷模(mo)弗洛倫(lun)斯·南丁格(ge)(ge)爾(er)命名,她(ta)是世界上(shang)第一(yi)個真正的(de)護士,也是護理(li)(li)事業(ye)創始人(ren)和現代護理(li)(li)教(jiao)(jiao)育奠(dian)基人(ren),所撰寫的(de)《醫院筆(bi)記》《護理(li)(li)筆(bi)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li)(li)、護士教(jiao)(jiao)育的(de)基礎(chu)教(jiao)(jiao)材。
2023第(di)49屆南(nan)丁格爾獎獲(huo)獎名單公布,來自22個國家(jia)的37名護理人員(yuan)獲(huo)得該獎項,其中我國共有7位優秀(xiu)護理工作者(zhe)獲(huo)此殊(shu)榮,其中包括海軍軍醫(yi)大學第(di)二(er)附屬(shu)醫(yi)院急診重癥醫(yi)學科兼血透室護士(shi)長陳靜等(deng)人。
姓名 | 推薦單位 |
尼古拉斯·普林斯 | 澳大利亞紅十字會 |
伊薇特·斯佩羅 | 伊薇特·斯佩羅 |
阿廖娜·菲利波維奇 | 白俄羅斯紅十字會 |
埃迪娜·帕丘科維奇 | 波黑紅十字會 |
坎迪·郭 | 加拿大紅十字會 |
陳靜 | 中國紅十字會 |
胡安·迭戈·巴魯克·比利亞 | 哥斯達黎加紅十字會 |
卡瑪·斯科魯普 | 丹麥紅十字會 |
梅吉·梅尼·阿貝圖 | 埃塞俄比亞紅十字會 |
蘇珊·塞里 | 德國紅十字會 |
居茲比約格·斯韋恩斯多蒂爾 | 冰島紅十字會 |
弗蘭卡·卡波拉利·瓦利奧 | 意大利紅十字會 |
高原美貴 | 日本紅十字會 |
欣維·勞倫斯-烏切納 | 尼日利亞紅十字會 |
奧格·伯于姆 | 挪威紅十字會 |
阿卜杜勒馬杰德·阿拉納齊 | 沙特紅新月機構 |
瑪吉塔·科斯圖麗科娃 | 斯洛伐克紅十字會 |
帕斯卡爾·洪特 | 瑞士紅十字會 |
威爾布羅德·威廉·魯韋尼亞吉拉 | 坦桑尼亞紅十字會 |
沙勞西·沙嚴 | 泰國紅十字會 |
拉雷薩·基西爾 | 烏克蘭紅十字會 |
布蘭迪·布蘭奇 | 美國紅十字會 |
伊麗(li)莎白·鮑威爾(er)、諾(nuo)(nuo)拉·亨(heng)利(li)、阿(a)(a)(a)曼達·麥克萊蘭(lan)(lan)、凱(kai)麗(li)·佩奇、莫尼(ni)卡·維(wei)爾(er)德(de)、唐·安德(de)森、杜麗(li)群、宋靜、王新華(hua)、邢彩霞、趙慶(qing)華(hua)、金勇順(shun)、李奧(ao)蘭(lan)(lan)、塞(sai)爾(er)吉奧(ao)·馬(ma)(ma)德(de)里(li)加爾(er)·阿(a)(a)(a)羅約、基(ji)爾(er)斯(si)(si)滕·普倫(lun)格(ge)·阿(a)(a)(a)布達拉、里(li)克·戈爾(er)姆森、梅雷特·倫(lun)諾(nuo)(nuo)·波爾(er)森、勞拉·法旺、卡門·基(ji)納(na)德(de)、黛安娜·圣丹尼(ni)斯(si)(si)、拉爾(er)斯(si)(si)·阿(a)(a)(a)克·許登(deng)、拉明·科漢哈基(ji)、杉野加代子、山田立、瑪麗(li)-克勞德(de)·阿(a)(a)(a)薩夫(fu)、薩南南敦、格(ge)雷厄姆·津斯(si)(si)利(li)、穆罕(han)默(mo)德(de)·亞(ya)尼(ni)薩·馬(ma)(ma)納(na)勞、格(ge)溫德(de)琳·龐(pang)、韋努(nu)斯(si)(si)·帕(pa)泰(tai)、約瑟芬·馬(ma)(ma)基(ji)尤、莫里(li)松·穆薩、哈瓦·賽(sai)義(yi)德(de)·穆斯(si)(si)、甘乍(zha)尼(ni)·奧(ao)帕(pa)斯(si)(si)蒂(di)帕(pa)戈、斯(si)(si)里(li)拉·威塔亞(ya)那考
