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5年,知名新能源綜合服務商,專注于提供新能源產業高值服務,業務涵蓋退役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回收及循環利用等,所生產鈷、鎳、鋰、錳化合物產品可循環再用于動力鋰電池生產
浙江(jiang)(jiang)新時代(dai)中能循環科技(ji)有限公(gong)司,成(cheng)立于(yu)(yu)2015年(nian),注冊資(zi)(zi)金8248萬元,位于(yu)(yu)交通便利、配套完善(shan)的"長三(san)角(jiao)"南翼浙江(jiang)(jiang)紹(shao)興杭州灣上虞經濟技(ji)術(shu)開發區,占地(di)300畝,現有職(zhi)工(gong)320名,專注于(yu)(yu)提供新能源產業(ye)高值(zhi)服(fu)務,開展退役(yi)動力鋰(li)電(dian)池的梯次回收(shou)及循環利用(yong)等特色業(ye)務,促進資(zi)(zi)源閉路循環,公(gong)司退役(yi)鋰(li)電(dian)池及鈷(gu)(gu)鎳(nie)資(zi)(zi)源循環項目全面建成(cheng),具(ju)備年(nian)產20000金屬(shu)噸(dun)鈷(gu)(gu)、5000金屬(shu)噸(dun)鎳(nie)、5000噸(dun)碳酸鋰(li)、5000噸(dun)四氧化三(san)錳的生產規(gui)模,產出的鈷(gu)(gu)、鎳(nie)、鋰(li)、錳化合物產品循環再用(yong)于(yu)(yu)動力鋰(li)電(dian)池生產。
公司匯聚和培養了行業(ye)內(nei)前沿的技(ji)術、經營團隊,與中南大學(xue)、武漢理工(gong)大學(xue)、蘭(lan)州理工(gong)大學(xue)、江蘇(su)大學(xue)、浙江理工(gong)大學(xue)等(deng)院校(xiao)開展產(chan)學(xue)研(yan)合作,共(gong)同打造院士專家(jia)工(gong)作站(zhan)、博士后(hou)流動站(zhan)、省級研(yan)發中心等(deng)科研(yan)平臺(tai),申請(qing)專利60余項(xiang),承擔國家(jia)科技(ji)部重點研(yan)發項(xiang)目2項(xiang),參(can)與制訂的1項(xiang)國家(jia)標準、6項(xiang)行業(ye)標準已獲頒布,帶領企業(ye)通過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50001四體系認證(zheng)。
公司秉承(cheng)“踐(jian)行碳(tan)中和守護(hu)綠水青山,服務新能源創(chuang)造(zao)美好(hao)未來”的(de)發展(zhan)理(li)念,立足以資源循環業務促進新能源產(chan)業發展(zhan),致(zhi)力于打造(zao)一流的(de)新能源綜合(he)服務商。到2025年(nian),公司將(jiang)形成年(nian)處理(li)30萬噸(dun)磷(lin)酸(suan)鐵鋰電池(chi)及材料,年(nian)產(chan)3萬噸(dun)電池(chi)級碳(tan)酸(suan)鋰、15萬噸(dun)電池(chi)級磷(lin)酸(suan)鐵產(chan)品的(de)規(gui)模。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標準詳情 |
GB/T 39224-2020 | 廢舊電池回收技術規范 | 2021-11-19 | 2022-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