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la)斯克(ke)醫學(xue)(xue)(xue)獎(jiang)(jiang)(jiang)是(shi)美國最具聲望(wang)的生物(wu)醫學(xue)(xue)(xue)獎(jiang)(jiang)(jiang)項。阿(a)爾伯(bo)特·拉(la)斯克(ke)(Albert Lasker)醫學(xue)(xue)(xue)研(yan)究獎(jiang)(jiang)(jiang)是(shi)醫學(xue)(xue)(xue)界僅(jin)次于諾貝爾獎(jiang)(jiang)(jiang)的一項大獎(jiang)(jiang)(jiang),1946年,由被譽為“現代(dai)廣告之父(fu)”的美國著名廣告經(jing)理人、慈(ci)善家阿(a)爾伯(bo)特·拉(la)斯克(ke)(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la)斯克(ke)(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旨在(zai)表彰醫學(xue)(xue)(xue)領域(yu)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xue)(xue)(xue)家、醫生和公共服(fu)務人員(yuan)。
2022年9月28日,拉斯(si)克(ke)醫(yi)學(xue)獎(jiang)(jiang)頒布,香港中文大(da)(da)學(xue)醫(yi)學(xue)院(yuan)教授盧煜明(ming)獲(huo)得(de)臨(lin)床醫(yi)學(xue)研究獎(jiang)(jiang);美國麻省理工(gong)大(da)(da)學(xue)教授理查德(de)(de)·O·海因(yin)斯(si)(Richard O.Hynes)、桑(sang)福(fu)德(de)(de)·伯納姆(mu)·普里比斯(si)醫(yi)學(xue)發(fa)現研究所特聘教授埃爾(er)基(ji)·羅(luo)斯(si)拉赫蒂(Erkki Ruoslahti)和波士頓兒童醫(yi)院(yuan)及哈佛醫(yi)學(xue)院(yuan)教授蒂莫西(xi)·A·斯(si)普林格(Timothy A.Springer)獲(huo)得(de)基(ji)礎醫(yi)學(xue)獎(jiang)(jiang)。
拉(la)斯(si)克醫(yi)(yi)(yi)(yi)學(xue)(xue)(xue)獎(jiang)(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全稱(cheng)艾伯特·拉(la)斯(si)克獎(jiang),是生理學(xue)(xue)(xue)和醫(yi)(yi)(yi)(yi)學(xue)(xue)(xue)領域除(chu)諾(nuo)貝爾(er)生理學(xue)(xue)(xue)或醫(yi)(yi)(yi)(yi)學(xue)(xue)(xue)獎(jiang)外的(de)又一頂(ding)級大獎(jiang)。該獎(jiang)項(xiang)始于1946年(nian),是由紐約的(de)阿爾(er)伯特·瑪麗(li)·拉(la)斯(si)克基金會(hui)設立的(de),旨在(zai)表彰(zhang)醫(yi)(yi)(yi)(yi)學(xue)(xue)(xue)領域作(zuo)出突(tu)出貢獻的(de)科學(xue)(xue)(xue)家(jia)、醫(yi)(yi)(yi)(yi)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拉(la)斯(si)克獎(jiang)最初分為基礎醫(yi)(yi)(yi)(yi)學(xue)(xue)(xue)獎(jiang)、臨床醫(yi)(yi)(yi)(yi)學(xue)(xue)(xue)獎(jiang)和公眾服務獎(jiang),后又增設特殊貢獻獎(jiang),前(qian)兩項(xiang)專門授予科學(xue)(xue)(xue)家(jia),其得獎(jiang)者通常會(hui)在(zai)隨后的(de)一年(nian)到(dao)數年(nian)得到(dao)諾(nuo)貝爾(er)獎(jiang),該獎(jiang)項(xiang)在(zai)醫(yi)(yi)(yi)(yi)學(xue)(xue)(xue)界(jie)又素有(you)“諾(nuo)貝爾(er)獎(jiang)風(feng)向標”之(zhi)稱(cheng)。拉(la)斯(si)克醫(yi)(yi)(yi)(yi)學(xue)(xue)(xue)獎(jiang)也是世界(jie)生物醫(yi)(yi)(yi)(yi)學(xue)(xue)(xue)研究進展(zhan)的(de)一部編年(nian)史。
