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shang)海國(guo)(guo)際電(dian)影(ying)(ying)節金(jin)爵(jue)獎(jiang)創(chuang)辦于1993年(nian),是(shi)由中(zhong)國(guo)(guo)國(guo)(guo)家電(dian)影(ying)(ying)局指導(dao),中(zhong)央廣播電(dian)視總臺和(he)上(shang)海市人民政府聯合(he)主辦的電(dian)影(ying)(ying)類(lei)(lei)獎(jiang)項,是(shi)華語地區首(shou)個國(guo)(guo)際A類(lei)(lei)電(dian)影(ying)(ying)節上(shang)海國(guo)(guo)際電(dian)影(ying)(ying)節的最高獎(jiang)項。金(jin)爵(jue)獎(jiang)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每年(nian)固(gu)定頒(ban)發包括最佳(jia)男主角、最佳(jia)女主角、最佳(jia)影(ying)(ying)片(pian)和(he)最佳(jia)編(bian)劇等(deng)獎(jiang)項。
2023年第(di)25屆金爵獎(jiang)獲獎(jiang)名單(dan)正式公布,日本影片《658公里、陽子(zi)的(de)旅(lv)途》拿下了(le)最(zui)佳影片、最(zui)佳編劇獎(jiang)項,該電影的(de)主(zhu)演(yan)(yan)(yan)菊地凜(lin)子(zi)也收獲最(zui)佳女演(yan)(yan)(yan)員(yuan)的(de)獎(jiang)項。最(zui)佳男演(yan)(yan)(yan)員(yuan)獎(jiang)項上演(yan)(yan)(yan)“雙黃蛋”,中(zhong)國演(yan)(yan)(yan)員(yuan)胡歌和大(da)鵬分(fen)別憑(ping)借電影《不虛此(ci)行》、《第(di)八個嫌疑人》同時獲得最(zui)佳男演(yan)(yan)(yan)員(yuan)。電影《不虛此(ci)行》的(de)導演(yan)(yan)(yan)劉伽茵(yin)則獲得了(le)金爵獎(jiang)最(zui)佳導演(yan)(yan)(yan)獎(jiang)。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最佳影片 | 熊切和嘉《658公里、陽子的旅途》(日本) |
評委會大獎 | 瑪爾塔·拉拉納《遺跡的聲音》(西班牙) |
最佳導演 | 劉伽茵 《不虛此行》(中國) |
最佳編劇 | 室井孝介、浪子想《658公里、陽子的旅途》(日本) |
最佳女演員 | 菊地凜子 《658公里、陽子的旅途》(日本) |
最佳男演員 | 胡歌《不虛此行》(中國) ;大鵬《第八個嫌疑人》(中國) |
藝術貢獻獎 | 《尋她》陳仕忠(中國) |
最佳攝影 | 托尼·維達爾《遺跡的聲音》(西班牙) |
最佳紀錄片 | 《焦慮貝魯特》扎卡利亞·加布爾(約旦 黎巴嫩 卡塔爾 西班牙) |
最佳動畫片 | 《土狼的四個靈魂》亞倫·高德 (匈牙利) |
最佳真人短片 | 《故園》安德烈·克列切托夫(俄羅斯) |
最佳動畫短片 | 《追尋那只鳥》烏娜·洛倫森(冰島) |
《不虛(xu)此(ci)行》導演:劉伽(jia)茵(yin)(中國)
《第八個嫌(xian)疑人》導(dao)演:李(li)子俊(中國)
《尋她》導演:陳(chen)仕(shi)忠(中國)
