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童第周
0 票數:0 #科學家#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杰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通過對兩棲類和魚類的研究,揭示了胚胎發育的極性現象;通過研究文昌魚的個體發育和分類地位,在對核質關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魚類的核移植研究,為20世紀70、80年代國內完成魚類異種間克隆和成年鯽魚體細胞克隆打下基礎。
  • 中文名: 童第周
  • 外文名: T.C.Tung
  • 別號名稱: 字(zi)蔚孫(sun)
  • 出生日期: 1902年(nian)05月28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浙江省寧波市鄞(yin)縣東鄉童家岙(ao)
  • 畢業院校: 復(fu)旦大學(xue)
  • 去世日期: 1979年03月(yue)30日(ri)
  • 職業職位: 生(sheng)物(wu)學家,教(jiao)育家,社會(hui)活動家
  • 主要成就: 文昌魚發育(yu)的實驗研究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有文化的人"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童第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xi)介紹(shao) PROFILE +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5月28日,童(tong)第(di)周出生于(yu)浙江(jiang)省鄞縣東鄉童(tong)家岙(今寧波市(shi)鄞州區塘溪鎮童(tong)村)一個農(nong)民家庭。幼年喪父,家境(jing)清貧,靠(kao)兄輩撫養。

1918年(nian)(中華民國七年(nian)),入浙江(jiang)省立(li)第四(si)師(shi)范學(xue)(xue)校,學(xue)(xue)習勤奮,成績優良,后考入寧波效實中學(xue)(xue)三(san)年(nian)級為插(cha)班生(sheng)。

1922年(中華民國十(shi)一年),童第(di)周畢業于寧波(bo)效實(shi)中學,本來寧波(bo)效實(shi)中學畢業生可(ke)直接升入(ru)上海圣約翰大(da)學。可(ke)是(shi)畢業那(nei)一年,在老家(jia)的大(da)哥病了,童第(di)周只好(hao)放(fang)棄上大(da)學,回老家(jia)去管家(jia)。

1923年(中(zhong)華民國十二年),先考北京(jing)大(da)學(xue)和南京(jing)的東南大(da)學(xue),都沒有考上,后(hou)來就(jiu)在上海復旦大(da)學(xue)做特(te)別旁聽生,后(hou)考入復旦大(da)學(xue)哲學(xue)系(xi)。

1927年(nian)(nian)(中華民國(guo)十六年(nian)(nian)),畢業于復旦大(da)學(xue)哲(zhe)學(xue)系(xi)(xi)心理學(xue)專業,后(hou)童第周二(er)哥介(jie)紹(shao)其到浙江(jiang)省(sheng)桐廬縣,任澤區建設科科長;同(tong)年(nian)(nian),由中央(yang)大(da)學(xue)生(sheng)物系(xi)(xi)主任蔡堡推薦,到南(nan)京中央(yang)大(da)學(xue)(今南(nan)京大(da)學(xue))生(sheng)物系(xi)(xi)任助教。

留學之路

1930年(中華民國(guo)十九年),童第周(zhou)乘火車從滿洲里經前(qian)蘇聯到比利時比京大學(xue)(xue)(xue)(今(jin)布魯塞(sai)(sai)爾(er)大學(xue)(xue)(xue))留(liu)學(xue)(xue)(xue)。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sai)(sai)爾(er)大學(xue)(xue)(xue),童第周(zhou)的留(liu)學(xue)(xue)(xue)生(sheng)(sheng)活十分清苦,瘦小的他(ta)(ta)沉默地在生(sheng)(sheng)物(wu)學(xue)(xue)(xue)的天(tian)地里拼(pin)搏進擊(ji)著。那段時間,他(ta)(ta)的導師達(da)克(ke)教授(shou)(shou)(shou)正在做青蛙卵(luan)(luan)子試驗,需要(yao)把卵(luan)(luan)子外面的一層薄膜剝掉。在顯(xian)微鏡下(xia),達(da)克(ke)教授(shou)(shou)(shou)和助(zhu)手(shou)們怎(zen)么也去(qu)不掉那層膜。童第周(zhou)到顯(xian)微鏡下(xia)拿針把卵(luan)(luan)膜刺一下(xia),卵(luan)(luan)癟下(xia)去(qu)了(le),一下(xia)就剝開了(le)。達(da)克(ke)教授(shou)(shou)(shou)對(dui)這個(ge)學(xue)(xue)(xue)生(sheng)(sheng)所(suo)表現(xian)出(chu)的生(sheng)(sheng)物(wu)學(xue)(xue)(xue)天(tian)份感到欣喜萬分。

