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dao)教(jiao)是中(zhong)國的(de)本土宗教(jiao),東漢時形成,最早可(ke)以追溯到遠古時期,講究讓人(ren)真正領悟現世的(de)歡(huan)樂。道(dao)觀(guan)(guan)是道(dao)教(jiao)修煉(lian)的(de)地方,你知(zhi)道(dao)中(zhong)國有(you)哪(na)些道(dao)觀(guan)(guan)嗎?中(zhong)國著(zhu)名道(dao)觀(guan)(guan)有(you)青羊宮、紫(zi)霄宮、長春觀(guan)(guan)、天(tian)師府等,那么除此之外還有(you)哪(na)些道(dao)觀(guan)(guan)?哪(na)個(ge)道(dao)觀(guan)(guan)最靈?下面MAIGOO編輯為您盤點中(zhong)國各省市道(dao)教(jiao)場所、著(zhu)名道(dao)觀(guan)(guan)等,一起來看(kan)看(kan)詳細(xi)介紹吧!
道教(jiao)宮廟稱“觀(guan)”或(huo)者"廟"或(huo)者"宮",而不稱"寺",與道教(jiao)夜觀(guan)天(tian)(tian)象的(de)(de)傳統(tong)或(huo)許有最為(wei)直接(jie)的(de)(de)關聯。觀(guan)就是古代天(tian)(tian)文學(xue)家觀(guan)察(cha)星(xing)象的(de)(de)“天(tian)(tian)文觀(guan)察(cha)臺”。漢武帝在甘泉(quan)造(zao)“延壽觀(guan)”,以后(hou),建(jian)“觀(guan)”迎仙蔚(yu)然成(cheng)風。最早住進皇家“觀(guan)”中的(de)(de)道士(shi)是漢朝(chao)的(de)(de)汪(wang)仲都。從此,道教(jiao)徒感激皇恩,把道教(jiao)建(jian)筑(zhu)稱之為(wei)“觀(guan)”。“觀(guan)”取觀(guan)星(xing)望月(yue)之意(yi),所以常建(jian)于山頂(ding)。
道教的宮(gong)觀(guan)可(ke)(ke)以(yi)分(fen)為子(zi)孫(sun)(sun)廟(miao)和叢(cong)林(lin)廟(miao)。子(zi)孫(sun)(sun)廟(miao)由師徒之間代代相傳,廟(miao)產可(ke)(ke)以(yi)繼承,有專屬(shu)(shu)的門派,一般新出家的弟(di)子(zi)都在子(zi)孫(sun)(sun)廟(miao)。叢(cong)林(lin)廟(miao)不允(yun)許收徒,廟(miao)產屬(shu)(shu)于天(tian)下所有道眾共同(tong)所有,一般不分(fen)門派,道教的法裔弟(di)子(zi)都有權(quan)利居(ju)住、管(guan)理(li)廟(miao)務。
所屬的宗(zong)教古(gu)代(dai)廟(miao)是供(gong)祀祖(zu)宗之所,漢代(dai)以后,廟(miao)作為祭(ji)鬼神(shen)的場(chang)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謚文人武士等。 道(dao)(dao)觀是中(zhong)國本土道(dao)(dao)教(jiao)(又分正一派和全真派)的活動(dong)場(chang)所,比如北京(jing)白云觀、大連三清(qing)觀。
供(gong)奉神祗(zhi)不同(tong)寺廟供奉一些歷史上實有其人、為人們所長期(qi)歌頌的著名人物,如關帝(di)廟供奉關羽(yu)。 道觀主體建筑三清殿供奉三清道祖:元(yuan)始天(tian)尊、靈寶天(tian)尊、道德天(tian)尊;文(wen)昌殿供有文(wen)昌帝(di)君、呂洞賓(bin)、張果老、漢鐘離、曹(cao)國舅等;右側(ce)是(shi)藥(yao)王殿,供奉藥(yao)王孫(sun)思邈,李時珍,華(hua)佗等。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所在地/隸屬 |
---|---|---|---|
北京白云觀 | 北京市 | 北京市西城區白云觀街9號 | |
中岳廟 | 河南省 |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中岳大街146號 | |
太清宮(山東省青島市) | 山東省 |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13號 | |
沈陽市太清宮 | 遼寧省 |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西順城街十六號 | |
青羊宮(四川省成都市) | 四川省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西二段9號 | |
樓觀臺道觀 | 陜西省 | 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樓觀鎮東樓村 | |
武漢長春觀 | 湖北省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269號 | |
紫霄宮(湖北省十堰市) | 湖北省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當山紫霄宮村 | |
天師洞道觀 | 四川省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村5組 | |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 江西省 | 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龍虎山鎮上清鎮府前街 | |
