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巴什爾跳華爾茲》是由法國、德國、以(yi)色列(lie)、美國合拍的動(dong)畫(hua)(hua)紀錄片(pian),由阿里·福爾曼執導,阿里·福爾曼、Dror Harazi等聲音演出(chu)。以(yi)動(dong)畫(hua)(hua)的形(xing)式重現了(le)發(fa)生在二十世紀80年代(dai)中期黎巴嫩難民營的大(da)屠殺(sha)。
影片于(yu)2008年(nian)(nian)5月15日(ri)在(zai)法國(guo)戛納電影節首映,2008年(nian)(nian)6月12日(ri)在(zai)以色列上映。獲得(de)奧斯卡最佳外(wai)語(yu)(yu)片、金(jin)棕櫚主競賽單元等(deng)多項提名(ming),并斬獲美(mei)國(guo)金(jin)球獎最佳外(wai)語(yu)(yu)片、美(mei)國(guo)影評(ping)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等(deng)獎項。
角(jiao)色 演員
阿(a)里·福爾(er)曼 阿(a)里·福爾(er)曼
Dror Harazi Dror Harazi
Carmi Cna'an Yehezkel Lazarov
Ori Sivan Ori Sivan
Zahava Solomon Zahava Solomon
Boaz Rein-Buskila Miki Leon
Ron Ben-Yishai Ron Ben-Yishai
Ronny Dayag Ronny Daya
Shmuel Frenkel Shmuel Frenkel
1982年,19歲的(de)(de)阿(a)(a)里(li)·福爾(er)曼(阿(a)(a)里(li)·福爾(er)曼飾)正在(zai)以(yi)色(se)列國(guo)防軍中服役。24年后的(de)(de)一個(ge)(ge)晚上,在(zai)酒吧里(li),已(yi)經(jing)是(shi)電影導演的(de)(de)阿(a)(a)里(li)·福爾(er)曼遇到(dao)了一個(ge)(ge)老朋(peng)友,他(ta)(ta)(ta)告訴阿(a)(a)里(li),很多個(ge)(ge)晚上他(ta)(ta)(ta)都在(zai)做同一個(ge)(ge)惡(e)(e)夢,就是(shi)自己被(bei)26只惡(e)(e)犬(quan)追逐,而(er)且每次(ci)都是(shi)惡(e)(e)犬(quan)的(de)(de)數目(mu)都不變。兩人得(de)出的(de)(de)結(jie)論是(shi),這與(yu)他(ta)(ta)(ta)們當初在(zai)以(yi)色(se)列國(guo)防軍軍服役的(de)(de)經(jing)歷(li)有關,當時(shi)正值第一次(ci)黎巴嫩戰(zhan)爭(zheng)。然(ran)而(er)令(ling)阿(a)(a)里(li)感到(dao)不解的(de)(de)是(shi),他(ta)(ta)(ta)對自己那(nei)個(ge)(ge)時(shi)期的(de)(de)經(jing)歷(li)的(de)(de)記憶好(hao)像被(bei)橡皮擦抹去(qu)了。于是(shi)他(ta)(ta)(ta)決定環游世界,去(qu)拜會當年的(de)(de)那(nei)些老朋(peng)友和戰(zhan)友,他(ta)(ta)(ta)需要了解那(nei)個(ge)(ge)時(shi)期自己的(de)(de)生活中到(dao)底(di)發生了什么事。當他(ta)(ta)(ta)越來越接近那(nei)段(duan)歷(li)史時(shi),他(ta)(ta)(ta)的(de)(de)記憶便開始(shi)復蘇了,那(nei)是(shi)一段(duan)極(ji)其(qi)慘痛的(de)(de)歷(li)史,1982年,駐扎在(zai)貝魯特的(de)(de)以(yi)色(se)列軍隊(dui)對巴勒斯坦難民(min)被(bei)屠(tu)殺負有直接責任。
