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賚店(dian)遺(yi)址位于河(he)南省鶴壁市淇濱區(qu)九州路辦事處(chu)的(de)大賚店(dian)村村南,是(shi)新石器(qi)時代(dai)至商(shang)代(dai)的(de)古遺(yi)址。它文(wen)化內涵豐富,地層堆(dui)積有(you)仰韶、龍(long)(long)山、商(shang)朝(chao)(chao)、周朝(chao)(chao)、漢朝(chao)(chao)的(de)文(wen)化層,是(shi)我國(guo)考古史(shi)上為數(shu)不多的(de)較早進行科(ke)學發掘的(de)重要(yao)遺(yi)址之一(yi),曾在探(tan)討仰韶、龍(long)(long)山和商(shang)朝(chao)(chao)文(wen)化三者關系的(de)考古學研究中起(qi)過重要(yao)作(zuo)用,是(shi)一(yi)處(chu)重要(yao)的(de)史(shi)前遺(yi)址。
1963年被公布為(wei)省級(ji)文(wen)物保護單(dan)位(wei);2013年5月被國務(wu)院核定為(wei)第七批全國重點文(wen)物保護單(dan)位(wei)。
文物遺存
1932年(nian)發(fa)掘面(mian)積(ji)總計230平(ping)方(fang)米。其間開(kai)挖深溝36個,發(fa)掘面(mian)積(ji)總計230平(ping)方(fang)米。該次發(fa)掘出土的遺(yi)物包括(kuo)刀、斧(fu)、鏟(chan)等石器(qi),小口(kou)尖底瓶(ping)、缽、紡輪、罐、盆、碗、豆(dou)等陶器(qi),針、錐等骨器(qi),用途(tu)不明的角(jiao)器(qi)和刀、鏟(chan)、鐮等蚌器(qi)。2013年(nian),大賚店遺(yi)址終于迎來了第二次考古發(fa)掘。發(fa)現灰坑116個,房址和與房屋有關的墊土堆積(ji)24座、墓(mu)葬9座、活動面(mian)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