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
0 票數:0 #烈士陵園#
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始建于1961年,原名“南寧佛子嶺革命公墓”。1974年更名為“南寧革命陵園”,1986年9月正式被定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園名由鄧小平親自題寫,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是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陵園被確定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 所在地/隸屬: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xiu)區長崗路256號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廣(guang)西(xi)(xi)壯(zhuang)(zhuang)族(zu)自治(zhi)(zhi)區烈(lie)士陵(ling)(ling)園(yuan)始建于1961年,原名(ming)(ming)“南寧佛子嶺革(ge)命公墓”。1974年更(geng)名(ming)(ming)為(wei)“南寧革(ge)命陵(ling)(ling)園(yuan)”,1986年9月正式被定名(ming)(ming)為(wei)“廣(guang)西(xi)(xi)壯(zhuang)(zhuang)族(zu)自治(zhi)(zhi)區烈(lie)士陵(ling)(ling)園(yuan)”,園(yuan)名(ming)(ming)由鄧小平親自題寫(xie)。是國(guo)務(wu)院首(shou)批(pi)(pi)批(pi)(pi)準的全國(guo)重點(dian)烈(lie)士紀念建筑(zhu)(zhu)物保(bao)護單(dan)位(wei)。是國(guo)務(wu)院首(shou)批(pi)(pi)批(pi)(pi)準的全國(guo)重點(dian)烈(lie)士紀念建筑(zhu)(zhu)物保(bao)護單(dan)位(wei)。1995年12月,經廣(guang)西(xi)(xi)壯(zhuang)(zhuang)族(zu)自治(zhi)(zhi)區黨(dang)委、廣(guang)西(xi)(xi)壯(zhuang)(zhuang)族(zu)自治(zhi)(zhi)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ming)(ming)為(wei)廣(guang)西(xi)(xi)壯(zhuang)(zhuang)族(zu)自治(zhi)(zhi)區愛(ai)國(guo)主義(yi)教育基地(di)。2005年11月20日(ri),被確定為(wei)第(di)三批(pi)(pi)全國(guo)愛(ai)國(guo)主義(yi)教育示范基地(di)。

景點景觀

烈士陵園占地2400多畝,由紀念(nian)(nian)雕塑園,廣西革命紀念(nian)(nian)館和(he)抗戰、解放、和(he)平紀念(nian)(nian)景區共(gong)三部(bu)分組成。

紀念雕塑園

紀(ji)念雕(diao)塑(su)園(yuan)由各個革命歷史時(shi)期無(wu)名英烈的(de)雕(diao)塑(su)和雕(diao)塑(su)園(yuan)中心紀(ji)念廣場組成(cheng)。雕(diao)塑(su)園(yuan)中心紀(ji)念廣場聳立著高12.11米,寬40米的(de)花(hua)崗巖紀(ji)念群雕(diao)。群雕(diao)氣勢雄偉,生(sheng)動(dong)地(di)再現了鄧小平領導百(bai)色起義(yi)、龍州起義(yi)時(shi)的(de)光輝形(xing)象。整座紀(ji)念雕(diao)塑(su)園(yuan)的(de)紀(ji)念碑采用灰白(bai)花(hua)崗巖雕(diao)刻,于2002年1月(yue)(yue)興建,2003年11月(yue)(yue)7日(ri)落成(cheng)。