序列 曲目
1 Boaz and the Dogs
2 Iconography
3 The Haunted Ocean 1
4 JSB / RPG
5 Shadow Journal
6 Enola Gay
7 The Haunted Ocean 2
8 Taxi and APC
9 Any Minute Now / Thinking Back
10 I Swam Out to Sea / Return
11 Patchouli Oil and Karate
12 This Is Not a Love Song
13 What Have They Done?
14 Into the Airport Hallucination
15 The Slaughterhouse
16 The Haunted Ocean 3
17 Into the Camps
18 The Haunted Ocean 4
19 Andante / Reflection (End Title)
20 The Haunted Ocean 5 (Solo Versio)
制作(zuo)人(ren) 阿里·福爾曼、Serge Lalou、Gerhard Meixner、Yael Nahlieli、Roman Paul
導演 阿里·福爾曼
編劇 阿里·福(fu)爾曼
配樂 Max Richter
剪(jian)輯 Feller Nili
美術設計 David Polonsky
視覺特效 Nitzan Roiy
1982年6月,以色(se)列(lie)對黎(li)巴嫩(nen)發動大規模武裝入侵(qin),占領(ling)黎(li)三分(fen)之一的(de)國土,重(zhong)兵(bing)圍(wei)困(kun)貝魯(lu)特(te)。9月15日,1000多名(ming)巴勒斯坦難(nan)民(min)于遭到以色(se)列(lie)侵(qin)略軍和(he)黎(li)巴嫩(nen)基督教民(min)兵(bing)的(de)血腥(xing)屠殺。
以(yi)(yi)色列(lie)(lie)導(dao)演(yan)阿里(li)·福(fu)爾曼當時(shi)是(shi)(shi)以(yi)(yi)色列(lie)(lie)軍隊里(li)的一名士兵,他(ta)目睹了這場戰役。影片選擇在(zai)以(yi)(yi)色列(lie)(lie)建國(guo)60周年拍攝上映,以(yi)(yi)動(dong)畫(hua)形式還原了貝魯特(te)難民營(ying)大屠殺的殘酷歷史(shi)。該(gai)片是(shi)(shi)阿里(li)·福(fu)爾曼關(guan)于(yu)自(zi)己記憶的追溯,他(ta)表示(shi)這是(shi)(shi)一部個人化的紀錄(lu)作(zuo)品,影片重點也不是(shi)(shi)質疑(yi)當時(shi)失(shi)職的以(yi)(yi)色列(lie)(lie)軍事(shi)領袖(xiu)。
時間(jian) 屆次 獎項 類別 授予方 結果
2008 第21屆 歐洲(zhou)電影(ying)獎 最(zui)佳(jia)作(zuo)曲 麥克(ke)斯·瑞切(qie)特 獲獎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導(dao)演 阿里·福(fu)爾曼
最佳編劇(ju) 阿里(li)·福(fu)爾(er)曼
2008 第(di)61屆(jie) 金棕櫚(lv)獎 主(zhu)競賽單元 阿里·福(fu)爾(er)曼 提(ti)名(ming)
2008 第42屆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年(nian)度最(zui)佳影片 獲獎
2009 第83屆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yu)片(pian) 阿(a)里(li)·福爾曼 提名(ming)
2009 第66屆 金球獎(jiang)(jiang) 電影類(lei):最佳外語(yu)片 獲獎(jiang)(jiang)
2009 第62屆 英國(guo)電影和(he)電視藝術學院(yuan)獎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yu)片(pian) 阿(a)里(li)·福爾曼 提名
電影獎:最佳動畫(hua)片 阿里·福爾(er)曼
2009 第34屆 法國凱撒(sa)獎 最佳外國電影 阿里·福爾曼 提名(ming)
2009 第36屆(jie) 安妮獎(jiang) 最佳動畫電(dian)影導演 阿里·福爾曼 提名
