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月9日,張文裕(yu)出生(sheng)在惠安縣涂寨鎮宮(gong)后村(cun)。
1921年(nian),上過兩年(nian)私塾(shu)的他就到惠(hui)安時化小學(現惠(hui)安實驗小學)插班四年(nian)級(ji)。
1923年,小學畢業(ye)并以出色成績考入泉州培元中學。
1931年,燕京大學物(wu)理系畢業(ye)(ye)后留校當助教(jiao)(jiao),同時在研(yan)究生院繼續攻讀,第二年提為教(jiao)(jiao)員。研(yan)究生院畢業(ye)(ye)后,獲得碩(shuo)士學位。
1934年(nian),考取“英(ying)庚款(kuan)”公費留學,赴英(ying)國劍橋(qiao)研究生院深(shen)造。
1935年,赴(fu)英國劍橋大學(xue)卡(ka)文迪什實驗室,在諾貝爾獎獲得者(zhe)E.盧瑟福教授的指導下從事核物理研究(jiu),1938年獲博士學(xue)位。
1938年(nian)11月(yue),張文裕回(hui)到中國。他到處(chu)找朋友、同事(shi),要(yao)求奔赴前(qian)線,結果四(si)處(chu)碰壁。后經(jing)過物(wu)理(li)學(xue)(xue)家吳(wu)有訓介紹,到成都四(si)川大學(xue)(xue)任教授,半年(nian)后又應西南聯大聘(pin)請(qing)任該校物(wu)理(li)學(xue)(xue)教授。
1943年至(zhi)1949年,在美國(guo)普林斯(si)頓(dun)大學巴爾(er)摩實驗室任研究教授(shou)。
1949年至1956年,任普渡大學教授。
1956年(nian)(nian)起(qi),在中(zhong)國科學院(yuan)原(yuan)子能研究(jiu)所(suo)任研究(jiu)員、宇(yu)宙線研究(jiu)室(shi)主任、副所(suo)長等職。同(tong)年(nian)(nian),他應邀訪問(wen)了歐洲核子研究(jiu)中(zhong)心(xin)。
1958年起,在中(zhong)國科技(ji)大學兼任教授(shou)。
1959年至1964年,他被(bei)派往蘇聯(lian)(lian)杜(du)布納聯(lian)(lian)合(he)核(he)子研(yan)究所(suo)工作,曾擔任中國組(zu)組(zu)長,并領導一個聯(lian)(lian)合(he)研(yan)究組(zu)的研(yan)究工作。
1972年,他隨中國科學家代表(biao)團出訪(fang)英國、瑞典、加拿大和(he)美國。
1973年他(ta)曾率領中國高能物理代表團(tuan)出訪美(mei)國、西歐。
1973年至1984年,任中國(guo)科學院高能(neng)物理研究所所長。
1978至1984年,兼任中(zhong)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dai)物理系主任。
1984年起(qi),改任中國科(ke)學院高(gao)能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
1992年11月5日,張(zhang)文(wen)裕因病在北京逝世。
科研綜述
張文裕主要(yao)(yao)從事核物理(li)(li)和(he)宇宙線等方面的(de)(de)實驗研究并(bing)取(qu)得突出(chu)成就。驗證了(le)N.玻爾的(de)(de)液滴(di)模型。發(fa)明(ming)了(le)多絲(si)火花計數(shu)器(qi)。20世紀40年代后期進一步研究確(que)定子(zi)(zi)(zi)和(he)原子(zi)(zi)(zi)核沒有強作(zuo)用,并(bing)在子(zi)(zi)(zi)吸收的(de)(de)研究中確(que)證了(le)子(zi)(zi)(zi)的(de)(de)存在,從而開(kai)拓了(le)奇異原子(zi)(zi)(zi)物理(li)(li)研究領域。在超(chao)子(zi)(zi)(zi)與核子(zi)(zi)(zi)散(san)射研究、北京正負(fu)電子(zi)(zi)(zi)對(dui)撞機建造的(de)(de)奠基(ji)性工(gong)作(zuo)、籌(chou)建高山宇宙線實驗站等方面作(zuo)出(chu)了(le)重要(yao)(yao)貢獻(xian)。
研究領域&研究成果
張文裕畢(bi)生獻身于(yu)科學研究和中國(guo)的(de)高能物理事(shi)業。在(zai)(zai)放(fang)射性(xing)(xing)同位素、宇宙線(xian)大氣簇射和奇異(yi)原(yuan)子(zi)(zi)研究以及多絲火花計(ji)數器的(de)發明(ming)方面做出開創性(xing)(xing)的(de)貢獻。尤(you)其在(zai)(zai)μ子(zi)(zi)吸收的(de)研究中確證了μ原(yuan)子(zi)(zi)的(de)存在(zai)(zai),從而(er)開拓了奇異(yi)原(yuan)子(zi)(zi)物理研究領域。
