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陳志(zhi)堅出(chu)生于福建省安溪縣長坑鄉南斗村,小時(shi)候(hou),他(ta)的父親(qin)(qin)在南平工作,母親(qin)(qin)在南斗小學當民(min)辦教師(shi)。陳志(zhi)堅是家(jia)中老大,他(ta)一邊讀書(shu),還(huan)一邊幫(bang)助母親(qin)(qin)照顧(gu)兩個弟(di)(di)弟(di)(di)。
1979年,13歲(sui)的陳志堅(jian)進入(ru)福建省安(an)溪縣(xian)第一中學(xue)。
1981年,從福建省安溪縣第(di)一中(zhong)學(xue)高(gao)中(zhong)畢業,考入福建師范大學(xue)。
1985年,畢業于福建(jian)師(shi)(shi)范(fan)大學(xue)生(sheng)物系后,考取(qu)福建(jian)師(shi)(shi)范(fan)大學(xue)余寶笙教授指導的生(sheng)物化學(xue)專業碩士研(yan)(yan)究(jiu)生(sheng),外(wai)語(yu)成績(ji)居全省研(yan)(yan)究(jiu)生(sheng)第一名。
1986年,考取了(le)美國紐約州立(li)大學,攻(gong)讀博士。
1991年,獲(huo)得美國紐約州立大(da)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隨后(hou)到美國圣地(di)亞哥(ge)的(de)索(suo)克研(yan)究所(suo)從事博士后(hou)研(yan)究。
1997年,在美國德(de)克薩斯大學(xue)西南(nan)醫學(xue)中心工作,先后(hou)擔(dan)任分(fen)子生物學(xue)系助理教(jiao)授、副教(jiao)授、終身教(jiao)授。
2005年,任美國霍(huo)華德(de)·休斯醫學(xue)研究(jiu)所研究(jiu)員,同年獲得美國海克曼化學(xue)獎。
2007年,獲得(de)美國德(de)克(ke)薩(sa)斯(si)醫(yi)學、工程和科學院(yuan)頒發的(de)德(de)克(ke)薩(sa)斯(si)研究最高獎:杜奈爾獎。
2012年,獲(huo)得美(mei)國國家科學院(yuan)授予年度分子生物學獎。
2014年,當選(xuan)美國(guo)國(guo)家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
1996年起(qi),陳志堅在世界一流(liu)刊物(wu)《細胞》《自然(ran)》《科學(xue)》等雜志上發表學(xue)術論(lun)文100多(duo)篇,被各(ge)國(guo)科學(xue)家引用2萬3千多(duo)次(ci)。
時間 榮譽/表彰
2005年 美國海克曼(man)化(hua)學獎(Norman Hackerman)
2007年(nian) 杜奈爾科學獎(Edith and Peter O Donell)
2012年 美國科(ke)學(xue)院(yuan)杰(jie)出科(ke)學(xue)家獎(分子生物學(xue))
2018年 生命科學(xue)突破獎
陳志堅在(zai)生物醫學(xue)上貢獻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