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子(zi)峰地形極其險峻,環境異常復雜,大(da)(da)大(da)(da)小(xiao)小(xiao)冰(bing)川密布,氣候變幻莫測。1956年(nian)5月(yue)(yue)18日,瑞士登(deng)(deng)山隊兩人,從尼泊(bo)爾西(xi)(xi)坡首(shou)次登(deng)(deng)頂成功。但是,至今(jin)還(huan)未有(you)人從東坡中(zhong)國境內一側攀登(deng)(deng)成功。洛子(zi)峰風速比珠(zhu)峰略(lve)低(di),但雨(yu)量大(da)(da)過珠(zhu)峰。每(mei)年(nian)6月(yue)(yue)初至9月(yue)(yue)中(zhong)旬(xun)(xun),暴雨(yu)雪崩頻繁發生(sheng),攪得滿天(tian)雪霧。11月(yue)(yue)中(zhong)旬(xun)(xun)至翌年(nian)2月(yue)(yue)中(zhong)旬(xun)(xun),南下的(de)(de)西(xi)(xi)北風壓過來,使(shi)山峰的(de)(de)氣溫(wen)最低(di)可達(da)-60℃。只有(you)在每(mei)年(nian)的(de)(de)3月(yue)(yue)初至5月(yue)(yue)末的(de)(de)春(chun)季,或9月(yue)(yue)初至10月(yue)(yue)末的(de)(de)秋季,氣候較為(wei)穩定,約可出現幾次較好的(de)(de)天(tian)氣。
洛(luo)子峰西壁上(shang)(shang)只(zhi)有(you)一條(tiao)成功的(de)攀(pan)登(deng)路線(xian)(xian),那就是1956年5月18日首(shou)登(deng)時的(de)路線(xian)(xian)。由A.Eggler率領的(de)瑞(rui)士(shi)隊首(shou)先沿(yan)珠峰路線(xian)(xian)攀(pan)登(deng)到7800米,然后轉向狹窄(zhai)的(de)冰雪槽路線(xian)(xian),最(zui)終F.Luchsinger和E.Reiss登(deng)上(shang)(shang)了頂(ding)(ding)峰。除了傳統的(de)“瑞(rui)士(shi)路線(xian)(xian)”,還有(you)兩條(tiao)路線(xian)(xian)可(ke)以(yi)登(deng)頂(ding)(ding)洛(luo)子峰,但均位于南(nan)壁。此外還有(you)3條(tiao)路線(xian)(xian)可(ke)以(yi)登(deng)頂(ding)(ding)LhotseShar和洛(luo)子中央(yang)峰,位于西藏境(jing)內的(de)東壁至今無人登(deng)頂(ding)(ding)。
洛子峰山勢雄偉險峻,巨大的活動冰川,冰崩、雪崩頻繁,特別是大本營至一號營地都是千年的冰磧和巨大的冰川所覆蓋,地形又是錯綜復雜、路線長,冰坡度大,有數不盡的巨大冰裂縫,積雪深度平均有60--65公分,冰坡度為75度,在有些地段可達85度以上。洛子峰的主要衛峰是洛子中峰(海拔8410米)和洛子夏爾峰(海拔8383米),洛子峰旁邊還有著名的努子峰。洛子峰除了海拔8516米(27940英尺)的主峰外,還有下列衛峰:
洛子(zi)南峰,海拔(ba)8426米(27644英(ying)尺),位于尼泊爾境內。
洛(luo)子中央Ⅰ峰,即洛(luo)子中峰,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u)與尼泊爾邊(bian)界,海(hai)拔8410米(27592英(ying)尺),地(di)處北緯27°57′39″、東經86°56′20″,2001年5月23日由俄羅斯(si)登山隊首次登頂(ding)。
洛子中央(yang)Ⅱ峰,位于尼(ni)泊爾境內,海拔8372米(27467英(ying)尺),屬于喜(xi)馬(ma)拉雅山(shan)脈。