廣西革命紀念館

廣(guang)西(xi)革(ge)命(ming)紀念館是一(yi)幢外(wai)觀設計(ji)肅穆、典雅(ya)的(de)(de)(de)兩層(ceng)仿古(gu)建(jian)筑,始建(jian)于1978年(nian),總面積(ji)5600平(ping)方米,共有21個展(zhan)室,通過(guo)陳列的(de)(de)(de)800多幅歷(li)史(shi)照片、翔(xiang)實(shi)的(de)(de)(de)文字資料和(he)150多件文物,記錄了(le)大革(ge)命(ming)時(shi)期(qi)、土地革(ge)命(ming)時(shi)期(qi)、抗日戰爭(zheng)時(shi)期(qi)、解放戰爭(zheng)時(shi)期(qi)和(he)社(she)會主義建(jian)設時(shi)期(qi)廣(guang)西(xi)革(ge)命(ming)先烈生前(qian)的(de)(de)(de)奮斗歷(li)程和(he)豐(feng)功(gong)偉績。走進紀念館,在寬敞明亮(liang)的(de)(de)(de)展(zhan)室里緩緩而(er)行,人(ren)們透過(guo)一(yi)張(zhang)張(zhang)珍貴的(de)(de)(de)歷(li)史(shi)照片和(he)一(yi)件件印滿歲月痕(hen)跡的(de)(de)(de)歷(li)史(shi)文物,仿佛看到自辛(xin)亥(hai)革(ge)命(ming)以來,廣(guang)西(xi)人(ren)民波瀾壯闊的(de)(de)(de)革(ge)命(ming)歷(li)史(shi)長卷(juan)。

1934年11月下(xia)旬至12月中旬,中央(yang)紅軍6萬(wan)(wan)多人突破國民黨(dang)軍在贛、粵、湘(xiang)(xiang)邊(bian)設置的三道封鎖(suo)線后,進入桂北地區的湘(xiang)(xiang)江邊(bian),蔣介(jie)石調遣30萬(wan)(wan)重兵,前堵(du)后追,企(qi)圖消(xiao)滅(mie)紅軍于湘(xiang)(xiang)江東岸。紅軍指戰(zhan)員以大(da)無畏的英雄氣概,同(tong)敵人展開殊死戰(zhan)斗。經過(guo)7天奮戰(zhan),中央(yang)紅軍終于突破敵重兵設防的第四(si)道封鎖(suo)線,以傷亡3萬(wan)(wan)多人的代價,勝利(li)渡過(guo)湘(xiang)(xiang)江,粉碎了蔣介(jie)石圍(wei)殲(jian)紅軍的企(qi)圖。這就是紅軍長征中極其重要(yao)的湘(xiang)(xiang)江戰(zhan)役。

從館內珍貴的(de)史料中(zhong),人們仿(fang)佛看到(dao)當年革命先烈為(wei)了(le)廣西的(de)解放和新(xin)中(zhong)國的(de)建立(li),前仆后繼(ji)的(de)壯烈場(chang)面(mian)。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當時在(zai)廣(guang)西的共(gong)產黨員(yuan)雷沛濤、羅如川、高孤(gu)雁等共(gong)產黨員(yuan)、共(gong)青團員(yuan)和(he)革命志士被(bei)捕入獄。他們面對(dui)敵人的威(wei)逼(bi)利誘和(he)嚴刑拷(kao)打,大(da)義(yi)凜然,慷慨就義(yi)。

在(zai)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有3000多名廣西籍的(de)志愿軍(jun)官兵長(chang)眠在(zai)朝鮮的(de)土地上(shang)。他們所表現出的(de)愛國主義(yi)和(he)國際主義(yi)精神,永遠激勵著(zhu)后人。

館內(nei)陳(chen)列著已故老將軍、老紅軍、老干部的生平事(shi)跡,他們每個人都(dou)為中國人民(min)的解放和社會(hui)主義建設(she)事(shi)業(ye)奮(fen)(fen)斗(dou)了(le)終(zhong)生。在他們身上,閃耀著老一輩革命者艱苦奮(fen)(fen)斗(dou)、不怕(pa)犧牲的革命精(jing)神。

抗戰、解放、和平三大紀念景區

在(zai)烈(lie)士陵園內(nei)的最(zui)高處,是抗(kang)戰、解放(fang)、和(he)平(ping)三大紀(ji)念景區。一組組形(xing)象生動的紀(ji)念群雕、一座(zuo)座(zuo)肅穆(mu)的石碑,既是對(dui)于歷(li)史的生動再現,也蘊含著后人(ren)對(dui)英烈(lie)的敬仰和(he)深切的緬懷(huai)之(zhi)情。

