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27日,李小(xiao)龍出生于美國加州舊金山。
1946年,進入(ru)嘉(jia)諾(nuo)撒圣(sheng)瑪麗書院念書。
1949年,在香港入(ru)讀(du)德信學校,再轉讀(du)喇沙書(shu)院及圣芳濟(ji)書(shu)院。
1958年3月29日,轉入香港圣(sheng)芳濟(ji)書(shu)院高中部(bu)。
由(you)于常與人爭斗以致學習(xi)成績不佳,1959年(nian)4月29日晚十(shi)點告別家人赴美讀書。9月3日—1960年(nian)12月2日在西雅圖市進入愛(ai)迪(di)生技術學校補習(xi)。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wei)于西(xi)雅圖(tu)的華盛頓大學,他主修(xiu)戲(xi)劇,也學習哲學及心(xin)理學等課程。
1941年,3個月大的李小龍出演其第一部電(dian)影(ying)《金門女》。
1948年,李(li)小龍以(yi)李(li)鑫的藝名客(ke)串參演了俞亮(liang)導演的《富(fu)貴浮云》,而該(gai)片廣告亦(yi)標(biao)明(ming)“新(xin)李(li)海泉”客(ke)串演出。
1950年,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jiao)身份演(yan)出《細路祥(xiang)》,片中飾演(yan)一(yi)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er),獲(huo)得一(yi)致好評。
1951年,參(can)演的《人之初》首映。
1954年,參(can)演《愛》上、下集。
1958年,在李晨風的電影《人(ren)海(hai)孤鴻》中(zhong)飾阿三。
1960年,主演的(de)電影《人海孤鴻(hong)》在香港(gang)上映(ying),也是李小龍(long)是其赴美求學(xue)前的(de)最后一(yi)部粵(yue)語片(pian)。
1965年,接受《陳查理(li)長子》試鏡。9月21日,與好萊塢電(dian)影公(gong)司正式簽定演(yan)員合約(yue)。
1966年,遷往洛(luo)杉(shan)磯4日(ri)(ri)(ri)拍(pai)《青蜂(feng)俠》樣(yang)片。4月30日(ri)(ri)(ri),簽(qian)訂《青蜂(feng)俠》演(yan)(yan)出(chu)合(he)約,5月至(zhi)6月,接(jie)受正規表(biao)演(yan)(yan)培(pei)訓。6月6日(ri)(ri)(ri);主演(yan)(yan)電視劇《青蜂(feng)俠》正式開機。9月9日(ri)(ri)(ri),在美國首播10月底遷入(ru)巴(ba)寧(ning)頓大廈23樓。
1967年,客串(chuan)電視劇(ju)《蝙蝠(fu)俠(xia)》。7月14日《無敵鐵探(tan)長》客串(chuan)。
1968年,擔任影片《The Wrecking Crew》動(dong)作指導;8月(yue)(yue)1日(ri)(ri),在《Marlowe》中出(chu)演亞裔殺手,11月(yue)(yue)12日(ri)(ri),客串《可愛的女人》,11月(yue)(yue)15—22日(ri)(ri)客串《Here Come the Brides》。
1971年,合作(zuo)構思(si)《無音簫》無果。6月(yue)(yue)24日(ri)—7月(yue)(yue)1日(ri),出演電(dian)視劇《盲人(ren)追兇》;6月(yue)(yue)28日(ri),簽(qian)約加盟(meng)嘉禾,以1.5萬(wan)美元的片(pian)酬(chou)簽(qian)下了兩部影(ying)片(pian)《唐(tang)山(shan)大兄》和《精武門》,7月(yue)(yue)12日(ri),投入《唐(tang)山(shan)大兄》拍攝,并(bing)(bing)于16日(ri)開(kai)機(ji),9月(yue)(yue)3日(ri),《唐(tang)山(shan)大兄》拍完當天接受(shou)(shou)《歡》節目訪(fang)問(wen)。9月(yue)(yue)4日(ri),接受(shou)(shou)ATV采訪(fang)。9月(yue)(yue)7日(ri),客串(chuan)《盲人(ren)追兇》。10月(yue)(yue)22日(ri),《歡》接受(shou)(shou)訪(fang)問(wen)并(bing)(bing)表演。10月(yue)(yue)30日(ri),主(zhu)演電(dian)影(ying)《唐(tang)山(shan)大兄》上映(ying),并(bing)(bing)創下最高300萬(wan)港元票房紀錄。11月(yue)(yue)3日(ri),出席(xi)童軍籌(chou)款義映(ying)典(dian)禮12月(yue)(yue)8日(ri)出席(xi)國語電(dian)影(ying)周開(kai)幕接受(shou)(shou)加皮埃爾(er)·伯頓的電(dian)視專訪(fang)。
