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a)瑟·米(mi)勒(le)(le)自傳》是美國二十世紀(ji)戲劇大師(shi)阿(a)瑟·米(mi)勒(le)(le)(1915-2005)的自傳。于(yu)2016年7月華東師(shi)范大學出(chu)版社出(chu)版。
本書(shu)是美國(guo)二十世紀戲(xi)劇大師阿瑟(se)·米(mi)勒(1915-2005)的自傳。1987年,年過古稀的米(mi)勒用(yong)深刻(ke)的洞察力、幽默詼諧的筆觸、坦率而充滿激情的文字(zi),回顧了自己作為一個(ge)(ge)人和一個(ge)(ge)作家漫長曲折、極(ji)富戲(xi)劇性的生命軌(gui)跡,同(tong)時也記錄了二十世紀美國(guo)文壇(tan)、劇壇(tan)以及美國(guo)社會發生的重大演變(bian)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美(mei)國經濟大蕭(xiao)條與法(fa)西斯主(zhu)義(yi)的(de)抬頭(tou),使得他終身(shen)都持批判(pan)現(xian)實的(de)左翼政治(zhi)立場;五十年代,他與麥卡錫主(zhu)義(yi)斗(dou)爭,最(zui)后獲得了(le)道義(yi)上的(de)勝(sheng)利;在他的(de)領導下,國際筆會(hui)從與世無爭的(de)文(wen)學俱樂部變(bian)成一股推進世界言論(lun)自由的(de)重要力量;等等。
在(zai)(zai)敘述這些事件(jian)的(de)同時,米(mi)勒(le)穿插記(ji)錄了自己戲劇生(sheng)涯的(de)全(quan)過程,其(qi)中有成功亦有失敗(bai),并生(sheng)動描繪了戲劇界、電影界、政治圈中的(de)許多重要人物。當然(ran),還有他的(de)第(di)二任妻子瑪(ma)麗(li)蓮·夢(meng)露(lu),米(mi)勒(le)在(zai)(zai)傳記(ji)里首次大篇(pian)幅地描述了他與(yu)夢(meng)露(lu)相遇、結婚與(yu)最終相離(li)的(de)過程。
阿瑟·米勒(1915-2005),美國(guo)當(dang)代偉大(da)的劇作家之一,被譽為“美國(guo)戲劇的良(liang)心”。
1944年《鴻運高照的(de)人》問世(shi),這是(shi)他(ta)第一(yi)部在百老(lao)匯上(shang)演(yan)的(de)劇本。1947年《都(dou)是(shi)我的(de)兒子(zi)》上(shang)演(yan),連演(yan)328場,獲紐(niu)約劇評(ping)界(jie)獎(jiang)。兩年后,《推銷員之死》在百老(lao)匯連續上(shang)演(yan)742場,一(yi)舉囊括了(le)托(tuo)尼獎(jiang)、普利策獎(jiang)和(he)紐(niu)約劇評(ping)界(jie)獎(jiang),從(cong)而使(shi)米勒(le)贏得國(guo)際(ji)聲(sheng)譽。另(ling)外,他(ta)還創作了(le)《薩勒(le)姆的(de)女巫》《橋頭眺(tiao)望》《美國(guo)時鐘》等。
阿瑟·米(mi)勒(1915-2005),美國當代偉大的劇作家之一,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
阿瑟·米勒(le)(le)出生(sheng)于紐(niu)約一(yi)個猶太商人家(jia)庭,二(er)十世紀三十年(nian)代(dai)初美國(guo)經濟大蕭條時期,父親工廠破產(chan),家(jia)里生(sheng)計維艱,靠(kao)變賣(mai)母親的首飾維持。中學畢業后,米勒(le)(le)靠(kao)打工賺得學費,進入密歇根大學新聞系和(he)英文系學習(xi),開始試寫劇(ju)(ju)本(ben),兩次獲得校內霍普伍德寫作競(jing)賽戲劇(ju)(ju)獎(jiang)(jiang)。1938年(nian),他獲得文學學士(shi)學位。畢業后,他從(cong)事過多種工作,如當卡車(che)司機、侍者、電臺歌(ge)手,撰寫廣播劇(ju)(ju)等(deng)。1944年(nian),《鴻(hong)運高(gao)照(zhao)的人》問(wen)世,這是他第(di)一(yi)部在百老匯上演的劇(ju)(ju)本(ben)。1947年(nian),米勒(le)(le)的劇(ju)(ju)本(ben)《都(dou)是我的兒子》上演,連演328場,獲紐(niu)約劇(ju)(ju)評界(jie)獎(jiang)(jiang),使(shi)他一(yi)舉(ju)成(cheng)名。兩年(nian)后,《推銷員之(zhi)死》在百老匯連續上演742場,一(yi)舉(ju)囊(nang)括了托尼獎(jiang)(jiang)、普利策獎(jiang)(jiang)和(he)紐(niu)約劇(ju)(ju)評界(jie)獎(jiang)(jiang),從(cong)而(er)使(shi)米勒(le)(le)贏得國(guo)際聲譽。另外(wai),他還創(chuang)作了《薩勒(le)(le)姆的女巫》《橋(qiao)頭眺望》《美國(guo)時鐘》等(deng)劇(ju)(ju),均針砭(bian)時弊,對社會現實和(he)戲劇(ju)(ju)技巧做了深刻(ke)的探索。
米勒有過三段婚(hun)姻。1956年和妻子瑪(ma)麗·斯(si)萊(lai)特里離(li)婚(hun)后(hou),與好(hao)萊(lai)塢名演員瑪(ma)麗蓮(lian)·夢(meng)露結婚(hun)。1960年,他把一(yi)篇短篇小說改編成(cheng)同名電影(ying)(ying)劇本《不合(he)時(shi)宜的人(ren)》,由夢(meng)露和克(ke)拉克(ke)·蓋博主演;次年電影(ying)(ying)拍攝完(wan)成(cheng)后(hou),兩人(ren)的婚(hun)姻即宣告結束(shu)。
2005年2月10日(ri)晚,米勒因心臟衰竭去(qu)世。捷克前總統、劇作(zuo)(zuo)家(jia)哈維爾稱(cheng),米勒是“二十世紀偉大的(de)劇作(zuo)(zuo)家(jia),他(ta)的(de)去(qu)世是世界文學(xue)的(de)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