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寧波有什么科學家?屠呦呦、韓啟德、路甬祥、陳中偉、談家楨、童第周……其中,屠呦呦,女,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本文為大家盤點寧波十大著名科學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寧波(bo)十(shi)大科(ke)學(xue)家
寧波十大科學家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suo)相(xiang)關網絡(luo)平臺查找出(chu)相(xiang)關浙江(jiang)省寧波市的(de)科學家,并綜合考(kao)量他們取得的(de)成(cheng)就(科研成(cheng)就、榮譽頭銜(xian)等)、知名度(du)、影響力得出(chu)。名單(dan)僅(jin)供參考(kao)。如有(you)疑問,歡迎在末尾(wei)評論/批評指正。
韓啟德,男,漢族,1945年7月出生于上海,浙江慈溪人,九三學社成員、中共黨員,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 詳細>>】
路甬祥,男,漢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9月參加工作,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系水力機械專業畢業,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機械系液壓氣動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共中央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中國科學院院長,浙江大學校長。現任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
【 詳細>>】
陳中偉(1929—2004),浙江寧波人,骨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4年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工作,曾任該院骨科主任,副院長。在國際上首創了“斷手再植和斷指再植”等六項新技術。因在斷肢再植領域的杰出成就,被國際醫學界稱為“世界斷肢再植之父”,1999年獲國際顯微重建外科學會頒發的“千年獎”。
【 詳細>>】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杰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通過對兩棲類和魚類的研究,揭示了胚胎發育的極性現象;通過研究文昌魚的個體發育和分類地位,在對核質關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魚類的核移植研究,為20世紀70、80年代國內完成魚類異種間克隆和成年鯽魚體細胞克隆打下基礎。
【 詳細>>】
翁文灝(1889—1971),字詠霓,浙江鄞縣(今屬寧波)人,是民國時期著名學者,中國早期的最著名地質學家。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貢獻。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的編寫者、第一位撰寫中國礦產志的中國學者、中國第一張著色全國地質圖的編制者、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并出版地震專著的學者等。
【 詳細>>】
周堯,昆蟲分類學家,1939年至2008年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先后任教授、昆蟲所所長、昆蟲博物館館長,兼任中國昆蟲學會理事、陜西省昆蟲學會名譽會長、第9屆國際昆蟲學大會組委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六屆、第七屆委員會委員,圣馬利諾共和國國際科學院院士。
【 詳細>>】
王建宇,男,1959年生,浙江寧波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分會副理事長,原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先后獲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2項;申請發明專利68項;發表論文70多篇。
【 詳細>>】
林忠欽,男,漢族。1957年12月生,浙江寧波人,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4月參加工作。機械工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上海市決咨委委員。
【 詳細>>】
包起帆,男,1951年2月生,工學碩士,教授級高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發明協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水運工程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主任委員等。曾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現任華東師范大學國際航運物流研究院院長。
【 詳細>>】
沈君山,浙江余姚人,1932年8月29日生,家世顯赫,臺灣大學物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曾任職于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太空總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學。沈君山文武兼備,加上家世顯赫,故曾被贊譽為”四大公子”之一。
【 詳細>>】
貝時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生于浙江鎮海,生物學家。其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主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是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貝時璋主要研究包括動物個體發育、細胞常數、再生、中間生、性轉變等方面。他組織開展了“核試驗放射性本底自然監測”、“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為中國生命科學和“載人航天”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
【 詳細>>】
王陽元,1935年1月1日出生于浙江寧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微電子學研究院院長,微電子學系主任。王陽元發表科研論文230多篇,出版著作6部,現有17項重大科技成果。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發明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等共16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獎勵。
【 詳細>>】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