1946年,由被(bei)譽為“現代廣告之父(fu)”的美國著名(ming)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er)伯特·拉斯(si)克(ke)(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si)克(ke)(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tong)創(chuang)立。
1952年拉(la)斯(si)克先生(sheng)(sheng)因病逝世后,被譽為“醫學(xue)(xue)研(yan)究的(de)第一(yi)夫人(ren)”拉(la)斯(si)克夫人(ren)瑪麗,持(chi)續推行拉(la)斯(si)克獎,她是(shi)為保障美(mei)國醫療研(yan)究經(jing)費方面的(de)投入積極尋(xun)求公眾(zhong)支持(chi)的(de)一(yi)位杰出人(ren)物,她的(de)非凡成就對美(mei)國的(de)健康科(ke)學(xue)(xue)產生(sheng)(sheng)了(le)深遠影響。拉(la)斯(si)克夫人(ren)于1994年去世,留下豐(feng)厚的(de)遺產擴大資助(zhu)了(le)國家衛生(sheng)(sheng)研(yan)究院,是(shi)拉(la)斯(si)克基金的(de)主(zhu)要來源。拉(la)斯(si)克基金于1997年設有專門協會,接受(shou)社會遺產捐(juan)(juan)贈和其他慈善捐(juan)(juan)贈。
拉(la)斯克(ke)獎(jiang)最初設有三(san)個獎(jiang)項:基礎醫學研究(jiu)獎(jiang)(Basic Medical Research)、臨床醫學研究(jiu)獎(jiang)(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和(he)公共服務獎(jiang)(Public Service,2000年(nian)被重新(xin)命名為瑪麗·沃德·拉(la)斯克(ke)獎(jiang),以紀念拉(la)斯克(ke)夫人)。
1997年后(hou),又增設(she)特殊(shu)貢獻獎(jiang)(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
2019年,拉斯克獎(jiang)(jiang)(jiang)共(gong)設立三個獎(jiang)(jiang)(jiang)項:基礎(chu)醫(yi)學研(yan)究獎(jiang)(jiang)(jiang)、臨(lin)床醫(yi)學研(yan)究獎(jiang)(jiang)(jiang)以(yi)及拉斯克-布倫伯格(ge)公共(gong)服務獎(jiang)(jiang)(jiang)。
拉斯克獎獲(huo)得(de)者由(you)來自各國(guo)的杰出科學(xue)家(jia)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chan)生。評選過程被認為是公平、預知(zhi)、正(zheng)直(zhi)的典范(fan)。
第(di)一,候(hou)選(xuan)(xuan)人無需自己申請(qing),而是由美國(guo)和(he)國(guo)際的專業(ye)(ye)團體(ti)提(ti)名(ming)。專業(ye)(ye)團體(ti)廣泛調(diao)查搜尋各領域(yu)的合(he)適候(hou)選(xuan)(xuan)人,保證(zheng)許多合(he)格者參(can)加(jia)候(hou)選(xuan)(xuan)。
第二,候選人參選資料(liao)需(xu)要大量的(de)實質性證明材(cai)料(liao)。這樣(yang)候選人必(bi)須花(hua)費相當的(de)時間和努力去準備,從而保證候選人認為(wei)參選是物(wu)有所值。
第(di)三,組織專(zhuan)門的國(guo)際評(ping)(ping)判(pan)(pan)委(wei)(wei)員(yuan)會(hui)對候選人進行(xing)評(ping)(ping)判(pan)(pan)。核心的高級評(ping)(ping)判(pan)(pan)委(wei)(wei)員(yuan)會(hui)慎(shen)重遴選25名(ming)多學(xue)科的杰(jie)出科學(xue)家(jia)組成評(ping)(ping)委(wei)(wei)會(hui),從而保證專(zhuan)業協會(hui)尊重評(ping)(ping)委(wei)(wei)會(hui)的決定(ding)。