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阿里·福爾(er)曼
最佳動畫電影配樂(le) 麥克斯·瑞切(qie)特
最佳動畫電影
2009 第53屆 意大利大衛(wei)獎(jiang) 最(zui)佳歐洲電影 阿里·福爾曼 提(ti)名
《和巴什爾跳(tiao)華(hua)爾茲》是一部“大膽的動畫(hua)記錄片”。(中國經濟網(wang)評)
該片(pian)是比較(jiao)有沖擊(ji)力的影(ying)(ying)片(pian),給(gei)日(ri)后拍攝的戰爭電影(ying)(ying)定下倫理的基(ji)調。(銀幕日(ri)報評)
影片通過風格(ge)化的(de)動畫(hua)手法,詳盡地展示了以色列導(dao)演(yan)阿里(li)·福爾曼對1982年(nian)貝魯(lu)特難民營(ying)大(da)屠殺的(de)記憶(yi)。影片分成兩大(da)部分,一個是“訪(fang)談”,一個是“戰地回憶(yi)”。阿里(li)·福爾曼通過高對比度的(de)色塊(kuai)和粗獷的(de)線條把真實、回憶(yi)、夢境融為了一體,把一個老套且濫俗的(de)題材拍出了新(xin)意(yi)和令人吃驚的(de)效(xiao)果。(時光網(wang)評(ping))
該(gai)片(pian)是世界(jie)(jie)上第一部(bu)院線電(dian)影(ying)長度,并以2D動畫(hua)風(feng)(feng)格(ge)呈(cheng)現的(de)(de)紀錄片(pian)風(feng)(feng)格(ge)電(dian)影(ying),且是一部(bu)半自傳體動畫(hua)紀錄片(pian),以動畫(hua)的(de)(de)輕巧形式承載(zai)紀錄的(de)(de)厚(hou)重,開了歷史(shi)的(de)(de)先(xian)河(he),技(ji)法(fa)極其高(gao)明。導演在影(ying)片(pian)開場即用三(san)分鐘伴(ban)隨肖邦音樂(le)而出(chu)現的(de)(de)26條惡狗襲擊(ji)自己的(de)(de)噩夢,精準(zhun)捕(bu)捉(zhuo)到(dao)戰(zhan)爭殘(can)留(liu)下來的(de)(de)種(zhong)種(zhong)心靈觸感與悸動,其冷色調的(de)(de)繪畫(hua)風(feng)(feng)格(ge)立(li)將全(quan)片(pian)沉浸到(dao)壓抑(yi)的(de)(de)氛(fen)圍中,這部(bu)充滿反(fan)思和(he)(he)反(fan)戰(zhan)情(qing)緒(xu)電(dian)影(ying)不按常理出(chu)牌的(de)(de)表(biao)述方(fang)式具備著奇特的(de)(de)力度,新(xin)思路帶來全(quan)新(xin)的(de)(de)切入角度來處理導演自己內(nei)心世界(jie)(jie),塑造出(chu)現實里攝像機攝制不出(chu)的(de)(de)情(qing)景和(he)(he)氣氛(fen)。(鳳凰網評)
《和巴什爾(er)跳華(hua)爾(er)茲(zi)》來(lai)自(zi)于(yu)導演親歷的(de)薩布拉(la)·夏(xia)蒂拉(la)大(da)屠殺(sha),他(ta)通(tong)過訪(fang)問當(dang)年的(de)那些當(dang)事人(ren)戰友,以個人(ren)視角揭開了歷史的(de)隱痛。片名跟(gen)導演本人(ren)沒有直(zhi)接(jie)關(guan)系,而是來(lai)自(zi)于(yu)他(ta)的(de)一(yi)個受(shou)訪(fang)者,他(ta)在黎巴嫩戰爭(zheng)時期的(de)步(bu)兵團指揮官,那個指揮官陷(xian)入包圍之后,信手抄起一(yi)把重(zhong)機槍,在黎巴嫩民選總統巴什爾(er)·格(ge)瑪雅爾(er)的(de)巨幅海(hai)報(bao)下(xia)“跳起一(yi)曲瘋狂的(de)華(hua)爾(er)茲(zi)”,拼命殺(sha)人(ren)。
影片(pian)(pian)以(yi)福爾(er)曼的(de)友人(ren)以(yi)及過去一起(qi)參加戰爭(zheng)的(de)士兵們(men)的(de)采訪(fang)為(wei)基石,所有采訪(fang)皆收錄并作為(wei)這部(bu)動畫片(pian)(pian)的(de)旁白。其中一些案例(li),因為(wei)哈(ha)爾(er)曼的(de)朋友希望保(bao)留他們(men)的(de)隱(yin)私,由哈(ha)爾(er)曼本人(ren)進行復述。
