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第(di)二中學(xue)(xue)位于(yu)寧波市月湖南(nan)(nan)端的竹洲(zhou)島上,是(shi)浙江(jiang)省(sheng)一級重點高(gao)中,浙江(jiang)省(sheng)首批示范性高(gao)中。學(xue)(xue)校(xiao)(xiao)的建(jian)校(xiao)(xiao)始于(yu)1912年,學(xue)(xue)校(xiao)(xiao)是(shi)浙江(jiang)省(sheng)歷史悠久(jiu)的學(xue)(xue)校(xiao)(xiao)之一。學(xue)(xue)校(xiao)(xiao)前身為(wei)北(bei)宋(song)慶歷年間樓郁在竹洲(zhou)開辦的城南(nan)(nan)書(shu)院,1954年更名(ming)為(wei)現名(ming)。
截至2012年5月,學(xue)校有(you)教(jiao)(jiao)(jiao)職工114人(ren)(ren)(ren),其中省特(te)級(ji)教(jiao)(jiao)(jiao)師3人(ren)(ren)(ren),市(shi)(shi)名(ming)校長1人(ren)(ren)(ren),地市(shi)(shi)名(ming)教(jiao)(jiao)(jiao)師(學(xue)科(ke)(ke)帶頭人(ren)(ren)(ren))4人(ren)(ren)(ren),地市(shi)(shi)級(ji)學(xue)科(ke)(ke)骨(gu)干(gan)教(jiao)(jiao)(jiao)師11人(ren)(ren)(ren),全國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著1名(ming),省勞(lao)模1名(ming)、省師德楷模教(jiao)(jiao)(jiao)師1名(ming)、省“春蠶(can)獎”獲得者1名(ming)、省市(shi)(shi)教(jiao)(jiao)(jiao)壇新秀獲得者42名(ming)。以(yi)中青年為(wei)主體的中學(xue)高(gao)級(ji)教(jiao)(jiao)(jiao)師50人(ren)(ren)(ren),占教(jiao)(jiao)(jiao)師隊伍的52%。
高考成績
2015年高(gao)考(kao),該(gai)校一本重點(dian)率已達47%,其中四(si)個重點(dian)班(ban)(大班(ban)額)平(ping)均一本重點(dian)率為70%,最(zui)高(gao)為76.3%。
2012年高考,該校(xiao)共有(you)377人(ren)(ren)參加高考,一本上線(xian)167人(ren)(ren)(文(wen)科44人(ren)(ren),理(li)科123人(ren)(ren)),文(wen)科重(zhong)點(dian)率(lv)37%,理(li)科重(zhong)點(dian)率(lv)48%,文(wen)理(li)科合(he)計重(zhong)點(dian)率(lv)為44.3%;本科上線(xian)370人(ren)(ren),上線(xian)率(lv)98.14%。
學科成績
2016年1月,在2015寧(ning)波市(shi)高(gao)中(zhong)(zhong)課外閱讀競賽中(zhong)(zhong),該校(xiao)1名學生(sheng)(sheng)獲(huo)得市(shi)二(er)等(deng)(deng)(deng)(deng)獎,2名學生(sheng)(sheng)獲(huo)得市(shi)三(san)等(deng)(deng)(deng)(deng)獎,3名學生(sheng)(sheng)獲(huo)得城區(qu)一(yi)等(deng)(deng)(deng)(deng)獎,8名學生(sheng)(sheng)獲(huo)得城區(qu)二(er)等(deng)(deng)(deng)(deng)獎,4名學生(sheng)(sheng)獲(huo)得城區(qu)三(san)等(deng)(deng)(deng)(deng)獎。
