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喦書院,位于(yu)廣(guang)州市(shi)黃(huang)埔(pu)區,距廣(guang)州約28公里。建于(yu)南宋孝(xiao)宗三年(nian)(1163年(nian)),由鐘遂(sui)和(he)出(chu)資興建,用以延師(shi)講(jiang)學,二包(bao)鐘啟初(字(zi)圣(sheng)德,號(hao)玉喦)青少年(nian)時在(zai)奄西讀(du)書,官至(zhi)朝議大夫,后告老還鄉,在(zai)蘿坑精舍講(jiang)學。
玉喦(nie)書院(yuan)位于黃(huang)埔區蘿崗街蘿峰山(shan)麓,是廣州現存最早的古書院(yuan)。玉喦(nie)書院(yuan)始建(jian)于南宋(song)年間,書院(yuan)得名于南宋(song)大(da)臣鐘玉喦(nie),至(zhi)今已有800多(duo)年歷史(shi)。
元(yuan)朝時,玉(yu)喦的后代鐘復(fu)昌擴建蘿(luo)坑精舍(she),改(gai)名(ming)(ming)為(wei)(wei)玉(yu)喦書(shu)院,并塑玉(yu)喦像于大堂(tang)上,供子孫后代瞻(zhan)仰。 玉(yu)喦書(shu)院東接(jie)蘿(luo)峰(feng)寺,二者(zhe)連為(wei)(wei)一體,占地(di)1348平方米(mi)。書(shu)院的余慶樓、玉(yu)喦堂(tang)、蘿(luo)坑精舍(she)、東西齋、與蘿(luo)峰(feng)寺的觀音殿、天尊堂(tang)、韋(wei)馱香座(zuo)、僧(seng)寮等(deng)檐梁相接(jie),幽靜清(qing)雅。依(yi)山(shan)勢向東還建有(you)山(shan)高水長亭(ting)、候仙(xian)臺(tai)、催詩臺(tai)、文(wen)昌廟、清(qing)風亭(ting)、金花廟等(deng)。 此處原是(shi)羊(yang)城八景“蘿(luo)崗香雪”所在地(di),歷來是(shi)名(ming)(ming)人雅士(shi)游(you)覽的勝地(di)。寺內保存有(you)名(ming)(ming)人學士(shi)的詩詞和字畫。
1963年(nian),被評為“羊城八景·蘿崗(gang)香雪”。
1983年8月(yue)13日,被廣州市(shi)人(ren)民政府(fu)公布為第二批(pi)文(wen)物保護單位。
2008年11月,玉(yu)喦書院與(yu)蘿峰寺被(bei)列為第五批廣東省文(wen)物保護單位(wei)。
2020年6月,入選廣州市第一(yi)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xing)案例。
地鐵(tie):地鐵(tie)6號線(xian)二期(qi)終點站香雪站,在F出口(kou)換乘公(gong)交接駁車。
公交(jiao):327、333、337、339、392、395、397、569支線、569、578、943路等,均(jun)到蘿崗(gang)香雪公園(yuan)附近。
自駕車(che):導航搜索“蘿崗香雪公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