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tong)稿2003》是韓寒的雜(za)文作(zuo)品集,是對(dui)第(di)一部小說問世后的四年里(li)的學校、課程、家庭生活、寫(xie)作(zuo)、性格與壓力問題的回顧(gu)與總(zong)結。書中(zhong)對(dui)現(xian)行教育體制的方方面面提出(chu)了他的看(kan)法,觀點鮮明尖銳,文筆幽默(mo)老辣(la),延續了作(zuo)者一貫的風格。
“中(zhong)國(guo)的(de)(de)教育是比較(jiao)失(shi)敗(bai)(bai)的(de)(de)教育。而且(qie)我(wo)不覺(jue)得這(zhe)(zhe)樣的(de)(de)失(shi)敗(bai)(bai)可以歸(gui)結在人口太多的(de)(de)原因(yin)上,這(zhe)(zhe)就(jiu)完全是推卸,不知(zhi)道俄羅(luo)斯的(de)(de)經濟(ji)衰退是不是人口太少的(de)(de)責任,或者美國(guo)的(de)(de)9·11事件發(fa)生(sheng)是否(fou)歸(gui)罪(zui)于(yu)美國(guo)人口不多不少。中(zhong)國(guo)這(zhe)(zhe)樣的(de)(de)教育,別說一(yi)對夫妻只能生(sheng)一(yi)個了,哪怕一(yi)個區只能生(sheng)一(yi)個,我(wo)想依(yi)然是失(shi)敗(bai)(bai)的(de)(de)。
到(dao)今(jin)年(nian)我(wo)發現轉眼(yan)已經四(si)年(nian)過(guo)去,而在(zai)序(xu)言里(li)我(wo)也沒有什么(me)好說的(de),因為要(yao)說的(de)都(dou)在(zai)正文里(li),只是(shi)四(si)年(nian)來不管至今(jin)還是(shi)喜歡我(wo)的(de),或(huo)者痛(tong)恨我(wo)的(de),我(wo)覺(jue)得(de)都(dou)很(hen)不容(rong)易(yi)。四(si)年(nian)的(de)執(zhi)著是(shi)很(hen)大的(de)執(zhi)著,尤其是(shi)痛(tong)恨一個(ge)人四(si)年(nian)我(wo)覺(jue)得(de)比(bi)喜歡一個(ge)人四(si)年(nian)更加厲害(hai)。喜歡只是(shi)一種慣性,痛(tong)恨卻需要(yao)不斷(duan)地鞭策自己才行(xing)。無(wu)論怎么(me)樣,我(wo)都(dou)謝謝大家能夠與(yu)我(wo)一起安(an)靜或(huo)者飛(fei)馳(chi)。”
韓寒(han)(1982- ),當(dang)代作(zuo)家(jia)。1999年(nian),在全國(guo)中學生第(di)一(yi)屆“新概念作(zuo)文(wen)大賽”中,以《杯中窺人(ren)》獲一(yi)等獎(jiang)。同(tong)年(nian),在上海《新民晚報》上發表文(wen)章揭露(lu)批判他所(suo)受(shou)的(de)應(ying)試教(jiao)育。2000年(nian)6月(yue),作(zuo)家(jia)出(chu)版社(she)出(chu)版他的(de)長(chang)篇(pian)小說(shuo)《三(san)重(zhong)門》,引起(qi)轟動,大為暢(chang)銷。 2001年(nian)后出(chu)版散文(wen)集《零(ling)下一(yi)度》、長(chang)篇(pian)小說(shuo)《像少年(nian)啦飛(fei)馳》、作(zuo)品精(jing)選(xuan)集《毒》、雜(za)文(wen)集《通稿2003》、小說(shuo)《長(chang)安亂》等,均成為暢(chang)銷書。
序言
教師的問題
軍訓的問題
戀愛的問題
學校的問題
語文的問題
大學生的問題
數學的問題
重(zhong)要(yao)(yao)不重(zhong)要(yao)(yao)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