2015年12月,該(gai)校李(li)振(zhen)疆獲(huo)得(de)2015年全(quan)國中(zhong)(zhong)學生(sheng)生(sheng)物學聯(lian)賽(sai)三等獎,徐詩懿獲(huo)得(de)2015年全(quan)國高中(zhong)(zhong)數學聯(lian)合(he)競賽(sai)二等獎 。
2015年(nian)11月,該(gai)校周婕(jie)在寧波市高二學生物理競賽中(zhong)(zhong)獲得(de)(省重(zhong)點中(zhong)(zhong)學組)三等(deng)獎。
2015年7月,在2015年浙(zhe)江省高中生物學(xue)(xue)競賽(sai)中,該校1名學(xue)(xue)生獲得省級(ji)A組二等獎(jiang),5名學(xue)(xue)生獲得省級(ji)A組三等獎(jiang)。
2015年6月(yue),在2015年浙(zhe)江省高中(zhong)數學競賽中(zhong),該校1名(ming)學生獲得省級三等獎。
技能成績
2016年3月(yue)21日,在(zai)浙江省第十三屆學生定向比賽中(zhong),該校運動代表隊獲高中(zhong)組團體第六(liu)。
2007年至2012年間,學(xue)生(sheng)參加國家(jia)、省(sheng)、市級各類學(xue)科競賽、“三模”、體育、藝術等(deng)比(bi)賽獲獎的(de)學(xue)生(sheng)逾1000人次。“三模”在全(quan)國、省(sheng)、市比(bi)賽中獲團體和個人優勝(sheng)獎近(jin)500人次。
2015年(nian)10月(yue),該(gai)校(xiao)薛鵬在(zai)2015年(nian)寧波城(cheng)區高中政治優質課評比中獲二(er)等獎(jiang)。
2015年10月,在城區直屬中(zhong)學高中(zhong)語文優質課評(ping)比中(zhong),該校梁(liang)健(jian)虹獲三等獎。
2015年(nian)10月,在2015年(nian)寧波(bo)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gong)(高中組)大賽中,該校李(li)敏(min)獲三等獎(jiang)。
2015年1月,該校任燕紅在(zai)2014年寧波市高(gao)中(zhong)化學(xue)教師說課比賽中(zhong)獲一等獎。
2014年10月,該校施裕(yu)芳獲得2014年寧波市(shi)中(zhong)小學班(ban)主任(ren)基(ji)本功大(da)賽高中(zhong)組三等獎、直(zhi)屬學校高中(zhong)組二等獎。
愛國、科學、自強(qiang)不息
從嚴、求實
歌詞:
明(ming)山甬水(shui),郁郁蔥蔥,鐘靈毓秀,海天東濟,濟多士四,方所崇孕育文明(ming)種,島(dao)夷尋(xun)釁,蹂躪(lin)鄉邦,滿目瘡痍,遍(bian)地哀鴻,滿門,桃(tao)李零落成空堪嘆武城輟弦誦(song)。
萃(cui)英(ying)才兮,海(hai)隅山(shan)中(zhong),夙夜匪懈,學業是攻,十年(nian)生(sheng)聚,十年(nian)教訓(xun)于越(yue)奏(zou)虜,功雪國恥,嘗膽臥薪,誓追先 賢,之芳蹤待,學成,直搗黃龍重歸(gui)故鄉(xiang)歌大風。
截至(zhi)2016年(nian)6月,學校有(you)英語(yu)社(she)、文(wen)學社(she)、天(tian)文(wen)社(she)、手工社(she)、美術社(she)、電腦社(she)、動漫(man)社(she)、戲劇(ju)社(she)、音(yin)樂社(she)、街舞(wu)社(she)、書(shu)畫社(she)、航模社(she)等19個社(she)團。
截至(zhi)2013年5月(yue),學校有探究實(shi)(shi)驗(yan)室(shi)(shi)、微格(ge)實(shi)(shi)驗(yan)室(shi)(shi)、電(dian)學實(shi)(shi)驗(yan)室(shi)(shi)、化學實(shi)(shi)驗(yan)室(shi)(shi)、生(sheng)物實(shi)(shi)驗(yan)室(shi)(shi)、通(tong)用技術實(shi)(shi)驗(yan)室(shi)(shi)、全省中學引進的第一臺(tai)三維打印機、竹洲大講堂報告(gao)廳、校園(yuan)廣播電(dian)視(shi)臺(tai)、美(mei)術教(jiao)室(shi)(shi)、翔(xiang)鷹體藝館。
