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阡(1916年(nian)~2002年(nian)),曾用名梅曾溥。1916年(nian)8月(yue)15日生于(yu)天津,畢業于(yu)上海東吳大學法律系。2002年(nian)2月(yue)17日在北京醫院病逝。
中國戲劇(ju)家(jia)協會理(li)(li)事、北京(jing)市劇(ju)協常務理(li)(li)事、北京(jing)市政協委員、北京(jing)人民藝術劇(ju)院導演、藝術委員會委員。
梅阡自1939年起從事戲劇電(dian)影(ying)編導工(gong)作。在北京人藝(yi),先后導演過二(er)十多部(bu)各(ge)具(ju)特色的劇目。
梅阡對中國古典文學有(you)豐富的知識(shi),并善于(yu)吸收運用于(yu)話劇藝(yi)術。四十年來一(yi)直堅持現實主(zhu)義創作(zuo)道路。他(ta)(ta)成功地根據老舍原著(zhu)改編并導演(yan)的《駱駝祥子》,根據魯迅七篇小說的主(zhu)要人(ren)物和情節編寫(xie)并導演(yan)的《咸亨酒店》,和他(ta)(ta)導演(yan)的《女(nv)店員》、《丹心譜》、《王昭君(jun)》等都是北京(jing)人(ren)藝(yi)舞臺上(shang)的優秀(xiu)保留劇目。他(ta)(ta)導演(yan)的《王昭君(jun)》曾榮獲中央文化部舉辦的慶祝(zhu)建(jian)國三十周(zhou)年慶禮(li)演(yan)出(chu)的演(yan)出(chu)一(yi)等獎(jiang)(jiang),《咸亨酒店》獲北京(jing)市1981年新創作(zuo)劇目評獎(jiang)(jiang)創作(zuo)一(yi)等獎(jiang)(jiang)、演(yan)出(chu)一(yi)等獎(jiang)(jiang)。1980年《王昭君(jun)》赴(fu)香港(gang)訪問演(yan)出(chu),他(ta)(ta)擔任演(yan)出(chu)團副(fu)團長。
1996年,劉先銀(yin)與(yu)楊京島先生共同組織策(ce)劃當代十六位中國(guo)當代著名畫(hua)家的杰作(zuo)《春風百匯》《萬壑同源》。朱新禮——北京匯源果(guo)汁(zhi)集團總裁,得知這(zhe)(zhe)一創意,毅然拍(pai)板,出(chu)巨(ju)(ju)資資助,巨(ju)(ju)畫(hua)的創作(zuo)進入了具體的實施。迎接香港(gang)回歸祖國(guo)。兩幅(fu)畫(hua)面(mian)上(shang)分(fen)別簽有:何海霞(xia)、梁樹(shu)年、白(bai)雪石、宗其(qi)香、馬振聲、李春海、徐義(yi)生、李黎(li);胡絜(xie)青、蕭淑芳、梅阡、郭(guo)怡宗、金鴻鈞、王成(cheng)喜、李涵、詹庚西(xi)。這(zhe)(zhe)些名字將(jiang)隨著這(zhe)(zhe)有著紀念意義(yi)的畫(hua)卷(juan)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