園內旅游休閑景點

烈(lie)士(shi)陵園(yuan)的環境經過美(mei)化、綠(lv)化、亮化,山青、水綠(lv)。使花園(yuan)、草地、小橋、水榭、涼亭,構成了一(yi)座既有(you)古(gu)典(dian)幽雅,又具現代氣息的園(yuan)林,更好(hao)地烘(hong)托了紀念(nian)雕(diao)塑園(yuan)的主題。2003年6月新建(jian)了雕(diao)塑園(yuan)大門,烈(lie)士(shi)陵園(yuan)初步(bu)實現了走陵園(yuan)公園(yuan)化的發展目標。園(yuan)內主要旅游休閑景(jing)(jing)點有(you):中(zhong)心廣場;人工湖(hu)風景(jing)(jing)區(qu);中(zhong)央山頂(ding)亭廊;仙子湖(hu);九曲(qu)橋。

中心廣場

位(wei)于陵園中部,背靠佛子嶺(ling),面向(xiang)南(nan)寧(ning)市(shi)區,總占地面積2萬多平(ping)方米,場(chang)地開闊,四周鋪設草(cao)皮,種有桃(tao)花、柏(bo)樹等,是各界群眾參觀瞻仰較為集中的地方。

人工湖風景區

主要有風(feng)雨橋(qiao)、樹(shu)樁盤景(jing)園、民族(zu)風(feng)情(qing)村等景(jing)點(dian)。游覽區內有湖水清澈(che)的人工湖、橫跨人工湖的風(feng)雨橋(qiao),構造精巧,民族(zu)風(feng)情(qing)濃郁,與湖光(guang)山色相(xiang)映(ying)成趣。節時假日、游覽的、野炊的、釣(diao)魚的都有能在這里感受到(dao)大自然的樂(le)趣,流(liu)連忘返。

仙子湖

仙(xian)子湖(hu)修建于(yu)2000年,湖(hu)中有(you)一尊漢白玉(yu)石料(liao)雕刻而成(cheng)的“仙(xian)女(nv)”塑像,圓形底座(zuo)上三位仙(xian)女(nv)似散花狀(zhuang),整座(zuo)石雕呈(cheng)乳(ru)白色;同時,一座(zuo)與杭(hang)州西湖(hu)“斷橋(qiao)”相似的漢白玉(yu)拱橋(qiao),并修筑壩欄,把湖(hu)水(shui)分(fen)成(cheng)上下兩個部分(fen)。

九曲橋

建于(yu)2001年5月,在位于(yu)大道的右側池塘(tang)內(nei),漢白玉(yu)石材料,整座橋共修建了九(jiu)個九(jiu)十度灣(wan),故取(qu)名(ming)九(jiu)曲(qu)橋。

中央山頂亭廊

1988年,烈士(shi)陵園投資40多(duo)萬元,在(zai)山頂(ding)景區旁邊建成(cheng)了以中央山頂(ding)亭廊為主的(de)三個(ge)涼亭,這三個(ge)涼亭錯落在(zai)雕塑群(qun)和松林之間,形(xing)成(cheng)一個(ge)和諧優美整體。

實用信息

交通路線

在(zai)南寧(ning)市乘(cheng)7、27、28、44、47、57、86、101、102路等多條公(gong)交線路可到烈士(shi)陵園(yuan)。

直達路線

7路(藥用植物園——火車站)

101路(lu)(朝陽廣場——三塘)

中轉路線

27路(茅橋站——三(san)○三(san)醫院(yuan))

28路(茅橋站——廣(guang)西大學(xue))

44路(武警指揮學校——廣西大學)

47路(電力勘察分院——醫科大一(yi)附(fu)院)

57路(lu)(茅橋站——五一(yi)站)

86路(lu)(茅橋站(zhan)——迎凱朋展路(lu)口(kou))

中途車站

長(chang)崗嶺站轉7路、101路

茅橋站轉(zhuan)102路(茅橋站——屯里(li))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qu)南寧市青秀(xiu)區(qu)長崗(gang)路(lu)256號。