北宋 公(gong)元1047年(慶歷七年) 鄞縣縣令王安(an)石設縣學(xue)于竹(zhu)洲,邀請浙東理(li)學(xue)名家樓郁(“慶歷五先生”之一)在(zai)此講學(xue),開創浙東理(li)學(xue)之先河(he)。
南宋 公元(yuan) 1183年(淳熙(xi)十年) 著(zhu)名政治家(jia)、詞人(ren)史浩(hao)(曾(ceng)于(yu)孝(xiao)宗隆興元(yuan)年、淳熙(xi)五年二登相位)筑(zhu)“真隱(yin)館”于(yu)竹洲,孝(xiao)宗御賜“四(si)明洞(dong)天”匾(bian)額(e)。次(ci)年,與魏杞、汪(wang)大(da)猷同創月湖詩社。
南宋 公元(yuan)1184年(nian)(nian)—1189年(nian)(nian)(淳熙年(nian)(nian)間(jian)) 四明學派(代表人物為(wei)(wei)楊(yang)簡、袁燮(xie)、舒璘、沈(shen)煥(huan),亦尊稱為(wei)(wei)“淳熙四先生”)以月(yue)(yue)湖為(wei)(wei)學術圣地。沈(shen)煥(huan)主講(jiang)(jiang)于(yu)竹(zhu)(zhu)洲書(shu)(shu)(shu)院,袁燮(xie)主講(jiang)(jiang)于(yu)城(cheng)南書(shu)(shu)(shu)院(今月(yue)(yue)湖竹(zhu)(zhu)洲島上),楊(yang)簡主講(jiang)(jiang)于(yu)碧沚書(shu)(shu)(shu)院。期間(jian),沈(shen)煥(huan)及(ji)弟沈(shen)炳與金華(hua)呂祖儉還于(yu)竹(zhu)(zhu)州島上共(gong)同創(chuang)辦了“沈(shen)端憲(xian)講(jiang)(jiang)舍(she)”,亦稱“三先生書(shu)(shu)(shu)院”。
清 公元1736年(nian)—1755年(nian)(乾隆(long)年(nian)間) 清代學(xue)(xue)者(zhe)、文學(xue)(xue)家(jia)——“史學(xue)(xue)大(da)柱(zhu)”全祖望治(zhi)學(xue)(xue)竹洲,重建“三先(xian)生書院(yuan)”。
清 公元1879年(nian)(光(guang)緒五年(nian)) 寧(ning)波(bo)知府宗(zong)源瀚(han)建辨(bian)志(zhi)書(shu)院(辨(bian)志(zhi)精舍)于月湖竹洲(zhou)。書(shu)院分設漢(han)學(xue)、宋學(xue)、史(shi)學(xue)、輿地、算學(xue)、詞章六齋,前四(si)齋為(wei)傳(chuan)統文(wen)(wen)化,后二齋包含西方文(wen)(wen)化,走出了寧(ning)波(bo)教育近(jin)代化的第一(yi)步(bu)。
清(qing) 公元1902年(光緒二(er)十八年) 寧(ning)波知府高英將辨志書(shu)院改為南城小學堂(tang),次年停辦(ban)。
清 公元1903年(光緒二(er)十(shi)九年)邑(yi)人林松堂(tang)、戴鴻祺在竹洲(zhou)南城(cheng)小(xiao)學(xue)堂(tang)舊址(zhi)創設覺覺學(xue)會(hui),并于樓廳北建師竹樓。
清 公元1906年(光緒三(san)十二年)改覺覺學(xue)會為崇正(zheng)小(xiao)學(xue)堂。
公元(yuan)1912年(民國元(yuan)年)3月18日,由(you)寧(ning)屬六邑人(ren)士創(chuang)立的寧(ning)屬縣(xian)立女子(zi)師(shi)范學(xue)校(xiao)(xiao)(xiao)宣告成(cheng)立,并正式(shi)開(kai)(kai)學(xue),這是寧(ning)波第(di)一(yi)(yi)所女子(zi)師(shi)范學(xue)校(xiao)(xiao)(xiao),也是在竹洲創(chuang)立的第(di)一(yi)(yi)所正式(shi)學(xue)校(xiao)(xiao)(xiao)。學(xue)校(xiao)(xiao)(xiao)開(kai)(kai)設數學(xue)、生物、理化等(deng)課(ke)程,采納(na)西方近代自然科學(xue)內容,書院制度完(wan)全轉型為近代學(xue)校(xiao)(xiao)(xiao)制度。女師(shi)學(xue)制五年。
