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nan)通田(tian)家炳中(zhong)學(xue)位于江蘇省南(nan)通市(shi),學(xue)校是由南(nan)通市(shi)教(jiao)育局(ju)舉辦的一(yi)所公辦初級中(zhong)學(xue)。
學(xue)(xue)(xue)校(xiao)始建于1952年(nian),時(shi)名(ming)(ming)蘇北工人技術學(xue)(xue)(xue)校(xiao)。1954年(nian),更名(ming)(ming)為“南通市第一(yi)初級(ji)中學(xue)(xue)(xue)”。1958年(nian),更名(ming)(ming)為南通市第三中學(xue)(xue)(xue)。2002年(nian),增掛“南通市田(tian)家(jia)炳(bing)實驗中學(xue)(xue)(xue)”校(xiao)牌。2014年(nian)4月,更名(ming)(ming)為江蘇省南通田(tian)家(jia)炳(bing)中學(xue)(xue)(xue)。
截至(zhi)2016年3月,學校本(ben)部占地近90畝,建(jian)筑總面積33755平(ping)方米(mi),固定(ding)資產總額5700余萬元,藏書15萬冊。南通市(shi)學田中學(東校區(qu))占地26畝,建(jian)筑總面積16996平(ping)方米(mi),總投資3000萬元;有教(jiao)學班(ban)級90個,學生(sheng)5500余人(ren),教(jiao)職工(gong)400余人(ren)。
截至2016年(nian)(nian)3月,學校有(you)教職(zhi)工(gong)400余人(ren),有(you)全國巾(jin)幗崗(gang)位先進個(ge)人(ren)1人(ren),江蘇省有(you)突出貢(gong)獻中(zhong)青年(nian)(nian)專家1人(ren)。南通市(shi)骨干教師26人(ren),南通市(shi)第二梯(ti)隊名(ming)師培養對象4人(ren),南通市(shi)優秀教育工(gong)作者7人(ren)。
校徽
江蘇(su)省南通(tong)田家炳中學(xue)校徽如右圖所示(shi):
釋義:1.桂(gui)(gui)花(hua)樹(shu)是南通(tong)市第三中學的(de)校(xiao)樹(shu),校(xiao)徽取(qu)桂(gui)(gui)花(hua)之(zhi)瓣形,取(qu)桂(gui)(gui)花(hua)純潔、高雅、榮譽之(zhi)內蘊。
2.左側(ce)“三柱一(yi)梁”由(you)三中校門建(jian)筑抽象而(er)來,“三柱”頂(ding)端呈(cheng)階梯(ti)狀,表(biao)三中人(ren)追(zhui)求卓越、勇攀高(gao)峰的精神。
3.右(you)下側的(de)(de)河(he)(he)流由三(san)(san)中(zhong)(zhong)校河(he)(he)抽(chou)象(xiang)而(er)來,其象(xiang)征(zheng)意義(yi)有(you)四:一是“上善(shan)若(ruo)水(shui)”,表(biao)三(san)(san)中(zhong)(zhong)人的(de)(de)道德(de)追求;二是三(san)(san)中(zhong)(zhong)辦學歷史、校園文化(hua)源遠流長,表(biao)孕育眾多杰出人才;三(san)(san)是水(shui)象(xiang)征(zheng)靈動(dong)與變(bian)化(hua),表(biao)三(san)(san)中(zhong)(zhong)勇立潮頭、改革創新的(de)(de)精神;四是此為一抽(chou)象(xiang)的(de)(de)阿(a)拉伯(bo)數字“3”,表(biao)“三(san)(san)中(zhong)(zhong)”。
4.校徽(hui)外沿取(qu)桂花的金(jin)黃之色(se),表(biao)收獲與成功;填(tian)充色(se)取(qu)赭色(se),表(biao)莊重與責任;主(zhu)體圖(tu)案取(qu)白色(se),表(biao)純潔與高雅。
主體圖案為(wei)(wei)白色,整體為(wei)(wei)鑲金(jin)邊(bian)桂花瓣形,左側為(wei)(wei)“三柱一梁”(喻(yu)原校(xiao)名“三中”),右下(xia)側為(wei)(wei)逶迤而(er)來的河流。
崇德,博學
