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臺灣正處在積極的戰后復原工作,剛從臺北工業學校(臺北科技大學前身)畢業的三位年輕人:廖銘昆先生、林書鴻先生與鄭信義先生,抱著滿腔熱情與理想,決定合伙創業,以新臺幣五百元資本,成立長春人造樹脂廠,為長春企業集團播下了第一顆種子。長春三位創辦人以無私的心胸,日夜精勵努力,長久合作無間,歷經六十余載寒暑而不變。
長春的(de)(de)第一(yi)項產(chan)(chan)品是使用木粉與(yu)自產(chan)(chan)之石碳酸樹脂混練,生(sheng)產(chan)(chan)電木粉,成為臺(tai)灣(wan)第一(yi)家(jia)生(sheng)產(chan)(chan)塑膠的(de)(de)工(gong)廠。三(san)年(nian)后,尿素(su)成形材料亦開發成功,使臺(tai)灣(wan)熱硬化(hua)性(xing)塑膠開始進入取(qu)代進口的(de)(de)階段。
1953年,長春還有一關系臺(tai)灣經濟發展(zhan)的(de)產品-耐(nai)水合(he)板接(jie)著用(yong)尿素膠水研制成(cheng)功,其優異的(de)耐(nai)水功能,使臺(tai)灣制造(zao)的(de)合(he)板品質大(da)幅提(ti)昇,開創臺(tai)灣一度稱(cheng)霸世界的(de)合(he)板王國,為臺(tai)灣爭取(qu)外匯,而長春亦以此(ci)進(jin)一步奠定(ding)未來蓬勃發展(zhan)的(de)基礎(chu)。
1964年,長春石(shi)(shi)油(you)化(hua)學公司成立,這是長春企(qi)業集團的第(di)二(er)家核心公司,利用(yong)苗栗(li)出產的天(tian)然氣生產甲醇,此乃(nai)臺灣石(shi)(shi)化(hua)工(gong)業之先鋒。
1979年,大連化學公司(si)成立,生產醋(cu)酸乙烯(xi)單體,這是長春企業集團的第三家核心公司(si)。
目前長春集團除(chu)上述三家核心公司(si)之(zhi)外,另成(cheng)立(li)數(shu)十家關連公司(si)。除(chu)臺灣以(yi)外,亦分別在中國大(da)陸(lu)、馬來西(xi)亞(ya)、印尼、新(xin)加坡等地設(she)有(you)生產據點(dian),擁有(you)產品(pin)(pin)上百種,包(bao)括(kuo)泛用化(hua)(hua)(hua)學品(pin)(pin)、合成(cheng)樹脂、熱硬化(hua)(hua)(hua)塑膠及高(gao)性能工程(cheng)塑膠、電(dian)子材(cai)料、半(ban)導(dao)體用化(hua)(hua)(hua)學品(pin)(pin)等,對(dui)產業發(fa)展(zhan)及人類(lei)生活的提(ti)升,有(you)很大(da)的貢獻(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