千山無量觀 | 遼寧省 | 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千山東路千山風景名勝區無量觀 | |
句容市茅山道院 | 江蘇省 |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茅山鎮茅山風景區 | |
抱樸道院(浙江省杭州市) | 浙江省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葛嶺山 | |
碧霞祠(山東省泰安市) | 山東省 |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泰山極頂 | |
太和宮(金頂) | 湖北省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當山 | |
廣東省羅浮山沖虛古觀 | 廣東省 |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風景名勝區內 | |
祖師殿道觀 | 四川省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村5組 | |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 陜西省 |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東關長樂坊北火巷12號 | |
玉泉院 | 陜西省 | 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華山鎮玉泉路1號 | |
鎮岳宮 | 陜西省 | 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華山主峰區西峰下 | |
東道院 | 陜西省 | 無 | |
序號 | 名稱 | 所在地區 | 所在地/隸屬 |
---|---|---|---|
北京白云觀 | 北京市 | 北京市西城區白云觀街9號 | |
青羊宮(四川省成都市) | 四川省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西二段9號 | |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 江西省 | 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龍虎山鎮上清鎮府前街 | |
紫霄宮(湖北省十堰市) | 湖北省 |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當山紫霄宮村 | |
武漢長春觀 | 湖北省 |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269號 | |
嗇色園黃大仙祠 | 香港 | 香港特別行政區九龍黃大仙竹園村二號 | |
芮城縣永樂宮旅游區 | 山西省 |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 | |
天津天后宮 | 天津市 | 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80號 | |
解州關帝廟旅游景區 | 山西省 |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西關 | |
太清宮(河南省周口市) | 河南省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15號 | |
天師洞道觀 | 四川省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鎮青城村5組 | |
中岳廟 | 河南省 |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中岳大街146號 | |
樓觀臺道觀 | 陜西省 | 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樓觀鎮東樓村 | |
碧霞祠(山東省泰安市) | 山東省 |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泰山極頂 | |
西安市萬壽八仙宮 | 陜西省 |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東關長樂坊北火巷12號 | |
岱廟 | 山東省 | 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東岳大街 | |
太清宮(山東省青島市) | 山東省 |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13號 | |
太虛宮 | 山東省 |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迎賓路33號 | |
明霞洞 | 山東省 |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13號 | |
太平宮(山東省青島市) | 山東省 |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13號 | |