氣候

廣西壯(zhuang)族自治(zhi)區烈(lie)士(shi)陵園位(wei)于北回歸線南(nan)側,屬濕潤的(de)亞熱帶季(ji)風氣(qi)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qi)候溫(wen)和,夏(xia)長冬(dong)短,年(nian)平(ping)均(jun)氣(qi)溫(wen)在(zai)21.6度(du)左右,極端(duan)(duan)最(zui)高氣(qi)溫(wen)40.4度(du),極端(duan)(duan)最(zui)低氣(qi)溫(wen)-2.4度(du)。冬(dong)季(ji)最(zui)冷的(de)1月平(ping)均(jun)12.8攝氏(shi)度(du),夏(xia)季(ji)最(zui)熱的(de)7、8月平(ping)均(jun)28.2攝氏(shi)度(du)。年(nian)均(jun)降雨量達(da)1304.2毫米,平(ping)均(jun)相對濕度(du)為(wei)79%,氣(qi)候特點是炎(yan)(yan)熱潮濕。相對而(er)言,一(yi)般(ban)是夏(xia)季(ji)潮濕,而(er)冬(dong)季(ji)稍顯干(gan)燥,干(gan)濕季(ji)節分(fen)明。夏(xia)天比冬(dong)天長得多,炎(yan)(yan)熱時間較(jiao)長。春秋兩季(ji)氣(qi)候溫(wen)和,集中的(de)雨季(ji)是在(zai)夏(xia)天。

榮譽及其他

示范基地

2004年(nian)4月28日上(shang)午,全國(guo)(guo)愛(ai)國(guo)(guo)主(zhu)義(yi)教育示范(fan)基(ji)地揭匾儀式在(zai)廣西烈(lie)士陵園的“鄧小平同(tong)志領導百色龍州起義(yi)紀(ji)念碑”前舉(ju)行。廣西烈(lie)士陵園被授予“全國(guo)(guo)愛(ai)國(guo)(guo)主(zhu)義(yi)教育示范(fan)基(ji)地”稱號。

2004年(nian)是紅軍長征勝利(li)70周年(nian)。作(zuo)為全國愛(ai)國主義教育(yu)示范基(ji)地的廣(guang)西烈士陵園(yuan),將成為黨員干部了解黨的歷(li)史、加強(qiang)黨性鍛煉的重(zhong)要(yao)(yao)場(chang)所,廣(guang)大群(qun)眾培(pei)養愛(ai)國情(qing)感、培(pei)育(yu)民族精(jing)神的重(zhong)要(yao)(yao)陣地,青少年(nian)學習革(ge)命傳統、陶冶道(dao)德情(qing)操的重(zhong)要(yao)(yao)課堂。

本百(bai)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ji)上傳提供,詞(ci)條屬(shu)于(yu)開放詞(ci)條,當前頁面(mian)所(suo)(suo)展示的詞(ci)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rong)屬(shu)于(yu)注冊用戶個人編輯(ji)行(xing)(xing)為,與(yu)【廣(guang)西壯族自治區(qu)烈士(shi)陵園】的所(suo)(suo)屬(shu)企(qi)業/所(suo)(suo)有人/主體無關(guan),網(wang)(wang)站不(bu)完全保證內容(rong)信(xin)息的準(zhun)確(que)性、真(zhen)實性,也不(bu)代表(biao)本(ben)站立(li)場,各(ge)項(xiang)數據信(xin)息存在更(geng)新不(bu)及時的情(qing)況,僅供參考,請以官(guan)方發布為準(zhun)。如(ru)果頁面(mian)內容(rong)與(yu)實際情(qing)況不(bu)符(fu),可點擊“反(fan)饋(kui)”在線向(xiang)網(wang)(wang)站提出修改,網(wang)(wang)站將核實后進行(xing)(xing)更(geng)正。 反(fan)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xi)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權(quan)、商(shang)標(biao)權(quan)、為(wei)用(yong)(yong)戶提(ti)供的商(shang)業(ye)信(xin)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得(de)抄(chao)襲或使(shi)用(yong)(yong)。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9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0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08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469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