1919年5月7日 女(nv)師代表(biao)陳華清(qing)、支光瑜、沙克軍、裘(qiu)公皎等(deng)人參(can)加“寧波學生聯合會(hui)”。女(nv)師成立學生自治會(hui)——“自覺會(hui)”,會(hui)長為張珠。
1925年6月2日 女(nv)師成立學(xue)生協會,陳修良任會長。
1927年(nian)2月(yue) 女師停辦。
1927年3月(yue) 中(zhong)共寧波早期領導人(ren)楊眉山先(xian)生(sheng)以(yi)女師(shi)、啟明和培英學校(xiao)(xiao)(xiao)為(wei)基礎(chu),在湖西(xi)竹洲創辦中(zhong)山公學,并(bing)任校(xiao)(xiao)(xiao)長。開始男(nan)女同校(xiao)(xiao)(xiao)。
1927年(nian)7月 寧(ning)波(bo)(bo)(bo)市(shi)教育局長楊(yang)菊庭決(jue)定在(zai)竹(zhu)洲辦寧(ning)波(bo)(bo)(bo)市(shi)立(li)女(nv)子初(chu)級中學,即寧(ning)波(bo)(bo)(bo)市(shi)立(li)女(nv)子中學。
1929年 寧(ning)波(bo)市(shi)立女(nv)子中學(xue)在學(xue)制上由(you)“師范科”改(gai)為“初中普通科”。在市(shi)長羅惠僑的提議下,市(shi)立女(nv)子中學(xue)添設“高中師范”科。
1931年 寧波市立(li)女子中學(xue)校名改為鄞縣縣立(li)女子中學(xue)(俗稱竹洲女子中學(xue))。
1932年(nian)10月(yue) 鄞(yin)縣縣立(li)女子中學重(zhong)新大修(xiu),蔣介石、金廷蓀(sun)、杜月(yue)笙、陳布雷等贊(zan)助(zhu)較力。經此改擴建,竹洲島(dao)上開始出(chu)現(xian)西式樓房。
1937年 日軍空襲寧波,寧波城區淪(lun)陷,女中(zhong)向農村(cun)疏散。8月,鄞縣(xian)縣(xian)立女子中(zhong)學將學校(xiao)遷到鄞西林村(cun)資福寺(si)。
1941年4月19日(ri) 日(ri)寇(kou)侵(qin)占寧(ning)波(bo)、奉化一帶,寧(ning)波(bo)淪陷,女(nv)子(zi)中學停辦(ban)。
1941年(nian)(nian)秋 寧波(bo)城(cheng)區被日偽控制。月湖竹(zhu)洲原縣立女中(zhong)舊址上(shang)設(she)公(gong)立浙(zhe)東中(zhong)學(xue)。次(ci)年(nian)(nian)8月,遷廣(guang)仁(ren)街,改(gai)稱鄞縣縣立中(zhong)學(xue)
1942年1月(yue) 女子(zi)學(xue)校與商(shang)業(ye)職業(ye)學(xue)校和鄉村師范學(xue)校三所學(xue)校聯合成立(li)鄞縣縣立(li)臨(lin)時(shi)聯合中學(xue)。汪煥章為(wei)校長。后來私立(li)甬(yong)江女中部分學(xue)生(sheng)在沈貽薌率領下也(ye)加入(ru)。
1942年3月(yue)1日 鄞縣縣立臨(lin)時聯合中學(xue)(xue)在寧海龍(long)宮村(cun)正式開學(xue)(xue),分初高中普(pu)通(tong)科、高中師范科、簡易師范科、高級商科暨師范科附(fu)屬小學(xue)(xue)等。
1942年5月 因日軍侵襲,聯中先(xian)后在新昌(chang)縣屬方(fang)口、儒岙附近的清(qing)涼寺(si)、屋(wu)溪、天會山華頂寺(si)、天興庵(an)和耕(geng)耘庵(an)授課。