洛子夏爾峰,位于中國(guo)西藏自治區(qu)與尼(ni)泊爾邊(bian)界,地處北緯27°57′30″、東經86°56′36″E ,海拔8383米(mi)(27503英尺),1970年5月12日首(shou)次登頂。
洛子北Ⅰ峰,海(hai)拔8290米(mi)(27198英尺),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
洛子(zi)北Ⅱ峰,海拔8307米(mi)(27254英尺),位于(yu)中國西藏自治區定(ding)日(ri)縣境內。
洛子北Ⅲ峰,海(hai)拔8327米(27320英尺),位(wei)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
1956年5月18日(ri),瑞(rui)士登山隊(dui)弗利萊(lai)姆·盧(lu)嘉格爾(er)姆和(he)埃爾(er)斯托姆萊(lai)索(suo)姆兩人,從尼(ni)泊爾(er)沿西(xi)坡首次登頂成功(gong)。
1979年(nian)5月12日,奧地利(li)隊登頂洛(luo)子峰(feng)衛峰(feng)。
1986年10月16日(ri),意大(da)利登山(shan)家(jia)(jia)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登頂該峰,完成了14座8000米(mi)級山(shan)峰的攀登,一共用時16年。他是世界上(shang)第(di)1位(wei)完成此項(xiang)壯舉的登山(shan)家(jia)(jia),而且全部均為無氧攀登,他被(bei)公認(ren)為20世紀最為偉大(da)的登山(shan)家(jia)(jia)。
1989年,20世紀最為偉大的(de)登山家之一(yi)(yi)波蘭(lan)人庫(ku)(ku)庫(ku)(ku)齊卡(Jerzy Kukuczka)他(ta)(ta)從洛子峰最難的(de)南(nan)坡陡壁(bi)直接登頂后(hou),在(zai)(zai)下撤中遇(yu)難,直至(zhi)今日全世界還沒有第(di)二個人登過這條路線。洛子峰也是他(ta)(ta)攀登過的(de)第(di)一(yi)(yi)座(zuo)8000米級山峰。他(ta)(ta)的(de)壯(zhuang)舉在(zai)(zai)于他(ta)(ta)進行了9條新(xin)路線,一(yi)(yi)次(ci)單(dan)人,5次(ci)阿爾卑斯法,4次(ci)冬季的(de)攀登。他(ta)(ta)的(de)強(qiang)項在(zai)(zai)于他(ta)(ta)的(de)毅(yi)力。他(ta)(ta)的(de)同(tong)伴(ban)庫(ku)(ku)提卡(Voytek Kurtyka) 說::“杰里克(ke)是我(wo)遇(yu)見(jian)的(de)登山者中最堅強(qiang)的(de),突(tu)出(chu)在(zai)(zai)于他(ta)(ta)忍受痛苦和藐視危險的(de)能力。同(tong)時,他(ta)(ta)著(zhu)魔于一(yi)(yi)種領先他(ta)(ta)人的(de)內心沖動。象(xiang)他(ta)(ta)這樣的(de)人,遇(yu)到障礙時,不是粉碎困(kun)難,就是撞破自(zi)己的(de)頭。”
1996年,Chantal Mauduit 成為第一個(ge)登頂(ding)洛(luo)子峰的女性。
1998年,“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yi)上高峰探(tan)險隊”登(deng)頂該峰。
2000年5月19日,意大利人(ren)馬提尼(ni)(Sergio Martini)登頂該(gai)峰(feng),完成了14座(zuo)8000米級山峰(feng)的攀登,一共用時16年。他(ta)是世界上第7位完成此(ci)項壯(zhuang)舉的登山家。
2001年5月23日,俄羅斯人首登洛子(zi)峰的中央峰。
但是(shi),至今還未有人從東(dong)坡中(zhong)國境內一側攀登(deng)成功(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