《約瑟(se)夫的兒子》導(dao)演:豪巴(ba)姆·帕班·庫(ku)馬爾(印度(du))
《火種(zhong)》導(dao)演:康納·奧哈拉(英(ying)國)
《你(ni)好,媽媽》導演:山田洋次(日(ri)本)
《遺跡(ji)的聲(sheng)音》導演:瑪爾塔·拉(la)(la)拉(la)(la)納(西班(ban)牙)
《妮(ni)娜(na)》導演:奧(ao)克薩娜(na)·貝奇科娃(俄羅(luo)斯/格魯(lu)吉亞)
《被(bei)惹(re)怒的電影人》導演(yan):梅赫(he)迪(di)·法德·加(jia)德瑞(伊朗)
《琴聲訴憶(yi)》導演:多米尼克·德(de)魯德(de)爾(比利(li)時)
《人生初(chu)日》導演:保羅·杰(jie)諾維(wei)塞(意大利)
《658公里、陽子(zi)的旅途》導演:熊切和(he)嘉(日本(ben))
《海豚(tun)男孩》導演(yan):穆罕默德·科赫讓迪絲(伊朗(lang)/土耳其)
《土(tu)狼的四個靈魂》導演(yan):亞(ya)倫·高德(de)(匈(xiong)牙利(li))
《尖(jian)頭的(de)權(quan)太》導演(yan):西(xi)澤昭男(日本)
《鐘馗》導演:王羽熙、黃山川(中(zhong)國)
《紐約俠客(ke)行》導演:杰雷米·德居森(比利時/法國/西班牙(ya))
《焦慮(lv)貝魯特》導演:扎卡利亞·加布爾 (約旦/黎(li)巴嫩/卡塔爾/西班牙)
《少(shao)女(nv)與馬》導演:楊(yang)荔鈉(中國)
《摩(mo)西的間諜(die)》導演(yan):伊茨克·勒納(以色(se)列)
《走線》導演:努(nu)里亞·克拉(la)維羅、艾托·帕(pa)拉(la)西(xi)奧斯(西(xi)班(ban)牙/墨西(xi)哥)
《馬(ma)哈茂的中年(nian)激情》導演:達(da)沃(wo)德(de)·阿卜杜(du)勒馬(ma)利基(ji)(伊朗)
《倒(dao)春寒》導演:張津銘(中國)
《劫日禮物(wu)》導演:姜曉通(中(zhong)國)
《中場(chang)休息》導演:張曜元(yuan)(日本(ben))
《我來自海洋》導演:菲魯(lu)茲·塞哈(ha)爾(黎巴嫩)
《打(da)破溫室》導演:特奧娜·加爾(er)戈修(羅馬尼亞)
《獸皮》導演:利(li)亞·約翰斯(si)頓(加拿大)
《她(ta)問》導(dao)演(yan):文淇、鄭子憶(中國)
《知(zhi)了》導(dao)演:鐘(zhong)鴻鍦(中國)
《夢想美(mei)麗(li)海洋的那條魚,被困(kun)在魚缸(gang)里的那條魚》導演:安東尼·卡澤特(te)(法國)
《故園》導演:安(an)德烈·克(ke)列(lie)切托夫(俄(e)羅斯)
《乖囡》導(dao)演(yan):曾華倩(英國/中國)
《燕子》導演:瑪麗卡(ka)·穆哈(ha)梅(mei)詹(哈(ha)薩克斯坦)
《二十》導演:林齊穎(中(zhong)國(guo)/美國(guo))
《無線》導演:何(he)塞·普達德斯·馬(ma)丁內斯、胡利葉(xie)塔·加斯洛(luo)、大(da)衛·馬(ma)奎達·帕沃(西班牙)
《追尋那(nei)只(zhi)鳥》導演:烏娜·洛(luo)倫森(冰島(dao)/加拿大(da))
《最后的語言》導演:迪克·格羅(luo)布(bu)勒(南非)
《乘客》導(dao)演:胡安·巴(ba)勃羅·薩拉(la)梅(mei)利亞(阿根廷)
《偷來的旋律(lv)》導演:格奧爾基·博古斯(si)拉夫斯(si)基(俄羅(luo)斯(si))
《蜜蜂與蒼(cang)蠅》導演:蘇夏(xia)(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