江蘇省南通田家(jia)炳中學校(xiao)旗(qi)為(wei)白(bai)色(se)旗(qi)面,上部(bu)是(shi)校(xiao)徽,下部(bu)是(shi)手書(shu)校(xiao)名全稱(cheng)。
根據2016年5月學校(xiao)官網顯示(shi),學校(xiao)每年定期舉(ju)辦校(xiao)園藝(yi)術節(jie)校(xiao)園歌曲合唱比賽(sai)(sai)(sai)、美術比賽(sai)(sai)(sai)、書法比賽(sai)(sai)(sai)、手(shou)工藝(yi)品制(zhi)作比賽(sai)(sai)(sai)、攝影比賽(sai)(sai)(sai)、征文比賽(sai)(sai)(sai)、校(xiao)園歌手(shou)、舞蹈比賽(sai)(sai)(sai)、器(qi)樂比賽(sai)(sai)(sai)、合唱比賽(sai)(sai)(sai)等(deng)活動,組(zu)織學生(sheng)(sheng)參(can)加了南(nan)通市(shi)第六屆中學生(sheng)(sheng)智力運動會(hui)等(deng)活動。
1952年,江蘇(su)(su)省工業廳在南(nan)通成立蘇(su)(su)北工人技術學校。
1953年,蘇北工人(ren)技術學校更名為(wei)江蘇省南通工業學校。
1954年,江(jiang)蘇(su)省(sheng)工(gong)(gong)業(ye)廳(ting)調整(zheng)事業(ye)布局,南(nan)(nan)通(tong)工(gong)(gong)業(ye)學(xue)校受命(ming)南(nan)(nan)遷,合并于(yu)無(wu)錫紡(fang)校(現(xian)江(jiang)南(nan)(nan)大學(xue))。同年,南(nan)(nan)通(tong)市(shi)人民(min)(min)政府(fu)在工(gong)(gong)校原址(zhi)辦(ban)起了(le)一(yi)所普通(tong)中學(xue),定名為“南(nan)(nan)通(tong)市(shi)第一(yi)初級(ji)中學(xue)”,這是解放后由人民(min)(min)政府(fu)在南(nan)(nan)通(tong)市(shi)區興辦(ban)的第一(yi)所中學(xue)。
1958年(nian)9月,南通(tong)市第一初級中學(xue)在原(yuan)有基礎上增設高中部,學(xue)校定名為南通(tong)市第三中學(xue)。
1999年,江(jiang)蘇省教(jiao)育(yu)代表團考(kao)察澳大利亞(ya)(ya),與澳大利亞(ya)(ya)昆士蘭州教(jiao)育(yu)部達成合作辦學的意向。
2000年(nian)(nian),成功申報省級綜(zong)合(he)高中(zhong)示(shi)范學校獲得(de)成功。中(zhong)澳合(he)作舉(ju)辦的“昆(kun)士蘭海外十年(nian)(nian)級”項目正式實施。
2002年,學(xue)校通過(guo)了國家級綜合高中(zhong)示范校的(de)評審。增掛“南(nan)通市田家炳(bing)(bing)實驗中(zhong)學(xue)”校牌,設立“田家炳(bing)(bing)獎(jiang)學(xue)金”。
2003年,學校被江(jiang)蘇省教育廳授予“江(jiang)蘇省四星級普通高(gao)中(zhong)”的稱號。
2006年,南通師范學(xue)院附(fu)屬中學(xue)與學(xue)校合并,成立(li)新的(de)市三中。
2007年,南通市第三中(zhong)學(xue)與江蘇省南通中(zhong)學(xue)實施(shi)聯合(he)辦(ban)學(xue),南通中(zhong)學(xue)初中(zhong)部分三年搬至學(xue)校(xiao)辦(ban)學(xue),停止職業中(zhong)專班的招(zhao)生。
2009年(nian),南(nan)(nan)通市北城中學(xue)、南(nan)(nan)通市崇(chong)川區學(xue)田(tian)中學(xue)先(xian)后后學(xue)校開展聯合(he)辦學(xue)。
2014年,學校(xiao)更(geng)名為江蘇省南通(tong)(tong)田家炳(bing)中學,成(cheng)為南通(tong)(tong)田家炳(bing)中學教育集團骨干校(xiao)。
2017年,江(jiang)蘇(su)省南通(tong)田家炳中學高中部正式停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