第四,評(ping)審過程保持(chi)系統、詳盡和公平。例如,候(hou)選人收到(dao)的(de)提名通知一般要由(you)每(mei)一位評(ping)委(wei)仔細審核,保證評(ping)委(wei)能承認他(ta)們的(de)選擇(ze)。
第五(wu),評委們對評審過程嚴格(ge)保密,保證(zheng)評委們在(zai)評議(yi)時保持(chi)公正。
第六,如(ru)果達(da)不到評獎的標(biao)準,評選委員會將不會給出獎勵,這利于基金會評委們作(zuo)出公正(zheng)的決定。評選結果將于9月(yue)公布。
拉斯(si)克基(ji)金會每年(nian)9月公布獲(huo)獎(jiang)者(zhe)名單,在當月底(di)舉行的頒獎(jiang)儀(yi)式上,獲(huo)獎(jiang)者(zhe)將收到獎(jiang)金、獲(huo)獎(jiang)證書和(he)一個刻(ke)名的象征戰勝疾(ji)病和(he)死亡的薩莫色雷斯(si)有翅勝利女神像(xiang)。
拉斯(si)克的(de)(de)褒獎(jiang)(jiang)通常在獲獎(jiang)(jiang)者的(de)(de)職業生涯中(zhong)具有(you)良好(hao)的(de)(de)連鎖反應。拉斯(si)克獎(jiang)(jiang)桂冠(guan)的(de)(de)摘(zhai)取(qu)、媒體的(de)(de)積極報導都有(you)效(xiao)地(di)提升了(le)獲獎(jiang)(jiang)者工作的(de)(de)可見度(du),實(shi)驗室(shi)的(de)(de)研(yan)究(jiu)(jiu)工作將(jiang)吸引(yin)到更多(duo)的(de)(de)資(zi)金和年輕的(de)(de)研(yan)究(jiu)(jiu)人員(yuan),一些重要的(de)(de)聽(ting)眾也(ye)(ye)會(hui)聽(ting)取(qu)他(ta)們工作的(de)(de)介紹和論文宣講,他(ta)們所在的(de)(de)研(yan)究(jiu)(jiu)機構(gou)也(ye)(ye)將(jiang)獲得更多(duo)的(de)(de)慈善捐(juan)贈。
拉(la)斯(si)克(ke)獎(jiang)的評(ping)選結果通(tong)常于9月公布,而諾貝爾獎(jiang)通(tong)常是10月公布,因此(ci)拉(la)斯(si)克(ke)獎(jiang)在醫(yi)學界又被(bei)稱(cheng)作“諾貝爾獎(jiang)風向標”。而且,獲得基礎醫(yi)學研究獎(jiang)后再獲得諾貝爾獎(jiang)的比例更高。
統(tong)計數(shu)(shu)字表明,48%的拉斯克(ke)基(ji)礎醫(yi)學(xue)研(yan)(yan)究(jiu)(jiu)獎獲(huo)(huo)(huo)得(de)者(zhe)(zhe)隨(sui)后獲(huo)(huo)(huo)得(de)諾貝(bei)爾(er)獎,28%的拉斯克(ke)基(ji)礎醫(yi)學(xue)研(yan)(yan)究(jiu)(jiu)獎和臨(lin)床醫(yi)學(xue)研(yan)(yan)究(jiu)(jiu)獎獲(huo)(huo)(huo)得(de)者(zhe)(zhe)已經(jing)成為諾貝(bei)爾(er)獎得(de)主。自1962年(nian)起,獲(huo)(huo)(huo)此項(xiang)醫(yi)學(xue)獎的科學(xue)家中有(you)半數(shu)(shu)以(yi)上在隨(sui)后的兩年(nian)里(li)又(you)獲(huo)(huo)(huo)諾貝(bei)爾(er)獎。截至2009年(nian),超過300人次獲(huo)(huo)(huo)得(de)拉斯克(ke)醫(yi)學(xue)獎,其中有(you)68位相(xiang)繼(ji)獲(huo)(huo)(huo)得(de)過諾貝(bei)爾(er)獎。獲(huo)(huo)(huo)獎者(zhe)(zhe)以(yi)美國(guo)人為主,約有(you)25%的獲(huo)(huo)(huo)獎者(zhe)(zhe)是來自其他(ta)國(guo)家。