1931年(中(zhong)(zhong)華民國(guo)(guo)二十(shi)年)夏天,童第(di)周的(de)導師帶著他(ta)來到(dao)著名(ming)的(de)科研中(zhong)(zhong)心法(fa)國(guo)(guo)海(hai)濱實驗室(shi),這(zhe)次,要為(wei)(wei)直徑不到(dao)十(shi)分之一毫米的(de)海(hai)鞘(qiao)卵子做外膜剝離,童第(di)周再次順利(li)完成,讓云(yun)集此地的(de)國(guo)(guo)際同行(xing)十(shi)分欽(qin)佩;同年“九·一八事變(bian)”后,日(ri)本(ben)侵略軍開始(shi)對中(zhong)(zhong)國(guo)(guo)東北大舉進攻,那時童第(di)周出于熱(re)(re)愛祖國(guo)(guo)和(he)自(zi)覺(jue)抗(kang)日(ri)的(de)熱(re)(re)情,發(fa)動中(zhong)(zhong)國(guo)(guo)留(liu)學生(sheng),組(zu)成中(zhong)(zhong)國(guo)(guo)學生(sheng)總會,并被推舉為(wei)(wei)負責(ze)人。童第(di)周帶頭到(dao)日(ri)本(ben)駐(zhu)布魯塞爾使(shi)館進行(xing)抗(kang)議,受到(dao)比利(li)時警方的(de)威脅,最終被以擾亂社會治安為(wei)(wei)由判處兩個星期的(de)徒刑,緩期執行(xing)。

毅然回國

1934年(nian)(中華民(min)國(guo)(guo)(guo)二十三年(nian)),獲布魯斯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wei),后到英(ying)國(guo)(guo)(guo)劍橋大學作短期訪問,年(nian)底,不顧日本侵略軍即將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zheng)的危險,毅(yi)然放棄(qi)國(guo)(guo)(guo)外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huo)的條件,回到中國(guo)(guo)(guo),任國(guo)(guo)(guo)立山東大學生物(wu)系教(jiao)授。

1937年(中(zhong)華民國(guo)二十(shi)六年),抗日戰爭(zheng)爆發,他隨(sui)國(guo)立山(shan)東大學內遷到四(si)川萬縣。

1938年(中華民國二(er)十(shi)七年),輾轉到重慶,先(xian)后(hou)任中央大(da)學醫(yi)學院(yuan)教授、同(tong)濟大(da)學生物系教授和復(fu)旦大(da)學生物系教授。

1946年(nian)(中(zhong)華民國三十五年(nian)),國立山東大(da)學(xue)在(zai)青(qing)島復(fu)校,他任動物學(xue)系(xi)教授、系(xi)主任,他的夫人葉毓芬在(zai)同系(xi)任教。

1947年(中(zhong)華民國三(san)十六年)6月,國立山大(da)學生不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de)倒(dao)行逆施,掀起“反饑餓、反內戰(zhan)”的(de)示威(wei)游行和簽名運(yun)動,童第(di)周第(di)一個在抗(kang)議(yi)書(shu)上簽了(le)名。

1948年(nian)(中(zhong)華民國(guo)三十七年(nian)),當選(xuan)中(zhong)央研究院(yuan)院(yuan)士(shi);同(tong)年(nian),應美國(guo)洛氏基(ji)金(jin)會邀請到美國(guo)耶(ye)魯大學任客座研究員(yuan),于1949年(nian)3月(yue)回到國(guo)立(li)山東(dong)大學。

1949年(nian)3月(yue),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即將解放(fang)前夕,童第周(zhou)拒絕了(le)耶(ye)魯大(da)學的(de)(de)(de)高薪挽留(liu),克服了(le)種(zhong)(zhong)種(zhong)(zhong)阻力,在迎接(jie)新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成立的(de)(de)(de)隆(long)隆(long)炮聲中(zhong)(zhong),再次回到(dao)了(le)國(guo)(guo)(guo)立山(shan)東(dong)大(da)學;同年(nian)6月(yue)2日,青島(dao)解放(fang),童第周(zhou)應“中(zhong)(zhong)華全國(guo)(guo)(guo)科學工作者聯合會(hui)(hui)籌備(bei)會(hui)(hui)”的(de)(de)(de)邀(yao)請(qing)到(dao)北(bei)京參加籌委會(hui)(hui)會(hui)(hui)議,利用這(zhe)個機會(hui)(hui),他(ta)找到(dao)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科學院籌建(jian)組(zu)領導竺可楨教授,迫(po)切(qie)地向他(ta)提出了(le)建(jian)設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海洋研(yan)究機構(gou)的(de)(de)(de)設想。