安妮·凱(kai)里、凱(kai)瑟琳·弗(fu)(fu)萊、露絲(si)(si)·杰布(bu)、芭芭拉(la)(la)·麥克(ke)馬斯(si)(si)特(te)(te)(te)、凱(kai)瑟琳·薩蒙(meng)、安妮瑪麗(li)·吉格勒(le)(le)、莉莉婭那(nei)(nei)·格魯(lu)霍維(wei)克(ke)、李秀華(hua)、楊輝、楊惠(hui)云、楊麗(li)、殷艷玲、游建平(ping)、克(ke)拉(la)(la)麗(li)絲(si)(si)·埃弗(fu)(fu)利(li)娜·南格姆(mu)博羅(luo)、金鐘加(jia)、李愛(ai)久(jiu)、 尼(ni)克(ke)萊·克(ke)勞森、林迪(di)·加(jia)德(de)(de)(de)·利(li)勒(le)(le)隆德(de)(de)(de)、阿(a)羅(luo)約(yue)·戈爾(er)多·瑪·德(de)(de)(de)·皮拉(la)(la)爾(er)、西(xi)爾(er)維(wei)亞·特(te)(te)(te)倫特(te)(te)(te)-亞當斯(si)(si)、賽義德(de)(de)(de)·貝赫(he)扎(zha)德(de)(de)(de)·那(nei)(nei)格哈維(wei)·查(cha)勒(le)(le)斯(si)(si)托(tuo)里、伊藤(teng)亞希子、喬吉特(te)(te)(te)·克(ke)萊拉(la)(la)、娜達·卡拉(la)(la)諾·巴(ba)達拉(la)(la)妮、羅(luo)斯(si)(si)林·努格巴(ba)-巴(ba)拉(la)(la)赫(he)、比(bi)吉特(te)(te)(te)·岡德(de)(de)(de)森、蓋爾(er)·安·科比(bi)特(te)(te)(te)、古(gu)魯(lu)·德(de)(de)(de)夫(fu)·卡烏爾(er)·辛格、芭芭拉(la)(la)·費伊·特(te)(te)(te)恩布(bu)爾(er)、、布(bu)萊恩·凱(kai)·恩里克(ke)斯(si)(si)、安娜·卡克(ke)茲馬爾(er)克(ke)茨克(ke)、波(bo)利(li)·阿(a)米什·尼(ni)昂、 伊萊恩·阿(a)弗(fu)(fu)德(de)(de)(de)爾(er)、穆罕(han)默德(de)(de)(de)·阿(a)卜杜勒(le)(le)拉(la)(la)希姆(mu)、古(gu)里瑪·參(can)膠、邦本·梅他集迪(di)蓬、那(nei)(nei)魯(lu)蒙(meng)·布(bu)羅(luo)瓦(wa)(wa)、紹(shao)瓦(wa)(wa)盧克(ke)·他那(nei)(nei)西(xi)羅(luo)拉(la)(la)德(de)(de)(de)、伊利(li)亞斯(si)(si)·曼尼(ni)·麥德(de)(de)(de)馬
貝(bei)爾(er)(er)(er)(er)納黛特(te)·格利森(sen)、阿(a)拉(la)絲塔·巴(ba)希紹娃(wa)、柳德(de)米(mi)(mi)拉(la)·比(bi)澤爾(er)(er)(er)(er)、埃(ai)爾(er)(er)(er)(er)薇(wei)拉(la)·莎巴(ba)諾娃(wa)、喬治·朗多(duo)·格萊(lai)勒·卡(ka)卡(ka)伊(yi)、成守珍、胡敏華、脫(tuo)亞莉、克里(li)斯托(tuo)弗·劉易斯·卡(ka)爾(er)(er)(er)(er)德(de)龍·貝(bei)利、卡(ka)羅琳(lin)娜·索(suo)托(tuo)·比(bi)利亞洛沃斯、埃(ai)娃(wa)·約(yue)爾(er)(er)(er)(er)東·尼科爾(er)(er)(er)(er)森(sen)、約(yue)爾(er)(er)(er)(er)馬·約(yue)凱拉(la)、賽義德(de)·納賽爾(er)(er)(er)(er)·伊(yi)馬迪·沙什米(mi)(mi)、苫米(mi)(mi)地(di)則子、藤田千代子、塔季揚娜·斯皮格拉(la)佐娃(wa)、米(mi)(mi)爾(er)(er)(er)(er)卡(ka)·尤達(da)、瑪麗(li)(li)安(an)(an)娜·斯特(te)格爾(er)(er)(er)(er)、娃(wa)希達(da)·加(jia)拉(la)伊(yi)妮(ni)、蒂(di)麗(li)(li)德(de)·安(an)(an)德(de)烈(lie)亞森(sen)、通約(yue)·廷貝(bei)爾(er)(er)(er)(er)格、瓦利邦·里(li)亞恭、阿(a)拉(la)·諾維科娃(wa)、阿(a)卜杜拉(la)·薩拉(la)赫·阿(a)里(li)·祖爾(er)(er)(er)(er)巴(ba)、埃(ai)提達(da)勒·加(jia)巴(ba)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