1972年,李小龍為嘉禾公(gong)司出演(yan)(yan)第二部電影(ying)《精武(wu)門》,《精武(wu)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bei)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lu)。此后,李小龍又自(zi)組協和電影(ying)公(gong)司,并(bing)自(zi)編、自(zi)導、自(zi)演(yan)(yan)了影(ying)片《猛(meng)龍過江(jiang)》和《死亡的游戲》、《猛(meng)龍過江(jiang)》更作世界性發(fa)行。
1973年,暫停《死亡的(de)游戲》的(de)拍攝(she),開(kai)始拍攝(she)《龍爭虎(hu)斗》,并(bing)擔任(ren)了主角,6月拍攝(she)完《龍爭虎(hu)斗》,返(fan)回(hui)香港準備繼續拍攝(she)《死亡的(de)游戲》。7月26日,《龍爭虎(hu)斗》在美國放(fang)映(ying),取得了驚人的(de)票房(fang),在票房(fang)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ying)的(de)一(yi)級好萊塢(wu)大(da)片(pian),好萊塢(wu)新的(de)功夫片(pian)由此誕生。
李小龍:勇(yong)士的(de)旅(lv)程2000 飾演(yan)海天 導演(yan)李小龍
死亡塔1981 飾演李振強 導演吳思遠(yuan)
死(si)亡游(you)戲1978 飾演盧比利(li) 導演洪金寶、羅(luo)伯特·克洛斯
龍爭(zheng)虎斗(dou)1973 飾演李 導演高洛斯(si)
猛龍過江(jiang)1972 飾演唐(tang)龍 導演李小龍
精(jing)武門1972 飾演陳真 導演羅(luo)維
唐山大兄1971 飾演鄭朝安 導演羅維、吳(wu)家驤(xiang)
Marlowe1969 飾演(yan)黑社會殺手 導演(yan)保羅·博加特
人海孤鴻1959 導演李振輝
苦海明燈(deng)1953 導演(yan)秦劍(jian)
人之初1951 導演(yan)秦劍
凌霄孤雁1950 導演吳回
細(xi)路祥1950 導演(yan)馮峰
1978 電影 靜靜的長笛(di)、死亡游戲
1972 電影 猛龍過江、功夫(fu)、精武門
1971 電影 唐山(shan)大兄
2005 ? ?香港電影金(jin)像獎大會“百年(nian)光輝之星(xing)”獎 ? ?(獲(huo)獎)
2005 ? ?國家“中外文化交流(liu)突出貢獻獎” ? ?(獲獎)
2005 ?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杰出貢(gong)獻獎 ? ?(獲獎)
2005 ? ?中國電影百年(nian)百位優秀(xiu)演員(yuan) ? ?(獲(huo)獎)
2004 ? ?英國傳媒協會“傳奇大獎” ? ?(獲獎)
1999 ? ?美國演(yan)藝同業公會(hui)“終身成就獎” ? ?(獲(huo)獎)
1999 ? ?美國政府(fu)“多米尼加藝術獎” ? ?(獲獎)
1998 ? ?中(zhong)國武術協(xie)會“武術巨星(xing)獎” ? ?(獲獎)
1993 ? ?香港電影金(jin)像(xiang)獎大會“終身成(cheng)就(jiu)獎” ? ?(獲獎)
1972 ? ?臺灣金馬(ma)獎“最(zui)佳技藝獎” ? ? (獲獎)
2009 ? ?美國影視作品(pin)十大鐵(tie)血(xue)猛男形象之一 ? ?(獲獎(jiang))
2008 ? ?被譽為世(shi)界武術大(da)師和電影大(da)使 ? ?(獲獎)
2007 ? ?入選英國Total Film雜志(zhi)“50大電(dian)影英雄(xiong)” ? ?(獲(huo)獎(jiang))
1999 ? ?美國《黑(hei)帶》雜志“十大世紀武術家”榮譽(yu)榜(bang)榜(bang)首 ? ?(獲獎)
1999 ? ?《時(shi)代》雜志“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 ?(獲(huo)獎)
1998 ? ?《時代雜(za)志》“20世紀(ji)的英(ying)雄與偶(ou)像(xiang)” ? ?(獲獎)