拉(la)(la)斯克獎是(shi)生物醫學領域僅次(ci)于諾貝爾獎的(de)一項大獎。至今為止拉(la)(la)斯克獎得主中(zhong)已經有80人(ren)獲諾貝爾獎,其(qi)中(zhong)28人(ren)是(shi)在過去20年中(zhong)獲諾貝爾獎。因此拉(la)(la)斯克獎也被視為“美國的(de)諾貝爾獎”,或(huo)者是(shi)諾貝爾獎“風向標”。
位于美國紐約的(de)阿爾(er)伯特(te)·瑪(ma)麗·拉斯(si)克(ke)基金會(hui)(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是(shi)拉斯(si)克(ke)基金的(de)管(guan)理(li)機構(gou)。阿爾(er)伯特(te)·瑪(ma)麗·拉斯(si)克(ke)基金會(hui)的(de)使命(ming)是(shi)提高(gao)公眾對有(you)前景的(de)醫學(xue)科學(xue)的(de)正(zheng)確認識(shi)、評價(jia)和理(li)解,從而增加公眾對醫學(xue)研究(jiu)的(de)支(zhi)持。
基(ji)金會堅信,只有人類(lei)生命醫學(xue)(xue)(xue)的(de)(de)基(ji)礎(chu)知(zhi)識及其科學(xue)(xue)(xue)研究,才(cai)是(shi)減少(shao)人類(lei)疾(ji)病(bing)、延(yan)長人類(lei)壽命的(de)(de)最可(ke)信賴、最有效的(de)(de)方法。基(ji)金會的(de)(de)主要活動是(shi)一年(nian)一度的(de)(de)獎項評選計劃。這一獎項被(bei)公認為是(shi)醫學(xue)(xue)(xue)科學(xue)(xue)(xue)中在基(ji)礎(chu)醫學(xue)(xue)(xue)、臨床醫學(xue)(xue)(xue)和公共服務的(de)(de)最高(gao)獎項。
獎項的(de)(de)評選不僅(jin)被認為是人類戰勝疾病的(de)(de)里程碑,還是各國從上至下提升(sheng)對醫學科學重要程度的(de)(de)認識(shi)之焦(jiao)點。瑪(ma)麗·拉斯克基(ji)金會設有董事會和基(ji)金托(tuo)管(guan)人,按照(zhao)嚴格(ge)的(de)(de)程序對基(ji)金進行管(guan)理。
1、2003年度拉斯克獎的基礎醫學(xue)獎獎金為(wei)5萬(wan)美元,臨(lin)床(chuang)醫學(xue)獎5萬(wan)美元(2人分享)。
2、2007年度拉斯克醫學獎(jiang)在紐(niu)約(yue)市舉(ju)行,史塔曼和(he)佛西將(jiang)各自(zi)獲得(de)15萬(wan)(wan)美元的獎(jiang)金,史特(te)爾(er)和(he)卡(ka)龐蒂埃將(jiang)各自(zi)獲得(de)7.5萬(wan)(wan)美元的獎(jiang)金。
3、2011年度(du)拉斯克獎每項(xiang)獎金為25萬美元。
基(ji)礎醫(yi)學(xue)(xue)研究獎:多倫多大學(xue)(xue)Ontario Cancer Institute的Ernest A. McCulloch和(he)James E. Till由于干細胞研究獲得了基(ji)礎醫(yi)學(xue)(xue)研究獎;
臨(lin)床醫(yi)(yi)學(xue)獎(jiang)(jiang):牛(niu)津大學(xue)的Edwin Southern和(he)英國萊斯特大學(xue)(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Alec J. Jeffreys分別為Southern Blotting和(he)DNA指(zhi)紋方法做出了(le)貢獻(xian),因此(ci)獲得了(le)臨(lin)床醫(yi)(yi)學(xue)獎(jiang)(jiang);
公共服務獎:創建(jian)了(le)(le)Susan G. Komen Breast Cancer Foundation的(de)Nancy Brinker,這一基(ji)金會幫助了(le)(le)許多患(huan)有乳腺癌的(de)患(huan)者(zhe),也資助了(le)(le)許多癌癥研究。
基礎醫(yi)學(xue)(xue)(xue)(xue)獎:加(jia)利福尼亞大學(xue)(xue)(xue)(xue)舊金山分校伊麗莎(sha)白·布萊克波恩博士;巴爾(er)的(de)摩的(de)約翰(han)斯(si)·霍普金斯(si)醫(yi)學(xue)(xue)(xue)(xue)院(yuan)(yuan)卡羅爾(er)·格雷德(de)(de);哈佛(fo)醫(yi)學(xue)(xue)(xue)(xue)院(yuan)(yuan)及(ji)霍華德(de)(de)·休斯(si)醫(yi)學(xue)(xue)(xue)(xue)研(yan)究(jiu)院(yuan)(yuan)的(de)杰(jie)克·佐斯(si)塔(ta)克。
