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3年,學校(xiao)由原國民政府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在嘉陵江畔的張家花園創辦。
1937年,學校被教育(yu)部指定為“優良中學”。
1950年,學(xue)校由(you)西南(nan)軍政委(wei)員會接(jie)辦,成為(wei)西南(nan)局干(gan)部(bu)子弟學(xue)校。
1954年,西南大(da)區(qu)撤(che)銷,學(xue)校交重慶市教育局直管(guan)。
1955年8月,巴蜀(shu)學校一分為(wei)三,中學部改為(wei)重慶市第41中學校。
1978年,學(xue)(xue)校被確定為四川(chuan)省重(zhong)點中(zhong)學(xue)(xue)。
1991年(nian),學(xue)校恢復更名(ming)為重慶市巴蜀中學(xue)校。
2003年,學校將眼光投向(xiang)世界(jie),成立了專(zhuan)門推進學校國際(ji)化進程的國際(ji)部。
2006年,學(xue)校投資創辦了巴蜀渝東中學(xue)。
2007年,學校與英(ying)國愛丁堡的圣喬(qiao)治女子學校經過(guo)國家(jia)漢辦(ban)授(shou)權(quan),正式開設孔子課堂。
2010年,重慶市巴蜀中學校長獲北(bei)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zi)格。
2011年,學校在美國紐(niu)約州建立了一所孔子課堂(tang)。
2014年10月,學(xue)(xue)校與上海紅(hong)星美凱龍(long)企業發展有限(xian)公司等,簽署(shu)了聯(lian)合創辦涪(fu)陵巴蜀中學(xue)(xue)的(de)協議。
根據重(zhong)慶市教(jiao)育(yu)委員會直屬2所(suo)小學、7所(suo)完全中(zhong)學屬地管(guan)理實(shi)施方案(an),2015年7月16日,重(zhong)慶巴蜀中(zhong)學下劃渝中(zhong)區教(jiao)育(yu)委員會管(guan)理。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5年3月,學(xue)校(xiao)占地195畝,綠化面積(ji)近5萬(wan)平方(fang)米(mi)(mi),除本部外,還擁有巴(ba)蜀中學(xue)龍(long)湖花園(yuan)分校(xiao)(占地1萬(wan)平方(fang)米(mi)(mi))、金科花園(yuan)分校(xiao)(占地3萬(wan)多平方(fang)米(mi)(mi))、巴(ba)蜀中學(xue)渝東分校(xiao)(占地9萬(wan)多平方(fang)米(mi)(mi))、附屬龍(long)湖巴(ba)蜀小學(xue)部(占地3萬(wan)3千多平方(fang)米(mi)(mi));擁有121個教學(xue)班(ban),學(xue)生7000余名。
硬件設施
截(jie)至2015年(nian)3月,學校擁(yong)有(you)(you)近萬平方米(mi)室(shi)(shi)(shi)內體(ti)育館(體(ti)操房(fang),四個(ge)(ge)籃球(qiu)(qiu)(qiu)場、50張球(qiu)(qiu)(qiu)臺(tai)的乒乓球(qiu)(qiu)(qiu)館、羽毛(mao)球(qiu)(qiu)(qiu)場、網球(qiu)(qiu)(qiu)場、六條百(bai)米(mi)跑道),上層地面(mian)有(you)(you)11700平方米(mi)塑(su)膠田徑(jing)場、足球(qiu)(qiu)(qiu)場、兩(liang)個(ge)(ge)標準籃球(qiu)(qiu)(qiu)場,三個(ge)(ge)羽毛(mao)球(qiu)(qiu)(qiu)場。另外(wai)還有(you)(you)1650平方米(mi)的三個(ge)(ge)中(zhong)心籃球(qiu)(qiu)(qiu)場;逸夫科(ke)技樓擁(yong)有(you)(you)理化(hua)生專用實驗室(shi)(shi)(shi)、多(duo)媒體(ti)語音室(shi)(shi)(shi)、一千兆網絡(luo)計算機管(guan)理中(zhong)心、多(duo)功能(neng)教學廳、學術報(bao)告廳、演播廳和考試監控(kong)中(zhong)心等(deng);每(mei)間(jian)教室(shi)(shi)(shi)裝有(you)(you)兩(liang)臺(tai)柜式冷暖空調、29寸(cun)彩電(dian)(dian)、班(ban)班(ban)通電(dian)(dian)教設施;學生公寓每(mei)間(jian)寢室(shi)(shi)(shi)有(you)(you)空調、電(dian)(dian)話、寫字(zi)臺(tai)、壁(bi)柜、浴室(shi)(shi)(shi)等(deng)。
師(shi)資力量
截至2015年(nian)3月,學校擁有(you)重慶市名師(shi)4人(ren)(ren)(ren),特(te)級(ji)教(jiao)師(shi)14人(ren)(ren)(ren),研(yan)究(jiu)員(正教(jiao)授(shou)級(ji))15人(ren)(ren)(ren),高級(ji)教(jiao)師(shi)260余人(ren)(ren)(ren);全國優秀教(jiao)師(shi)(教(jiao)育工作者)9人(ren)(ren)(ren),重慶市優秀教(jiao)師(shi)、優秀班主任、優秀教(jiao)育(德育)工作者29人(ren)(ren)(ren);國家級(ji)骨干(gan)教(jiao)師(shi)10人(ren)(ren)(ren),重慶市骨干(gan)教(jiao)師(shi)48人(ren)(ren)(ren);博士4名,碩(shuo)士130余人(ren)(ren)(ren);中學數、理、生、化、信息學奧(ao)賽高級(ji)教(jiao)練16人(ren)(ren)(ren)。
特級(ji)教師(14位):蔣兆弟、張(zhang)恩(en)富(fu)、張(zhang)志(zhi)建、唐良沐、李壯虎、郭(guo)(guo)慶(qing)蓉、歐平、郭(guo)(guo)昭全、賀玲、張(zhang)士(shi)魯、胡(hu)賢正(zheng)、李桂蘭、楊(yang)青苗、左文珍。
研究員(15人):蔣兆弟(di)、張(zhang)恩富、張(zhang)志建、劉(liu)雅林、江崇明、李忠(zhong)錚、劉(liu)同凡、陳學智、黃宏(hong)生、鄭川珍、譚中勝等。
重慶市名師(4位):張學忠、秦(qin)德勝等。
重(zhong)慶市(shi)骨干教師(shi)(48位):汪紅霞、吳國(guo)慧、梅浩、錢(qian)勝、陳華、周(zhou)劉波、江(jiang)桂(gui)蘭、萬宇(yu)、周(zhou)昌(chang)平、江(jiang)文、謝(xie)大全、王(wang)紅、張志(zhi)余、費玲、付洪(hong)健(jian)、張太軍、伍平偉、劉玲、文彧、彭渝生、張琳、覃(tan)鴻舉、劉勇(yong)、楊洪(hong)萍(ping)、余贏、鄧革、杜明元、譚宗(zong)鳴(ming)、朱志(zhi)偉、陳彪、王(wang)飛(fei)濤(tao)、張曉江(jiang)、錢(qian)澤儀(yi)、鄭紅兵、田(tian)貴遠、羅(luo)倫蓉、何方印(yin)、韓(han)武紅、馬佑軍、楊斌、黃勇(yong)、王(wang)甦奕、李君昌(chang)、田(tian)博文、鐘紹敏、吳迪、李明亮(liang)、許彥(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