1992 ? ?《黑帶》雜志23周年紀念活動(dong)“國際武(wu)(wu)壇最(zui)具(ju)影響力(li)八大(da)武(wu)(wu)術(shu)家”之首 ? ?(獲獎)
1986 ? ?德國漢堡大學選(xuan)為“最被歐洲人(ren)認識的亞洲人(ren)” ? ?(獲(huo)獎(jiang))
1974 ? ?《黑帶》“世界(jie)七(qi)大武術名家(jia)之一 ? ?(獲獎)
1972 ? ?《黑(hei)帶》名人堂 ? ?(獲獎)
1958 ? ?香港(gang)校際拳擊(ji)賽冠軍 ? ?(獲獎)
1957 ? ?圣芳濟書院校際西洋拳擊(ji)少年(nian)組冠軍 ? ?(獲獎)
李(li)小龍一直認為自(zi)己還有(you)很長的路要走(zou),他還有(you)更多的事要做(zuo)。對于中國(guo)人來說,他們要向(xiang)世(shi)界(jie)所展示的也(ye)只(zhi)剛(gang)剛(gang)開始而已。他為自(zi)己是(shi)一名(ming)中國(guo)人而感到自(zi)豪(hao),他希望通過電(dian)影向(xiang)世(shi)界(jie)展示中國(guo)的部分文化。(李(li)小龍妻子(zi)琳(lin)達評(ping)價)
當代(dai)詩人黃莽在(zai)《懷念李小龍》中寫(xie)道(dao)(dao):梨園子(zi)弟詠青春(chun),跨海(hai)猶平拳道(dao)(dao)真。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lai)人。
學(xue)者黃(huang)錦祥稱頌李小龍:“功夫威(wei)武天(tian)下(xia),拳(quan)如電(dian)閃腿如風,開《截拳(quan)道》之端,仰之彌(mi)高!”
沒有李(li)小龍就沒有我(wo)(成龍評價過)。李(li)小龍是我(wo)的榜(bang)樣(李(li)連杰評價過)。
李小(xiao)龍是我(wo)的(de)偶像,小(xiao)時候在戲院里看(kan)的(de)平生第一(yi)部電(dian)(dian)影(ying)(ying)就是他(ta)(ta)(ta)(ta)(ta)主演(yan)的(de),接連又看(kan)過(guo)幾(ji)部他(ta)(ta)(ta)(ta)(ta)主演(yan)的(de)電(dian)(dian)影(ying)(ying)后,我(wo)立志做一(yi)個(ge)武(wu)術(shu)(shu)家(jia)(jia)或是一(yi)個(ge)演(yan)員,如今我(wo)努力(li)為(wei)之奮斗(dou)的(de)一(yi)切都是因為(wei)他(ta)(ta)(ta)(ta)(ta)。他(ta)(ta)(ta)(ta)(ta)在香(xiang)港電(dian)(dian)影(ying)(ying)的(de)歷(li)史(shi)上(shang)是一(yi)個(ge)特(te)例(li),是萬(wan)中(zhong)無一(yi)的(de)人,他(ta)(ta)(ta)(ta)(ta)有武(wu)功(gong)(gong)天分(fen),又有天時地利(li)人和(he)(he)。對(dui)我(wo)來說他(ta)(ta)(ta)(ta)(ta)不(bu)(bu)僅是武(wu)術(shu)(shu)家(jia)(jia),還(huan)是創(chuang)意人,他(ta)(ta)(ta)(ta)(ta)對(dui)武(wu)功(gong)(gong)的(de)想(xiang)法(fa)與(yu)之前任何(he)一(yi)個(ge)門派都不(bu)(bu)一(yi)樣,總(zong)與(yu)別人不(bu)(bu)同,很多地方都是開創(chuang)歷(li)史(shi)性。還(huan)有就是他(ta)(ta)(ta)(ta)(ta)的(de)遠(yuan)大眼(yan)光(guang),想(xiang)想(xiang)看(kan),在他(ta)(ta)(ta)(ta)(ta)之前,功(gong)(gong)夫除了本土市場,其(qi)他(ta)(ta)(ta)(ta)(ta)地方并不(bu)(bu)知道,但是因為(wei)Bruce Lee,讓中(zhong)國功(gong)(gong)夫和(he)(he)功(gong)(gong)夫電(dian)(dian)影(ying)(ying)風靡全世界,他(ta)(ta)(ta)(ta)(ta)是第一(yi)個(ge)看(kan)到功(gong)(gong)夫未來發展(zhan)趨勢的(de)人,一(yi)個(ge)真(zhen)正的(de)先(xian)行者。(周星(xing)馳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