臨(lin)床(chuang)醫(yi)學研究獎:出生于澳大利亞(ya)的干細胞研究者布萊克波恩(en)博士、賓(bin)夕(xi)法(fa)尼(ni)亞(ya)大學醫(yi)學院(yuan)榮譽教授亞(ya)倫·貝克。
拉斯克醫(yi)學(xue)特別成就獎:巴(ba)爾的摩市(shi)卡內基研究院胚(pei)胎學(xue)系的約瑟夫(fu)·蓋爾。
基礎醫(yi)學獎:法國(guo)巴黎喬治·蓬皮杜(du)醫(yi)學院(yuan)的外(wai)(wai)科(ke)醫(yi)生(sheng)阿(a)蘭(lan)·卡龐(pang)蒂埃博士,美國(guo)波特(te)(te)蘭(lan)市普羅維登斯衛生(sheng)系(xi)統(tong)的外(wai)(wai)科(ke)醫(yi)生(sheng)阿(a)爾伯(bo)特(te)(te)·史特(te)(te)爾博士。
臨床(chuang)醫(yi)學研究獎:美(mei)國洛克菲勒大學的拉爾(er)夫(fu)·史塔(ta)曼(man)博士。
拉斯克(ke)公(gong)共服(fu)務獎:美國(guo)國(guo)家過敏和傳染性疾病(bing)研(yan)究所(suo)所(suo)長安東尼·佛西博士。
基礎(chu)醫學(xue)獎:麻省大(da)(da)學(xue)醫學(xue)院的(de)Victor Ambros,麻省總醫院的(de)Gary Ruvkun,以及英國哥(ge)倫(lun)比(bi)亞大(da)(da)學(xue)的(de)David Baulcombe。
醫學科學特(te)殊貢(gong)獻(xian)獎:Stanley Falkow建(jian)立了一套分辨(bian)致病微生物引(yin)起宿主疾病的基因的準則,即毒力(li)因子(zi)(virulence factor)。
基礎(chu)醫學(xue)獎:英國劍橋大學(xue)的John Gurdon和日本京都大學(xue)的Shinya Yamanaka獲得。
臨床醫(yi)學研究獎(jiang):波(bo)特蘭市俄(e)勒岡州健康(kang)與科(ke)學大學的Brian Druker、圣(sheng)地亞哥市Granite Biopharma顧問公司(si)的Nicholas Lydon(曾在諾(nuo)華公司(si)任(ren)職),以及紐約市紀(ji)念Sloan-Kettering癌(ai)癥研究中心的Charles Sawyers。
臨床醫(yi)學研究獎:基因泰克(ke)(Genentech)公司的科學家費(fei)拉(la)拉(la)(Napoleone Ferrara)。
基(ji)礎(chu)醫(yi)學(xue)(xue)獎:美國耶魯大學(xue)(xue)醫(yi)學(xue)(xue)院(yuan)的(de)亞瑟·霍(huo)里(li)奇(qi)(Arthur Horwich)和德(de)國馬普生(sheng)化研究(jiu)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的(de)弗朗茲—烏爾里(li)奇(qi)·哈特(te)爾(Franz-Ulrich Hartl)。
臨床醫學(xue)研究獎:中(zhong)國科(ke)學(xue)家屠呦(you)(you)呦(you)(you)。獲獎理由(you)是“因為(wei)發現青蒿素(su)——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de)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zhong)國家的(de)數(shu)百萬人的(de)生(sheng)命”。成為(wei)中(zhong)國首(shou)位獲得該獎的(de)大陸科(ke)學(xue)家。
2013年(nian)9月,美(mei)國(guo)拉斯克基金會公(gong)布了2013年(nian)拉斯克獎(jiang)(Albert Lasker Award)的(de)獲獎(jiang)者,2013年(nian)共有5位(wei)科學家獲獎(jiang)。
基礎(chu)醫學(xue)獎:美(mei)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的Richard H. Scheller和美(mei)國斯坦(tan)福大學(xue)醫學(xue)院的Thomas C. Sdhof。獲獎理由是(shi)在“神經遞質快速釋放背后相關(guan)分子機器和調控(kong)機制(zhi)方面的發現”。