1942年(nian)8月、9月 聯中擇(ze)定(ding)寧(ning)海前(qian)童為校(xiao)址(zhi),并先后于縣境之東錢鄞(yin)西(xi)二(er)(er)區設立分部各(ge)一(yi)所(suo),創設校(xiao)歌,由汪奐伯作詞,并規定(ding)四月二(er)(er)十一(yi)日為校(xiao)慶日。
1943年 由地(di)方(fang)人士辦的私立明州中(zhong)學改名(ming)為私立器貞中(zhong)學,遷入月湖竹洲島,原(yuan)女師學監胡哲顯(又名(ming)達夫) 任器貞中(zhong)學校長。
1944年春 “聯中(zhong)”從(cong)前童(tong)遷到寧海(hai)城南郊躍龍(long)山明代大(da)儒(ru)方孝孺的讀書處,聯中(zhong)榮(rong)膺浙東(dong)較高學府之(zhi)稱。
1944年秋 原聯中汪煥章校長(chang)(chang)調任(ren)澤區文獻館,倪維熊(《寧波日報》主筆(bi))接任(ren)校長(chang)(chang),仍在躍龍山開(kai)學,并在縣境東錢(qian)區塘頭鄉增設簡師分(fen)部。
1945年6月下旬 因日(ri)軍從福州過溫州向北(bei)竄逃騷擾,鄞縣(xian)聯中被迫緊急疏散,只留部分員(yuan)工迂回于山區鄉間(jian)。倪維熊校(xiao)長(chang)卸(xie)任,湯冠英(ying)接(jie)任校(xiao)長(chang)。
1945年8月下(xia)旬 日本(ben)投降后,聯中重回(hui)躍龍山。
1945年9月 聯中先由(you)寧海移(yi)鄞東陶公山。
1945年9月8日(ri) 聯中(zhong)移入(ru)縣(xian)城,并暫借前私(si)立三一中(zhong)學舊(jiu)(jiu)址(zhi)為高初(chu)中(zhong)普通科(ke)、高商科(ke)校(xiao)(xiao)舍,前縣(xian)立女(nv)子中(zhong)學舊(jiu)(jiu)址(zhi)為師范科(ke)校(xiao)(xiao)舍。鄞東、西之第(di)一、二分(fen)部亦奉(feng)令并入(ru)本校(xiao)(xiao),仍由湯冠(guan)英先生為校(xiao)(xiao)長。
1945年10月 “聯中”遷回寧(ning)波(bo),學(xue)生猛增(zeng)到1200余人(ren)(ren),教(jiao)職工近100人(ren)(ren),規模(mo)空前。
1946年1月 “聯中(zhong)(zhong)”解(jie)體,建立(li)(li)“鄞縣(xian)縣(xian)立(li)(li)中(zhong)(zhong)學(xue)”和“鄞縣(xian)縣(xian)立(li)(li)師(shi)范學(xue)校(xiao)”,鄞縣(xian)縣(xian)立(li)(li)中(zhong)(zhong)學(xue)校(xiao)長(chang)由縣(xian)長(chang)徐志道兼任。
1946年9月 鄞縣縣立(li)中學遷回竹洲。校長由(you)呂志鐸擔(dan)任。學校既招公費(fei)生,也(ye)招自(zi)費(fei)生。校訓為“誠愛勤樸”。
1949年3月(yue)12日下午 蔣(jiang)介石偕蔣(jiang)經國視察了自己曾經捐款修建的鄞(yin)縣縣立(li)中(zhong)學(xue),稱贊鄞(yin)縣縣立(li)中(zhong)學(xue)是全國第一流的縣級中(zhong)學(xue)。
1949年6月 寧波市(shi)首屆學生代表會(hui)召開(kai)并宣告成立市(shi)學聯籌辦會(hui)。鄞中學生羅精奮(fen)被推(tui)選為市(shi)學聯籌委(wei)(wei)會(hui)常委(wei)(wei)。
1950年至(zhi)1954,學校(xiao)名為“寧波(bo)市(shi)市(shi)立中學”。
1952年,浙江省教育廳定“市中(zhong)”為(wei)重(zhong)點中(zhong)學(xue)。
1954年,學校更名(ming)為“浙江(jiang)省寧波(bo)市第(di)二(er)中(zhong)學” 。
1962年,寧波市少(shao)年體校劃歸寧波二中領導。
1981年,寧波十一中學高中各班劃(hua)歸寧波二中。
2005年,學校被評為浙(zhe)江省一級重(zhong)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