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國民黨領袖深感(gan)“主義急于灌輸,宣傳刻不(bu)容緩(huan)”。
1928年2月(yue),陳果夫等人(ren)提(ti)議設(she)立“中國國民(min)黨(dang)中央執行(xing)委(wei)員會(hui)廣播(bo)無線電臺”,獲(huo)得通過(guo)。1928年8月(yue)1日開(kai)始播(bo)音。蔣介石、陳果夫、戴(dai)季陶(tao)、葉楚倉等人(ren)出席開(kai)幕(mu)式暨(ji)首播(bo)式。
1937年(nian)(nian)11月,日本侵略軍進(jin)犯(fan)南(nan)京時電臺(tai)被迫內遷,翌年(nian)(nian)3月在重慶恢(hui)復播音。
抗戰勝(sheng)利后,電臺1946年5月隨政府(fu)遷回南京。
1948年(nian)3月(yue),召開首屆(jie)國民大會,1948年(nian)4月(yue)19日(ri)舉行(xing)總統大選(xuan),電臺(tai)也進(jin)行(xing)了實況轉播。1948年(nian)冬部分設備開始拆遷臺(tai)灣(wan)。
1949年4月改在臺灣播(bo)音。
2011年12月23日,中國(guo)國(guo)家文(wen)物局(ju)公布第三次全國(guo)文(wen)物普查(cha)“百大新發現(xian)”評選(xuan)(xuan)結(jie)果,南京(jing)國(guo)民政(zheng)府(fu)中央廣播電臺發射臺舊(jiu)址入選(xuan)(xuan)。
現為江蘇人(ren)民(min)廣播電(dian)臺(tai)的發(fa)射(she)基地,有一座(zuo)發(fa)射(she)機房、一座(zuo)配電(dian)房、兩(liang)座(zuo)發(fa)射(she)塔,發(fa)射(she)塔每天仍在發(fa)射(she)信號。
為(wei)擴大電波(bo)(bo)覆蓋(gai)面,陳(chen)果夫牽頭向(xiang)德國訂購了全套無線電廣播設備、七(qi)十五千瓦功率的(de)(de)(de)中波(bo)(bo)機(ji)、兩(liang)座高一百二十五米的(de)(de)(de)發射塔。它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建立的(de)(de)(de)現代通訊工具,其規模和功率當時(shi)被(bei)稱為(wei)“東亞第(di)一、世界(jie)第(di)三(san)”。
開播(bo)以(yi)后(hou),電(dian)臺每天(tian)播(bo)放時(shi)間長(chang)達十一個小(xiao)時(shi)以(yi)上,設有新聞、政治(zhi)、教育、知識、文藝等節目。
1929年5月,孫中(zhong)山先生的(de)靈(ling)柩從(cong)北京(jing)(jing)運來南京(jing)(jing),在舉行“奉安(an)大(da)典”期間,該電臺(tai)(tai)除了(le)在廣播(bo)(bo)中(zhong)宣(xuan)(xuan)(xuan)傳,還(huan)在迎靈(ling)宣(xuan)(xuan)(xuan)傳列車上裝置了(le)播(bo)(bo)音(yin)設施,沿途在各站(zhan)宣(xuan)(xuan)(xuan)傳、播(bo)(bo)放哀樂,宣(xuan)(xuan)(xuan)傳孫中(zhong)山先生的(de)事跡,宣(xuan)(xuan)(xuan)講“三民主(zhu)義”。該電臺(tai)(tai)曾邀請一(yi)些愛國將領宣(xuan)(xuan)(xuan)傳抗(kang)日,鼓勵全民抗(kang)戰(zhan)。
1936年4月20日(ri)(ri)起(qi),國(guo)民黨當(dang)局規定,全國(guo)各廣播電(dian)臺(tai)每日(ri)(ri)均須轉播該臺(tai)晚間約1小時(shi)的新聞﹑演講和娛樂節(jie)目(星期日(ri)(ri)除外)。
該電臺的首任(ren)(ren)(ren)主(zhu)任(ren)(ren)(ren)是徐恩曾,第二(er)任(ren)(ren)(ren)主(zhu)任(ren)(ren)(ren)是吳道一。
2018年(nian)1月(yue)27日,入選“中國工業遺(yi)產保護名錄”。
入選理(li)由:當時發射功率(lv)亞洲大(da)、世界第三的(de)廣(guang)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