1950年(nian),他授聘兼任中(zhong)(zhong)(zhong)國科(ke)學(xue)(xue)院(yuan)(yuan)實(shi)驗生(sheng)物(wu)(wu)研(yan)(yan)究(jiu)所(suo)副所(suo)長和中(zhong)(zhong)(zhong)國科(ke)學(xue)(xue)院(yuan)(yuan)水(shui)生(sheng)生(sheng)物(wu)(wu)研(yan)(yan)究(jiu)所(suo)青(qing)(qing)島海(hai)(hai)洋(yang)生(sheng)物(wu)(wu)研(yan)(yan)究(jiu)室(shi)主任,開始(shi)籌建新中(zhong)(zhong)(zhong)國第一個海(hai)(hai)洋(yang)科(ke)學(xue)(xue)研(yan)(yan)究(jiu)機(ji)構(gou)——中(zhong)(zhong)(zhong)國科(ke)學(xue)(xue)院(yuan)(yuan)水(shui)生(sheng)生(sheng)物(wu)(wu)研(yan)(yan)究(jiu)所(suo)青(qing)(qing)島海(hai)(hai)洋(yang)生(sheng)物(wu)(wu)研(yan)(yan)究(jiu)室(shi)(中(zhong)(zhong)(zhong)國科(ke)學(xue)(xue)院(yuan)(yuan)海(hai)(hai)洋(yang)研(yan)(yan)究(jiu)所(suo)的前身)。

1964年(nian),童第周等在(zai)萊陽路28號合(he)影留念

1964年,童第周等(deng)在萊陽路28號合影留念

1951年(nian),任山東大學副校長。

1952年(nian)8月(yue)30日(ri),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yuan)(現稱院士)并任生(sheng)物地學部副主任。

1956年,童(tong)第(di)周等海(hai)洋科(ke)學(xue)家參與(yu)制定的“中國海(hai)洋綜合調(diao)查及開發(fa)方案”作(zuo)為(wei)國家重點(dian)科(ke)學(xue)技術(shu)任(ren)務之一,被列入(ru)《1956~1967年國家科(ke)學(xue)技術(shu)發(fa)展(zhan)遠景(jing)規劃》和《1963~1972年國家科(ke)技十年規劃》。

1957年,任(ren)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yan)究所(suo)所(suo)長(chang),1959年該(gai)所(suo)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yan)究所(suo),他(ta)仍任(ren)所(suo)長(chang)。

1960年,中國科(ke)學(xue)院生物地(di)學(xue)部(bu)分為生物學(xue)部(bu)和地(di)學(xue)部(bu),他任(ren)生物學(xue)部(bu)主任(ren)兼(jian)任(ren)中國科(ke)學(xue)院動(dong)物研究所(suo)研究員(yuan)。

1977年,出任中國科(ke)學院動物(wu)研究(jiu)(jiu)所(suo)細胞(bao)遺傳學研究(jiu)(jiu)室(shi)主任、副所(suo)長、所(suo)長。

1978年(nian),任中(zhong)國(guo)科(ke)學(xue)院(yuan)副院(yuan)長;同年(nian),在全國(guo)科(ke)學(xue)大會上,被授予全國(guo)科(ke)學(xue)技術先進工作(zuo)者稱號(hao)。

1979年(nian)3月6日,在杭州浙江(jiang)科(ke)學大會上(shang)為浙江(jiang)省2000多名(ming)科(ke)技、教育和衛生領域的科(ke)研(yan)人(ren)員做(zuo)報告(gao)時,過(guo)度勞累的童第周(zhou)心臟病(bing)發作,暈倒在講臺上(shang);同年(nian)3月30日,于北京病(bing)逝。

獲獎記錄

1978年,在(zai)全(quan)國科學大會(hui)上,童(tong)第(di)周被授予(yu)全(quan)國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稱(cheng)號(hao)。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zhan)為注(zhu)冊(ce)用(yong)(yong)戶提供信息存儲(chu)空間(jian)(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bu)代表本(ben)(ben)站(zhan)觀點(dian),更(geng)不(bu)表示(shi)本(ben)(ben)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ben)站(zhan)對(dui)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fa)性(xing)、準確性(xing)、真(zhen)實(shi)性(xing)、適用(yong)(yong)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gai)不(bu)負(fu)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qin)權、虛假(jia)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ji)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zai)第一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89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34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