從進行素(su)材研究(jiu)到最后(hou)(hou)剪輯完(wan)成(cheng),《和(he)巴什爾(er)跳華爾(er)茲(zi)》的(de)制(zhi)作(zuo)歷(li)時(shi)四年(nian),僅(jin)素(su)材研究(jiu)就(jiu)用去(qu)(qu)了導演阿里(li)·福爾(er)曼(man)整整一(yi)年(nian)的(de)時(shi)間,他找(zhao)來參加過(guo)第(di)一(yi)次黎巴嫩戰(zhan)爭的(de)12個(ge)(ge)以(yi)色列當(dang)事(shi)人。而在(zai)研究(jiu)完(wan)成(cheng)之(zhi)后(hou)(hou),阿里(li)便開(kai)始在(zai)攝影棚內拍攝,8個(ge)(ge)月之(zhi)后(hou)(hou),拍攝完(wan)成(cheng),全(quan)片長96分(fen)鐘(zhong),接(jie)下來就(jiu)投(tou)入到動(dong)畫(hua)制(zhi)作(zuo)中。把真人畫(hua)面轉(zhuan)化成(cheng)動(dong)畫(hua),非常的(de)折磨人,10個(ge)(ge)動(dong)畫(hua)師干這(zhe)個(ge)(ge)活(huo),每(mei)人每(mei)天(tian)工作(zuo)9個(ge)(ge)小時(shi),才完(wan)成(cheng)37幀(zhen)畫(hua)面,最初,希望每(mei)個(ge)(ge)月能(neng)制(zhi)作(zuo)出6分(fen)鐘(zhong)的(de)動(dong)畫(hua)來,但實(shi)際(ji)上,這(zhe)個(ge)(ge)要求有點高,四分(fen)鐘(zhong)才更符合實(shi)際(ji),而全(quan)部(bu)動(dong)畫(hua)完(wan)成(cheng)用去(qu)(qu)了兩年(nian)的(de)時(shi)間。
在影(ying)片的(de)(de)(de)結(jie)(jie)束前一分(fen)鐘,動(dong)畫(hua)中加入了一些反映大屠殺(sha)結(jie)(jie)果的(de)(de)(de)真實鏡頭(tou)。這也是(shi)導(dao)演哈(ha)爾曼(man)本人(ren)對于單(dan)獨(du)運(yun)用(yong)動(dong)畫(hua)無法完(wan)全展現(xian)該事件(jian)的(de)(de)(de)恐(kong)怖之處的(de)(de)(de)一種(zhong)承認。福爾曼(man)解釋最終(zhong)鏡頭(tou)運(yun)用(yong)的(de)(de)(de)原因是(shi)為了讓整個(ge)影(ying)片與(yu)主(zhu)題相稱(cheng),最后50秒的(de)(de)(de)畫(hua)面對他而(er)言非常必要(yao)。
名稱 國家
Bridgit Folman Film Gang
Les Films d'Ici 法(fa)國
Razor Film Produktion GmbH 德國(guo)
Arte France
Hot Telecommunication
ITVS
Israel Film Fund
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 德國
New Israeli Foundation for Cinema and Television 以色列
Noga Communication - Channel 8 以色(se)列
名稱(cheng) 時間 國(guo)家
Match Factory 2008 德國
人造眼 2008 英國
Le Pacte 2008 法國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 2008 德國
索(suo)尼經典(dian) 2008 美(mei)國
Dolby Laboratories 美國
國家 日期
以色列 2008年6月12日
法國 2008年5月15日(ri)(戛納電影(ying)節(jie)首映)
法國 2008年6月25日
比利(li)時 2008年8月(yue)27日(ri)
加拿大 2008年9月4日(多(duo)輪多(duo)電影節)
美(mei)國 2008年10月1日(ri)(紐約電影節(jie))
英國(guo) 2008年10月24日(倫(lun)敦(dun)電影節)
英國 2008年11月21日
中國臺灣 2009年2月(yue)27日
中國香港(gang) 2009年(nian)3月19日(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