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旅順站(zhan)是中東鐵(tie)路南支線南端的(de)終點站(zhan),時為(wei)三等站(zhan)。中東鐵(tie)路修建(jian)初期,為(wei)了(le)軍(jun)事(shi)上的(de)需要,鋼軌鋪設一(yi)直(zhi)延(yan)伸(shen)到旅順軍(jun)港碼(ma)頭,火車站(zhan)就設在碼(ma)頭附近,與大(da)連海灣為(wei)鄰(lin)。滿(man)鐵(tie)時期一(yi)度稱(cheng)之為(wei)“旅順驛”。
這座建筑(zhu)由俄藉工(gong)(gong)程師吉(ji)爾什(shen)曼負責建筑(zhu)施工(gong)(gong)。磚(zhuan)木(mu)結構(gou),小巧別致,更(geng)多體現俄羅斯木(mu)構(gou)建筑(zhu)特(te)色。建筑(zhu)造型簡(jian)潔明快(kuai),平面(mian)呈一字形,立面(mian)在入口處(chu)加設(she)門斗(dou),中間頂部為(wei)綠色穹頂塔(ta)(ta)樓,加強了中央體積向上(shang)的動感。塔(ta)(ta)樓上(shang)面(mian)掛(gua)著魚(yu)鱗狀鐵皮瓦(wa)片,顯現著幾分俄羅斯鄉(xiang)土(tu)情趣。站臺上(shang)的木(mu)結構(gou)風雨棚構(gou)架合理,美(mei)感十(shi)足,與站舍(she)渾然一體。
1898年,沙俄租(zu)借旅大市,著手擴建軍(jun)港,鋪設鐵路。在(zai)(zai)(zai)勘察火(huo)車站的(de)地點時,原擬在(zai)(zai)(zai)太陽溝,后(hou)來為(wei)了軍(jun)事運輸的(de)需要,便選定在(zai)(zai)(zai)現址。
旅順火(huo)車站是沙(sha)皇俄國租(zu)占(zhan)旅順時期(qi)修筑(zhu)的(de)南滿鐵路支線的(de)終(zhong)點站。
1900年,由沙俄(e)人設(she)計(ji)并開(kai)始建造旅順站。
1903年7月14日投入運(yun)營,1904年日俄戰爭(zheng)期間鐵(tie)路運(yun)輸中斷(duan),1905年恢復(fu)通(tong)車。
1907年旅順線由窄軌改為(wei)標準軌。清政府贖(shu)遼后,蘇聯(lian)軍隊接管了(le)車站。
1945年,日本(ben)戰敗,蘇聯紅軍接管旅(lv)順站(zhan)(zhan),由中蘇雙方共同運營。直到1952年12月(yue),中國政府才正式接管了該車站(zhan)(zhan)。
小小的(de)(de)火車(che)站,無意中(zhong)見證(zheng)了歷史(shi)的(de)(de)興衰迭(die)變;小小的(de)(de)火車(che)站,無聲(sheng)中(zhong)記刻(ke)下歲月的(de)(de)盈盈流轉。一個多世(shi)紀(ji)的(de)(de)蹉跎(tuo)卻(que)未將他的(de)(de)記憶斑駁,那些積沉的(de)(de)話只(zhi)等著(zhu)向(xiang)遠游的(de)(de)人(ren)兒(er)訴說。
由于旅(lv)順火(huo)車站在建筑(zhu)史研究上有極(ji)大(da)參(can)考(kao)價值,1985年被列為大(da)連市(shi)市(shi)級文物保護單位,參(can)觀免費。
2002年(nian),列入(ru)第一批大連市重點保護(hu)建筑。
2005年,進(jin)行維修(xiu)。
2014年(nian)4月22日(ri),旅(lv)順站不再運營,僅保留售票業(ye)務。
2017年12月(yue)2日(ri),旅順(shun)火車(che)站(zhan)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shi)紀建(jian)筑遺產名單(dan)。
交通換乘
交通:旅順(shun)公(gong)交2、3、5路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