1943年秋,張文裕(yu)接到美(mei)國(guo)普(pu)(pu)林(lin)斯(si)頓(dun)(dun)大(da)學(xue)(xue)的(de)邀(yao)請(qing),再(zai)次遠涉重洋到美(mei)國(guo),在(zai)(zai)普(pu)(pu)林(lin)斯(si)頓(dun)(dun)大(da)學(xue)(xue)專(zhuan)門(men)從事核(he)物(wu)理研究和教(jiao)學(xue)(xue),繼續致力探索(suo)微觀物(wu)質世界的(de)奧秘。1947年,張文裕(yu)在(zai)(zai)美(mei)國(guo)普(pu)(pu)林(lin)斯(si)頓(dun)(dun)大(da)學(xue)(xue)Palmer實(shi)驗室根(gen)據鉛(qian)、鐵和鋁箔停(ting)止μ子的(de)實(shi)驗,證明μ子被核(he)俘獲(huo)后在(zai)(zai)定態(tai)軌(gui)道躍遷,同時發射1—5MeV低能(neng)光子。實(shi)驗表明μ子可以在(zai)(zai)一定條件下(xia)取代核(he)外電子而在(zai)(zai)軌(gui)道上(shang)(shang)繞核(he)旋(xuan)轉(zhuan),從而以實(shi)驗發現了μ子系弱作(zuo)用粒子和μ原子,國(guo)際上(shang)(shang)稱之為“張原子”和“張輻射”。
1956年回中國(guo)后(hou),他(ta)推動云南落(luo)雪山宇宙(zhou)線實驗站的(de)擴(kuo)建,與肖健(jian)共同領(ling)導建造了(le)(le)當時(shi)世(shi)界上最大的(de)云室組,做出(chu)了(le)(le)高(gao)水(shui)平的(de)物理工(gong)作,培養了(le)(le)一(yi)代(dai)宇宙(zhou)線研究(jiu)者。20世(shi)紀60年代(dai)初,張文裕在蘇聯杜布(bu)納聯合(he)核(he)子(zi)所利用加速器進行高(gao)能物理實驗,他(ta)把當時(shi)已知的(de)重子(zi)共振態(tai)歸納成(cheng)核(he)子(zi)和超子(zi)的(de)激發態(tai),提(ti)出(chu)了(le)(le)一(yi)個重子(zi)能級躍遷圖,并(bing)在Λ0超子(zi)和核(he)子(zi)散射研究(jiu)方面做出(chu)了(le)(le)貢獻。
1972年(nian),以(yi)他為(wei)首的(de)18位科學家(jia)寫信給周(zhou)恩來總理(li)(li),建(jian)(jian)議(yi)建(jian)(jian)造高(gao)能(neng)(neng)加速(su)器,開(kai)展高(gao)能(neng)(neng)物理(li)(li)研(yan)究。1981年(nian),張文裕親自(zi)主持了高(gao)能(neng)(neng)物理(li)(li)研(yan)究基地(di)建(jian)(jian)設調(diao)整方案的(de)論證。他征(zheng)求和聽取(qu)了中國國內外高(gao)能(neng)(neng)物理(li)(li)學家(jia)的(de)意見,在確(que)定建(jian)(jian)造北(bei)京正(zheng)負電子對撞(zhuang)機以(yi)及(ji)對撞(zhuang)機的(de)物理(li)(li)目標和能(neng)(neng)區選擇上起(qi)了關鍵作用(yong)。
在西南聯大,張文裕開設核物理課(ke)程(cheng),名稱是“天然放射性和原子(zi)核物理”。當時(shi)的(de)中國大學(xue)能開出這(zhe)樣課(ke)程(cheng)的(de)人可謂鳳毛麟角,因(yin)此特別吸引人。上(shang)這(zhe)門課(ke)的(de)研究(jiu)生和助教包括楊振(zhen)寧、唐敖慶、李(li)政道(dao)等
張文裕(yu)是中(zhong)(zhong)國宇宙(zhou)線及高(gao)能物理(li)研究(jiu)的奠基人(ren)之一,他一貫重視理(li)論(lun)與實驗(yan)相(xiang)結(jie)合,為發展(zhan)中(zhong)(zhong)國的高(gao)能物理(li)事業嘔心瀝(li)血(xue),直至(zhi)生病期間(jian)還坐著(zhu)輪椅到(dao)對(dui)撞機工地了(le)解工程(cheng)的進展(zhan)。(中(zhong)(zhong)國科學院高(gao)能物理(li)研究(jiu)所(suo) 評(ping))
張文裕為(wei)中(zhong)國高(gao)能物理的(de)研究和發展,為(wei)中(zhong)國成功研制原子彈(dan)(dan)、氫彈(dan)(dan)核武(wu)器立下不朽的(de)功勛。(泉州晚(wan)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