臨床(chuang)醫學(xue)(xue)獎:澳大利亞墨爾(er)本大學(xue)(xue)名(ming)譽退(tui)休教授Graeme M. Clark、奧地利茵斯(si)布魯克MED-EL人工(gong)耳(er)蝸(gua)公(gong)司的Ingeborg Hochmair和美(mei)國杜克大學(xue)(xue)的Blake S. Wilson。獲獎理由是“現代人工(gong)耳(er)蝸(gua)的研發——該裝(zhuang)置為嚴重耳(er)聾的人獲得了聽力”。
公共服務(wu)獎:比爾蓋茨夫婦(fu)。獲獎理(li)由是(shi)“歷史性地改變(bian)了(le)我們看待(dai)全球(qiu)健康問(wen)題的(de)方式,并改善了(le)世界上數百萬貧苦民眾的(de)生活(huo)”。
2014年9月8日,研(yan)究(jiu)修理錯誤折疊蛋(dan)白(bai)質細胞系(xi)統、針對帕金森氏癥的(de)深(shen)度(du)腦刺(ci)激以及乳腺癌基因的(de)5位研(yan)究(jiu)人員贏得了2014年的(de)生物醫學研(yan)究(jiu)拉(la)斯克(ke)獎。
基礎醫學研(yan)(yan)究(jiu)獎:授予56歲的日本京都大學研(yan)(yan)究(jiu)人員Kazutoshi Mori和59歲的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xiao)的Peter Walter,以表彰他們在未折疊蛋白質反(fan)應方面(mian)的研(yan)(yan)究(jiu)。
臨床研究獎(jiang):來(lai)自法(fa)國格勒(le)諾布爾約(yue)瑟夫(fu)·傅立葉(xie)大(da)學現(xian)年(nian)72歲(sui)的(de)(de)Alim Louis Benabid和美國埃默里(li)大(da)學現(xian)年(nian)76歲(sui)的(de)(de)Mahlon DeLong獲得拉(la)斯克。他們的(de)(de)研究也(ye)始于20世紀80年(nian)代,他們在動(dong)物(wu)和人(ren)體試(shi)驗中(zhong)顯示,利用外科(ke)手術在大(da)腦中(zhong)植入一臺設備(bei),可以刺激丘(qiu)腦底核,減緩帕金(jin)(jin)森(sen)氏(shi)癥患者的(de)(de)顫抖和其他癥狀(zhuang)。2002年(nian),美國監管部門批準了(le)這種(zhong)治療帕金(jin)(jin)森(sen)氏(shi)癥的(de)(de)方法(fa)。
特殊成就獎:現年(nian)68歲的美國(guo)華盛頓(dun)大學研究人(ren)員(yuan)Mary-Claire King獲得拉斯克。King于(yu)(yu)1990年(nian)發(fa)現了BRCA1乳腺癌(ai)風險基因以(yi)及開(kai)發(fa)出辨識一(yi)個家庭成員(yuan)的DNA分析法(fa)。該方(fang)法(fa)首次用于(yu)(yu)幫助(zhu)父母尋找(zhao)在1976年(nian)~1983年(nian)阿根廷軍事政權獨(du)裁期間失散的孩(hai)子(zi),自(zi)那(nei)之后,該方(fang)法(fa)開(kai)始用于(yu)(yu)辨別自(zi)然災害和“9·11”恐(kong)怖(bu)襲擊(ji)中的受害者。
基礎醫學研究獎
哈(ha)佛大學(xue)(xue)醫學(xue)(xue)院(yuan)(yuan)布萊(lai)根婦女醫院(yuan)(yuan)的斯(si)蒂芬·埃利奇(Stephen J. Elledge)與羅(luo)格斯(si)大學(xue)(xue)的伊(yi)夫琳(lin)·威特金(Evelyn M. Witkin)攜手榮獲2015年拉斯(si)克基礎醫學(xue)(xue)研究(jiu)獎。二人因發現(xian)DNA損傷應答(DNA-damage response)現(xian)象而摘得(de)這一獎項。
臨床醫學研究獎
德(de)克(ke)薩斯大學安德(de)森(sen)(sen)癌(ai)癥中心(xin)的詹姆斯·艾利(li)森(sen)(sen)(James Alison)因發現一(yi)種激發免疫系統對(dui)抗癌(ai)癥的單克(ke)隆療法(fa)而榮獲這(zhe)一(yi)獎項。
公共服務獎