青羊宮位于四川成都(dou)一(yi)(yi)環路,是(shi)著名道教宮觀(guan)(guan)之一(yi)(yi),被譽(yu)為“川西第一(yi)(yi)道觀(guan)(guan)”、“西南第一(yi)(yi)叢林”。青羊宮始建于周朝,宮內《道藏輯(ji)要》是(shi)世界(jie)上保存較完整的版本(ben),是(shi)研(yan)究道教的珍貴資料。
紫(zi)霄(xiao)(xiao)宮(gong)又(you)名(ming)“太元紫(zi)霄(xiao)(xiao)宮(gong)”,是明代宮(gong)觀建筑,位于(yu)湖(hu)北武當(dang)山展旗峰下。紫(zi)霄(xiao)(xiao)宮(gong)是武當(dang)山保存(cun)較完整的(de)皇家廟觀建筑群,與周圍(wei)山巒天然形成一(yi)把二龍戲珠(zhu)的(de)寶椅(yi),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zi)霄(xiao)(xiao)福地(di)”。
長春觀(guan)位于(yu)武漢(han)市內(nei)雙峰(feng)山南側(ce),傳(chuan)說道(dao)教的祖師(shi)老(lao)子曾經(jing)在這(zhe)里停留,是中國(guo)著名(ming)的道(dao)教場所之(zhi)一。元(yuan)朝時,全(quan)真派長春真人丘處機來(lai)到這(zhe)里修煉和傳(chuan)教,現每年有許多游人和信徒前(qian)來(lai)長春觀(guan)朝拜。
更多著(zhu)名道館北京白云觀(guan)、十堰紫霄宮、龍虎(hu)山天(tian)師府、黃大仙祠、永樂宮、天(tian)津(jin)天(tian)后(hou)宮、解州關帝廟(miao)、周口太清宮等(deng)。
南(nan)沙天后宮位于(yu)廣州南(nan)沙區大角山東南(nan)麓(lu),殿宇輝煌,樓(lou)閣雄(xiong)偉,四(si)周(zhou)綠樹婆娑,殿中(zhong)香煙(yan)裊裊,如果(guo)想(xiang)問愛情在何(he)方,可以求一支姻緣簽(qian)。
碧霞祠位于(yu)泰安市泰山(shan)極(ji)頂南側,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di),是專管人間生(sheng)男育女之事的(de)碧霞元(yuan)君的(de)道場(chang),并能保護(hu)孩童健康(kang)成長,適(shi)合求子(zi)。
天(tian)(tian)津天(tian)(tian)后宮,位于天(tian)(tian)津南(nan)開區(qu)古(gu)文化街中段(duan),主(zhu)祭媽祖(zu)。無論遇到什么(me)困難,人們都認為(wei)媽祖(zu)都能排難解(jie)困,扶危濟困,賜人以(yi)平安吉祥。
其他(ta)靈驗道觀武當山復真觀(求(qiu)(qiu)學)、上海財神廟(求(qiu)(qiu)財)、香(xiang)港金花廟(求(qiu)(qiu)子求(qiu)(qiu)姻緣)、北京(jing)白云觀(求(qiu)(qiu)消災免難(nan))、萬壽(shou)八仙宮(求(qiu)(qiu)平(ping)安)、解(jie)州關(guan)帝廟(求(qiu)(qiu)財)、廣州金花廟(求(qiu)(qiu)子)。
道教名山為是中國(guo)道教圣地,四大名山自(zi)東漢開始建觀修道場,延續至清末(mo),四座山分(fen)別供奉廣援普度天尊(zun)、真(zhen)武大帝、道德天尊(zun)、降(jiang)魔護道天尊(zun)。
道教對常(chang)人行拱(gong)手禮(li)(li)或行作揖(yi)禮(li)(li),而對神、仙和真人則行叩(kou)(kou)拜禮(li)(li)。一(yi)(yi)(yi)禮(li)(li)為一(yi)(yi)(yi)揖(yi)一(yi)(yi)(yi)叩(kou)(kou)首,一(yi)(yi)(yi)禮(li)(li)三叩(kou)(kou)為一(yi)(yi)(yi)揖(yi)三叩(kou)(kou)首再一(yi)(yi)(yi)揖(yi),連(lian)續三次為三禮(li)(li)九叩(kou)(kou)(MaiGoo提醒:逢(feng)初一(yi)(yi)(yi)、十(shi)五(wu)、祖師圣(sheng)誕及各(ge)種齋醮道場時,方(fang)行此禮(li)(li))。
1、站在跪墊前,雙腳站成(cheng)“八”字形(xing),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mian)躬身,一面(mian)雙(shuang)手于腹前(qian)合抱(bao),自下(xia)而上(與口相齊)。
3、左(zuo)手離開(kai)右手捂心,同時從容俯(fu)身,右手按(an)跪墊,兩膝下跪,緊接著,左(zuo)手離開(kai)心口,按(an)右手背(bei)上(shang),形(xing)成“十”字狀。
4、俯伏(fu)(fu)叩首(shou),頭磕在(zai)雙手(shou)背上(頭與(yu)脊要同時下伏(fu)(fu),切忌臂部高(gao)于背)。此(ci)時,心中(zhong)存想神容(rong)并誠心祈禱。
5、抬(tai)頭,左(zuo)手(shou)收回捂心,右手(shou)用勁,慢慢起(qi)身,右手(shou)隨之收回,雙手(shou)抱(bao)拳高拱,準備(bei)第(di)二次叩拜(bai)。
選三柱(zhu)香,不(bu)要斷香→點燃香(若起明火,可左(zuo)右(you)擺滅,不(bu)能(neng)吹)→面對神(shen)像(xiang),雙手(shou)舉香(與額相(xiang)齊),躬(gong)身敬禮→用左(zuo)手(shou)上(shang)香,三柱(zhu)香要插直、插平,間(jian)隔不(bu)過一寸寬(以(yi)表示寸”心)→上(shang)香訖,即行(xing)叩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