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ya)市(shi)第(di)一中學(xue)(Sanya no.1 middle school)位于海南省(sheng)三亞(ya)市(shi)鳳凰路184號,是海南省(sheng)一級(ji)中學(xue)。
三亞市(shi)第一中學創辦(ban)于1926年,始設于寧(ning)遠河畔(pan)鰲山書院,校名(ming)為崖縣縣立(li)中學,1984年撤銷崖縣設立(li)三亞市(shi),學校改用現名(ming)至今。
截(jie)止到2014年(nian)12月底學(xue)校官(guan)網顯示,學(xue)校有專(zhuan)任教師(shi)215人(ren)(ren)(ren)(ren),其中特級(ji)(ji)教師(shi)1人(ren)(ren)(ren)(ren)(徐永(yong)恒),全(quan)國優(you)秀教師(shi)2人(ren)(ren)(ren)(ren),省優(you)專(zhuan)家(jia)(jia)1人(ren)(ren)(ren)(ren),市(shi)優(you)專(zhuan)家(jia)(jia)2人(ren)(ren)(ren)(ren),省級(ji)(ji)骨干教師(shi)9人(ren)(ren)(ren)(ren),市(shi)級(ji)(ji)骨干教師(shi)26人(ren)(ren)(ren)(ren),高級(ji)(ji)教師(shi)62人(ren)(ren)(ren)(ren),碩士生6人(ren)(ren)(ren)(ren),雙(shuang)學(xue)歷5人(ren)(ren)(ren)(ren);215人(ren)(ren)(ren)(ren)中,35歲以下的年(nian)輕教師(shi) 145 人(ren)(ren)(ren)(ren),占67%。
校徽
圖形說明
1、校徽(hui)的構成元素:兩類(lei)海洋(yang)動(dong)物圖(tu)(tu)形。灰色圖(tu)(tu)形是代表溫和及愛心的、表現柔性、頗有(you)影響力(li)與親和力(li)的軟體動(dong)物(如章魚(yu),魷魚(yu),墨魚(yu)等);另(ling)一類(lei)圖(tu)(tu)形是代表智(zhi)慧和力(li)量的表現剛性、頗有(you)凝聚力(li)與號召力(li)的海洋(yang)中引領性動(dong)物(鯨魚(yu),鯊魚(yu),海豚等)。
2、校徽的整體(ti)狀態特征:由外(wai)向里運(yun)(yun)動,由里向外(wai)運(yun)(yun)動,整體(ti)運(yun)(yun)動,虛實結合,柔剛結合。
3、校徽圖形的整體顏色(se)配置:白色(se)、灰色(se)和藍色(se)。
校訓
三(san)亞(ya)市一中(zhong)新時(shi)期的校(xiao)訓是(shi):學(xue)會做人,善于求(qiu)知,崇(chong)尚科學(xue),追求(qiu)卓越。
校風
三亞市(shi)一(yi)中新時期的校(xiao)風是:和諧、規范、主動(dong)、發展。
截止到2014年(nian)底,三亞市(shi)第一中(zhong)學(xue)(xue)(xue)(xue)兼10個學(xue)(xue)(xue)(xue)生社(she)團、6個藝術團、3個專業體(ti)育隊,每(mei)年(nian)舉(ju)辦科技節與體(ti)育藝術節。學(xue)(xue)(xue)(xue)生社(she)團主要有天涯草文學(xue)(xue)(xue)(xue)社(she)、青年(nian)志愿者協會、三亞市(shi)第一中(zhong)學(xue)(xue)(xue)(xue)共青團委員會等(deng)10個學(xue)(xue)(xue)(xue)生團體(ti)。
孫(sun)惠(hui)公:首屆校友瓊(qiong)崖(ya)縱隊老戰士,解(jie)放(fang)戰爭時(shi)期崖(ya)縣(xian)第一任縣(xian)委書記。
孫有康:暨南大學(xue)中文系(xi)教授(shou)。
麥(mai)正(zheng)華:海南省地稅局(ju)副局(ju)長、全國勞動模(mo)范。
蘇慶興:三亞(ya)市政協(xie)主席。
駱(luo)榮健:中(zhong)山大(da)學物(wu)理系教(jiao)授。
吳江輝:中國(guo)水(shui)利(li)部工程(cheng)師。
邢福義:教(jiao)授,博士生導(dao)師、華中師范(fan)大學教(jiao)授、華中師范(fan)大學語言研(yan)究所副(fu)所長。
三亞市第一中學(xue)創辦于(yu)1926年(nian),始(shi)設于(yu)寧遠河畔鰲山(shan)書院,校(xiao)名為崖縣縣立中學(xue),只設初(chu)中部(bu)。
1939年(nian)因日軍(jun)侵占崖縣,學(xue)校停(ting)辦,1945年(nian)春復(fu)辦。1949年(nian)招收(shou)高中班,成(cheng)為完(wan)全中學(xue)。
1955年(nian)高(gao)中部(bu)師生和教學設(she)備從崖城搬遷三亞(ya)鎮,與原設(she)在三亞(ya)的崖縣第二初級(ji)中學合并(bing),定名崖縣中學。
1958年郭沫若到校(xiao)視察,親筆題寫(xie)“崖(ya)縣中學”校(xiao)名。
1984年撤銷崖縣設立(li)三亞市,學(xue)校更(geng)名為“三亞市第一中學(xue)”。
2005年9月,三(san)亞市第一中學從(cong)港門村(cun)原址搬遷至鴨(ya)仔塘現(xian)址,與初中部完全(quan)剝離(li),成為一所現(xian)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
2013年9月三亞市第一中學(xue)成(cheng)(cheng)立初中部,成(cheng)(cheng)為一所完全中學(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