2015年拉(la)(la)斯克-彭(peng)博(bo)公共(gong)服(fu)務(wu)獎授予“無國(guo)界(jie)醫(yi)生”。2014年爆(bao)發于西部非洲的埃博(bo)拉(la)(la)疫情一(yi)度迅速蔓延,愈(yu)演愈(yu)烈(lie)。在(zai)當事國(guo)家醫(yi)療系統面臨崩潰的危急時刻,“無國(guo)界(jie)醫(yi)生”發揮了挽狂瀾于既倒(dao)的領袖作(zuo)用(yong)。
2016年9月(yue),美國拉(la)斯克(ke)基金會公布了(le)2016年拉(la)斯克(ke)獎(jiang)(Albert Lasker Award)的(de)獲獎(jiang)者,共(gong)有(you)7位科學(xue)家獲獎(jiang)。
1、基(ji)礎醫學研究獎
獎項(xiang)得主:哈佛醫學(xue)院達納-法伯癌(ai)癥研究所的(de)William G. Kaelin, Jr.,牛(niu)津大(da)學(xue)弗朗(lang)西(xi)斯·克里克研究所的(de)Peter J. Ratcliffe以(yi)及(ji)美國(guo)約翰霍(huo)普金(jin)斯醫學(xue)院的(de)Gregg L. Semenza.
獲獎(jiang)內(nei)容:人與動物對氧氣含量(liang)的細(xi)胞(bao)感知機制
2、臨床醫學研究獎(jiang)
獎項得(de)主:海(hai)德堡大學的(de)Ralf F. W. Bartenschlager,洛克(ke)菲勒大學的(de)Charles M. Rice以及Arbutus生物制(zhi)藥(yao)公司的(de)Michael J. Sofia.
獲獎內容:丙型肝炎的“復制子(zi)”系統(tong)及其藥物(wu)研發
3、特殊貢獻獎
獎項得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xiao)的Bruce M. Alberts
獲獎內容:DNA復制和(he)蛋白質(zhi)生(sheng)化(hua)研究方面的卓(zhuo)越發現
艾伯特和瑪麗·拉(la)斯克基金會于2018年9月11日(ri)將其3項年度大(da)獎(jiang)授予(yu)了遺(yi)傳學和麻醉藥物開發(fa)領域的Michael Grunstein、C. David Allis、Joan Argetsinger Steitz、John B. Glen4名研究人員。
2019年9月10日,生物(wu)醫學領域的重要獎(jiang)項拉(la)斯(si)克(ke)獎(jiang)(Lasker Awards)公布(bu),來(lai)自埃(ai)默里大(da)學的Max D. Cooper、澳大(da)利亞(ya)生物(wu)學家(jia)Jacques Miller獲得拉(la)斯(si)克(ke)基礎(chu)醫學研究獎(jiang);基因泰(tai)克(ke)的前科學家(jia)H. Michael Shepard、加州(zhou)大(da)學洛(luo)杉(shan)磯分校的Dennis J. Slamon、德國(guo)馬克(ke)普朗克(ke)研究所的Axel Ullrich獲得拉(la)斯(si)克(ke)臨床醫學研究獎(jiang);國(guo)際(ji)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lian)盟(Gavi)獲得拉(la)斯(si)克(ke)-布(bu)倫伯格公共服務獎(jiang)。
2021年(nian)9月24日(ri),拉斯克獎(jiang)揭曉。
2021年(nian)基礎(chu)醫學(xue)研究(jiu)獎(jiang)獲獎(jiang)人為Peter Hegemann、Karl Deisseroth以及Dieter Oesterhelt。獲獎(jiang)理由:獎(jiang)勵他們光遺傳領域做的貢獻(xian)。
2021年臨床醫(yi)學研究獎獲獎人為:Katalin Karikó、Drew Weissman。獲獎理由:獎勵他們(men)在過(guo)去的(de)十多年里對mRNA疫(yi)苗技術做出的(de)貢獻(xian),由此讓Moderna和BioNTech開發出mRNA新冠疫(yi)苗。
2021年特(te)殊貢獻獎(jiang)獲(huo)獎(jiang)人為:David Baltimore。獲(huo)獎(jiang)理由(you):獎(jiang)勵(li)他(ta)在病毒學(xue)、免疫學(xue)、癌(ai)癥領(ling)域廣泛的(de)發現,以及在學(xue)術上(shang)的(de)領(ling)導(dao)力和號召力。
