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shi)袁(yuan)寨(zhai)(zhai)村,是(shi)袁(yuan)世(shi)凱(kai)的(de)出生地,袁(yuan)寨(zhai)(zhai)古民(min)居(ju)是(shi)一座(zuo)中國(guo)典型的(de)“防御性(xing)寨(zhai)(zhai)堡(bao)式”建筑。現在,這里還保留有幾十間清代建筑,而水寨(zhai)(zhai)鎮的(de)袁(yuan)世(shi)凱(kai)行宮(gong),部分建筑也保存至(zhi)今。這次(ci),袁(yuan)寨(zhai)(zhai)古民(min)居(ju)和袁(yuan)世(shi)凱(kai)行宮(gong),以“袁(yuan)寨(zhai)(zhai)古民(min)居(ju)”的(de)名義晉身第七批“國(guo)保”。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出生在項城市王明口鎮的袁寨村。袁(yuan)寨原(yuan)名“石(shi)腰莊(zhuang)(zhuang)”,是明末(mo)(mo)仕宦石(shi)氏(shi)(shi)的一處(chu)莊(zhuang)(zhuang)園(yuan)。清(qing)末(mo)(mo),石(shi)氏(shi)(shi)家道中落,袁(yuan)氏(shi)(shi)盛旺。
1858年,袁世凱父親袁保中、祖父袁甲三及叔祖父袁重三以巨資購得石氏莊園,在此建寨筑堡。后來,袁氏家族由項城城郊遷居于此,改稱“袁寨”,后人也稱“袁氏舊居”。因袁世凱出生(sheng)于此,并在(zai)這里(li)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guang),所以也(ye)稱“袁世凱舊居(ju)”。那時,占(zhan)地270畝、房屋500余間的袁寨(zhai),規模(mo)宏大(da),氣勢(shi)非凡。不但(dan)建筑飛檐高挑,磚雕精美,四周更有寨(zhai)墻(qiang)拱(gong)衛,炮(pao)樓高聳,寨(zhai)河環繞,吊橋高懸。
新中(zhong)國成(cheng)立后,袁(yuan)寨(zhai)數次遭毀。1958年(nian)大煉鋼鐵時,袁(yuan)寨(zhai)的(de)石磚被扒走燒了(le)石灰,房子(zi)的(de)木料(liao)也(ye)被拆掉;1962年(nian),袁(yuan)寨(zhai)剩下的(de)房子(zi)成(cheng)了(le)倉庫(ku),當地糧食(shi)部門的(de)糧食(shi)全部堆放在那(nei)里;1976年(nian),公社和村里要(yao)修路,袁(yuan)寨(zhai)的(de)磚石成(cheng)了(le)原料(liao)。
1986年,袁世凱舊居被公布為“省保”單位時,僅存房屋幾十間,一些還是危房。2004年(nian)和2005年(nian),省文物局分別批準了項(xiang)城市關于維修(xiu)袁世凱舊居(ju)的保護方案,維修(xiu)保護工(gong)程開(kai)始啟動。2006年11月6日,項(xiang)城市(shi)宣稱,全市(shi)的(de)國家工作人員集資6500萬元(yuan),對袁世(shi)凱舊居進(jin)行(xing)維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