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措爾機寺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2006年,措爾機寺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措爾機寺位于四川省壤塘縣中壤塘鄉中壤塘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全稱為“夏爾壤塘桑周羅爾吾倫”,屬藏傳佛教之覺囊派寺院。措爾機寺得名于該寺第一任活佛“措爾機活佛”。措爾機寺占地2500平方米,是中壤塘三大寺院之一。現該寺建筑群中仍保存有元、明、清時代建筑四座,歷代活佛住宅(第1~13代)、康瑪廟、康薩廟、大經堂,以及數百幅明、清、民國以及現代繪制的“唐卡”等等。
  • 所在地/隸屬: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級第六批(元至清)
附近有 1 個景點: 日斯滿巴碉房(0km)   
詳(xiang)細介(jie)紹(shao) PROFILE +

簡介

措爾機寺位于四川省壤塘縣中壤塘鄉中壤塘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全稱為“夏爾壤塘桑周羅爾吾倫”,屬藏傳佛教之覺囊派寺院。措爾機寺得名于該寺第一任活佛“措爾機活佛”。措爾機寺占地2500平方米,是中壤塘三大寺院之一。現該寺建筑群中仍保存有元、明、清時代建筑四座,歷代活佛住宅(第1~13代)、康瑪廟、康薩廟、大經堂,以及數百幅明、清、民國以及現代繪制的“唐卡”,用金水、銀水所寫的佛經,及佛像、法器、鑲寶石銀質靈塔等附屬文物,具有很高的藝術、科學研究價值。措爾機寺現存元、明、清時期建筑屬典型的藏族傳統風格,是中壤塘三大寺院之一。

措爾機(ji)寺全(quan)國重點文物保護(hu)單位,元至(zhi)清代寺廟古建(jian)筑(zhu)(zhu)。位于四川省阿壩藏(zang)族羌(qiang)族自治州壤(rang)塘(tang)縣中(zhong)壤(rang)塘(tang)鄉。藏(zang)傳佛教覺囊派寺院。明(ming)洪(hong)武二十年(nian)(1387年(nian))建(jian)中(zhong)壤(rang)塘(tang)寺院,措爾機(ji)寺是其主體(另有赤不機(ji)寺、時藏(zang)娃寺),1950年(nian)有寺僧(seng)(seng)五(wu)百(bai)多人(ren)(ren)。總建(jian)筑(zhu)(zhu)面積1.2萬平方米,木石結(jie)構,中(zhong)部經(jing)堂可容五(wu)百(bai)人(ren)(ren)誦(song)經(jing)。兩側為僧(seng)(seng)舍、廚房,有大銅(tong)鍋可供一(yi)千多人(ren)(ren)飲食。寺內(nei)珍藏(zang)經(jing)籍5.3萬卷,轉經(jing)庫420個。

2006年,措爾機寺(si)被列為第(di)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u)單位。

建筑

措(cuo)(cuo)爾(er)機(ji)(ji)寺(si)位(wei)于(yu)壤塘(tang)(tang)縣(xian)中(zhong)(zhong)(zhong)壤塘(tang)(tang)鄉中(zhong)(zhong)(zhong)壤塘(tang)(tang)村,始建(jian)(jian)于(yu)元成宗大德(de)十一(yi)年(1307年),全稱為“夏爾(er)壤塘(tang)(tang)桑周羅爾(er)吾倫(lun)”,屬藏(zang)傳佛教之(zhi)覺囊(nang)派寺(si)院(yuan)。措(cuo)(cuo)爾(er)機(ji)(ji)寺(si)得名于(yu)該(gai)寺(si)第(di)一(yi)任活(huo)佛“措(cuo)(cuo)爾(er)機(ji)(ji)活(huo)佛”。措(cuo)(cuo)爾(er)機(ji)(ji)寺(si)占地2500平方米(mi),是(shi)中(zhong)(zhong)(zhong)壤塘(tang)(tang)三大寺(si)院(yuan)之(zhi)一(yi)。現(xian)該(gai)寺(si)建(jian)(jian)筑群中(zhong)(zhong)(zhong)仍保存有元、明、清時(shi)代建(jian)(jian)筑四(si)座,歷代活(huo)佛住宅(zhai)(第(di)1~13代)、康(kang)瑪廟、康(kang)薩廟、大經(jing)堂(tang),以(yi)及數百幅明、清、民國以(yi)及現(xian)代繪制(zhi)的(de)“唐卡”,用(yong)金水、銀水所(suo)寫的(de)佛經(jing),及佛像、法(fa)器(qi)、鑲寶石(shi)銀質靈(ling)塔(ta)等附(fu)屬文物,具有很高的(de)藝術、科學研究價值。措(cuo)(cuo)爾(er)機(ji)(ji)寺(si)現(xian)存元、明、清時(shi)期建(jian)(jian)筑屬典型的(de)藏(zang)族傳統風(feng)格,是(shi)中(zhong)(zhong)(zhong)壤塘(tang)(tang)三大寺(si)院(yuan)之(zhi)一(yi)。

本百(bai)科(ke)詞(ci)條由網站(zhan)注冊(ce)用(yong)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bian)輯上傳提(ti)供,詞(ci)條(tiao)(tiao)屬(shu)于開放詞(ci)條(tiao)(tiao),當前(qian)頁(ye)面所(suo)展示的(de)詞(ci)條(tiao)(tiao)介(jie)紹涉及宣(xuan)傳內容屬(shu)于注冊用戶(hu)個人編(bian)輯行(xing)為(wei),與【措爾機(ji)寺(si)】的(de)所(suo)屬(shu)企業/所(suo)有人/主體無關,網站(zhan)不(bu)完(wan)全保證(zheng)內容信息(xi)的(de)準確(que)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本站(zhan)立場,各(ge)項(xiang)數據(ju)信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wei)準。如果(guo)頁(ye)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bu)符,可點擊“反饋”在(zai)線(xian)向網站(zhan)提(ti)出修改,網站(zhan)將核實后進行(xing)更正(zheng)。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ce)用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dai)表本(ben)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如(ru)有侵(qin)權、虛假信息(xi)(xi)、錯(cuo)誤(wu)信息(xi)(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gui)網站方所有(包(bao)括(kuo)但(dan)不(bu)限于文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chao)襲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56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1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06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84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