當地時間2022年(nian)9月28日,2022年(nian)“拉斯克(ke)獎(jiang)”出(chu)爐(lu),今年(nian)頒布了基(ji)礎醫(yi)學(xue)研(yan)究獎(jiang)、臨床(chuang)醫(yi)學(xue)研(yan)究獎(jiang)和公共服務獎(jiang)三個獎(jiang)項(xiang),共5名科(ke)學(xue)家(jia)獲獎(jiang)。其中(zhong),香港中(zhong)文大學(xue)醫(yi)學(xue)院教(jiao)授(shou)(shou)(shou)盧煜(yu)明獲得臨床(chuang)醫(yi)學(xue)研(yan)究獎(jiang),以表(biao)彰他開創的“無創產前診(zhen)斷”。基(ji)礎醫(yi)學(xue)獎(jiang)授(shou)(shou)(shou)予了三名科(ke)學(xue)家(jia),分別是美(mei)國麻省(sheng)理(li)(li)(li)工大學(xue)教(jiao)授(shou)(shou)(shou)理(li)(li)(li)查德·O·海因斯(Richard O. Hynes)、桑福德·伯(bo)納姆·普(pu)里(li)比斯醫(yi)學(xue)發現(xian)研(yan)究所特聘教(jiao)授(shou)(shou)(shou)埃(ai)爾基(ji)·羅斯拉赫(he)蒂(Erkki Ruoslahti)和波士頓兒童(tong)醫(yi)院及哈(ha)佛醫(yi)學(xue)院教(jiao)授(shou)(shou)(shou)蒂莫西·A·斯普(pu)林格(Timothy A. Springer),以表(biao)彰他們發現(xian)了“整(zheng)合素”在生理(li)(li)(li)和疾病中(zhong)的關鍵(jian)作用。
李卓皓(hao)(Choh Hao Li),1962年基礎醫學獎(jiang),也(ye)是(shi)唯一一個拿基礎醫學獎(jiang)的(de)華人。
李(li)敏求(qiu)(Min Chiu Li),1972年臨床醫學獎。
簡悅(yue)威(Yuet-Wai Kan),1991年臨(lin)床醫學獎。
屠呦呦,第一(yi)個得(de)獎工作在中國完成的。
盧煜明,2022年臨床醫學研究(jiu)獎,第二名以中國為研究(jiu)基地的“拉斯克獎”得主。
同時獲得諾(nuo)貝(bei)爾獎項(xiang)者
1997年(nian)(nian)至2005年(nian)(nian)諾(nuo)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zhe)中,近一半是拉(la)斯(si)克獎得主(zhu):
1997年(諾貝爾獎)Stanley B. Prusiner(1994,拉斯克獎)。
1998年Robert F. Furchgott(1996,拉(la)(la)斯克(ke)獎(jiang))、Ferid Murad(1996,拉(la)(la)斯克(ke)獎(jiang))。
1999年(nian)Gunter Blobel(1993,拉斯克獎)。
2000年Eric R. Kandel(1983,拉斯克獎(jiang))。
2001年(nian)Lee Hartwell(1998,拉斯(si)克(ke)獎)、Paul Nurse(1998,拉斯(si)克(ke)獎)。
2002年(nian)Sydney Brenner(1971,拉(la)斯克獎)。
2003年Paul C. Lauterbur(1984,拉斯克(ke)獎)。
2005年(nian)Barry J. Marshall(1995,拉斯克獎(jiang))。
2015年屠呦呦(2011,拉斯克獎)。
2019年William G. Kaelin Jr、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2016,拉(la)斯克獎)。
2020年(nian)Harvey J. Alter(2000,拉斯(si)克獎)、Charles M. Rice(2016年(nian),拉斯(si)克獎)。
而諾貝爾化學獎,也有多位拉(la)斯(si)克(ke)(ke)獎獲得(de)者:2003年Roderick MacKinnon(1999,拉(la)斯(si)克(ke)(ke)獎),2004年Aaron Ciechanover(2000,拉(la)斯(si)克(ke)(ke)獎)、Avram Hershko(2000,拉(la)斯(si)克(ke)(ke)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