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中山四路
0 票數:0 #古街老街#
中山四路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曾經的國民政府行政院等機關設立在此,現在的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也設立在此。整條街上的歷史遺跡很多,除了中國民主黨派博物館的特園外,還有桂園、周公館、戴公館、張驤公館、國民政府總統府舊址等。在2010年修復后,既保留了文物遺跡歷史的面貌,又融合了巴渝建筑的特色,在富有雅韻的同時,更彰顯了現代生活的寧靜,2010年被網民評選為首屆“重慶最美一條街”,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網紅。
  • 所在地/隸屬: 重(zhong)慶市渝中區上清寺
詳細(xi)介紹(shao) PROFILE +

基本介紹

中山(shan)四(si)路位于重(zhong)(zhong)慶市(shi)渝中區上清寺(si),是(shi)中共(gong)重(zhong)(zhong)慶市(shi)委、重(zhong)(zhong)慶市(shi)政府所在地,是(shi)抗戰文化一條街,代言著(zhu)重(zhong)(zhong)慶的前(qian)世今生(sheng)。

1937年(nian)至1946年(nian)間(jian),國民政府行(xing)政院等(deng)機關設立于此,使(shi)中(zhong)山四路成為中(zhong)國乃至世界反法(fa)西斯(si)戰爭指揮中(zhong)心(xin)。這條(tiao)街上歷史(shi)遺跡除了中(zhong)國民主黨派博物館(guan)(guan)的特園外,還(huan)有桂園、周公(gong)館(guan)(guan)、戴公(gong)館(guan)(guan)、張驤(xiang)公(gong)館(guan)(guan)、國民政府總統府舊址等(deng)。

郭沫若、老舍(she)、柳亞(ya)子、陶行知、徐(xu)悲鴻等曾(ceng)在中山(shan)(shan)四(si)路(lu)定居(ju)創作,他們從中山(shan)(shan)四(si)路(lu)了解并傳(chuan)播重慶。

景點景觀

特園

特園是抗日戰爭時(shi)期(qi)著名(ming)愛國民主人(ren)士(shi)鮮英的(de)公館,位于(yu)重慶市上清寺(si)西南(nan)角(jiao)風(feng)景秀麗的(de)嘉陵江畔(pan),始建于(yu)1931年(nian),占地約二三畝,布局(ju)典雅,結構(gou)嚴謹,居(ju)室寬敞(chang),錯(cuo)落有致,庭院幽靜(jing)。因為鮮英字(zi)“特生”,故名(ming)其宅為特園。

桂園

桂園(yuan)位于重慶市渝中區(qu)中山(shan)四路65號(hao),是原國民(min)黨(dang)上將張治(zhi)中的(de)公館,因院內有兩株(zhu)桂花樹(shu),桂園(yuan)因此(ci)得(de)名。1945年(nian)(nian)8月,重慶談(tan)判(pan)期間,張治(zhi)中地(di)將此(ci)處備(bei)作毛澤(ze)東(dong)(dong)在重慶市內辦公會客的(de)地(di)方。桂園(yuan)是當(dang)年(nian)(nian)毛澤(ze)東(dong)(dong)與周恩來代表(biao)共(gong)產黨(dang)同國民(min)黨(dang)代表(biao)進行(xing)談(tan)判(pan)和(he)簽訂《國共(gong)雙(shuang)方代表(biao)會談(tan)紀要》(即雙(shuang)十協定(ding))的(de)地(di)方。2001年(nian)(nian)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dian)文物(wu)保(bao)護單位。

周公館

周公館又名曾家巖50號,位于重慶市(shi)渝中(zhong)(zhong)區(qu)中(zhong)(zhong)山四路。1938年(nian)冬(dong),中(zhong)(zhong)共代(dai)表團由武漢遷移(yi)重慶后,為(wei)便于工作(zuo)(zuo),周恩(en)來同志以個人(ren)(ren)名義(yi)租(zu)(zu)賃這幢房(fang)子,作(zuo)(zuo)為(wei)中(zhong)(zhong)共南方局(ju)(ju)在市(shi)內的(de)一個主要辦公地點。小樓地處街巷盡(jin)頭,右側為(wei)國民黨軍統局(ju)(ju)局(ju)(ju)長(chang)戴笠的(de)公館,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ju)(ju)派(pai)出所;樓房(fang)內,中(zhong)(zhong)共代(dai)表團僅(jin)租(zu)(zu)賃了(le)一、三兩層,二樓的(de)大部分和底(di)層門廳旁(pang)的(de)廚房(fang),均為(wei)國民黨人(ren)(ren)居(ju)住。

張驤公館

公(gong)館位于抗戰陪(pei)都時期軍(jun)政要員和外國使節密集居住場(chang)所上清寺(si),為國民黨元老張群四(si)弟張驤所有。2003年授予區(qu)級文(wen)物保護(hu)單位稱號,現屬渝中區(qu)電信局房產。

本百(bai)科詞條由(you)網站注冊用(yong)戶(hu)【 我心明亮 】編(bian)輯上傳提(ti)供,詞條(tiao)屬于開放詞條(tiao),當前(qian)頁面所(suo)展示(shi)的(de)詞條(tiao)介紹(shao)涉及宣(xuan)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ren)編(bian)輯行為,與【中山(shan)四路】的(de)所(suo)屬企業/所(suo)有人(ren)/主體無關(guan),網站(zhan)不(bu)完全保證內容信息(xi)的(de)準確性(xing)(xing)、真實(shi)(shi)性(xing)(xing),也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立(li)場,各項(xiang)數據信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can)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shi)(shi)際情況不(bu)符,可點擊“反饋”在(zai)線(xian)向網站(zhan)提(ti)出(chu)修改,網站(zhan)將核實(shi)(shi)后進行更正。 反饋(kui)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zhu)冊(ce)用(yong)戶提供(gong)信(xin)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fu)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zhu)(zhu)冊(ce)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yuan)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虛(xu)假信(xin)息、錯(cuo)誤信(xin)息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lian)系我(wo)(wo)們(men),我(wo)(wo)們(men)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產(chan)權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業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shi)用(yong)。
提(ti)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29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842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163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