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呀(ya)莫要這么厲(li)害(hai)地跳,
灰(hui)塵呀莫把我眼睛(jing)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
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zai)這里!
杜甫川唱來(lai)柳林鋪笑,
紅旗飄飄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紅腰帶,
親人們迎過延河來。
滿心(xin)話登(deng)時說不出來,
一頭撲在親人懷。
二十里鋪(pu)送過柳林鋪(pu)迎,
分別十年又回家中。
樹梢樹枝樹根根,
親山(shan)親水(shui)有(you)親人。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bang)上的紅旗手中的書(shu)。
手把手兒教會了我,
母(mu)親打發我們過黃河(he)。
革命的道路千萬里,
天南海北想著你……
米酒油饃木炭火,
團團圍定炕上坐。
滿窯里圍得不透風,
腦畔上還響著腳步(bu)聲。
老爺爺進(jin)門氣喘得緊:
“我夢(meng)見雞毛信來——可真見親(qin)人(ren)……”
親人見了親人面
歡(huan)喜的(de)眼淚(lei)眼眶里轉。
“保衛延安你們費(fei)了(le)心,
白(bai)頭發(fa)添(tian)了幾根根。”
團支書(shu)又領進(jin)社主任,
當年的放羊娃如(ru)今長成人。
白(bai)生生的窗紙紅窗花,
娃(wa)娃(wa)們爭(zheng)搶(qiang)來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jiu)千萬句話(hua),
長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來革命大發展,
說(shuo)不(bu)盡這三千六百(bai)天……
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
也不(bu)夠(gou)我走來(lai)也不(bu)夠(gou)我看!
頭頂著藍天大明鏡,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條條街道寬又平,
一座座樓房披彩虹;
一盞盞電燈亮又明,
一(yi)排(pai)排(pai)綠樹迎春風……
對(dui)照過去我認(ren)不出(chu)了(le)你,
母親延安換新衣。
楊家嶺的紅(hong)旗啊高高地飄,
革命萬里起浪潮!
寶塔山下留腳印,
毛(mao)主席登上(shang)了天安門(men)!
棗園的燈光照人心,
延河滾滾喊“前進”!
赤衛軍,青年團,紅領巾,
走著咱英雄幾輩(bei)輩(bei)人(ren)……
社會主義路(lu)上大(da)踏步(bu)走,
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
身長翅膀吧腳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親!
1956年3月9日,延(yan)安
賀敬之(zhi)是現代著名革(ge)命詩(shi)人、劇(ju)(ju)作(zuo)(zuo)家(jia)。1924年(nian)生,山東嶧縣(今(jin)山東棗莊臺兒莊人)人。15歲參加抗日(ri)救(jiu)國(guo)(guo)運動。16歲到延(yan)安(an),入(ru)魯(lu)迅藝術(shu)學(xue)院文學(xue)系學(xue)習。17歲入(ru)黨。1939年(nian)在四川參加抗日(ri)救(jiu)亡活動,開始(shi)發表(biao)作(zuo)(zuo)品。1945年(nian),和(he)丁毅執(zhi)筆集(ji)(ji)體創(chuang)作(zuo)(zuo)我國(guo)(guo)第(di)一(yi)部(bu)(bu)新歌(ge)劇(ju)(ju)《白毛女》,獲1951年(nian)斯大林文學(xue)獎。這(zhe)是我國(guo)(guo)新歌(ge)劇(ju)(ju)發展的里程碑,作(zuo)(zuo)品生動地表(biao)現出(chu)“舊社會(hui)把人逼(bi)成(cheng)鬼,新社會(hui)把鬼變(bian)成(cheng)人”這(zhe)一(yi)深(shen)刻的主題(ti)。歷(li)任中國(guo)(guo)作(zuo)(zuo)家(jia)協(xie)會(hui)和(he)戲劇(ju)(ju)家(jia)協(xie)會(hui)理事、文化(hua)部(bu)(bu)副部(bu)(bu)長、中宣(xuan)部(bu)(bu)副部(bu)(bu)長、文化(hua)部(bu)(bu)代部(bu)(bu)長等職務。建國(guo)(guo)后(hou),寫了《回延(yan)安(an)》《放聲歌(ge)唱(chang)》《三門峽歌(ge)》《十(shi)月頌歌(ge)》《雷鋒之(zhi)歌(ge)》《西去列車(che)的窗(chuang)口》《中國(guo)(guo)的十(shi)月》《八一(yi)之(zhi)歌(ge)》等有名的詩(shi)篇。詩(shi)集(ji)(ji)有《并沒有冬天》《朝陽花開》《放歌(ge)集(ji)(ji)》等。《回延(yan)安(an)》已被選入(ru)蘇教(jiao)版七年(nian)級下、長春版語文教(jiao)材八年(nian)級下以及(ji)人教(jiao)版八年(nian)級下冊(ce)第(di)二(er)課。
詩(shi)歌《回(hui)延安(an)》,賀(he)敬之(zhi)作,選自《賀(he)敬之(zhi)詩(shi)選》。1956年(nian)發表。抒(shu)寫詩(shi)人回(hui)到闊別十年(nian)的(de)延安(an)時的(de)喜(xi)悅(yue)之(zhi)情(qing),贊頌(song)了延安(an)在中國(guo)(guo)革命史上的(de)偉(wei)大貢獻(xian)和建(jian)國(guo)(guo)后的(de)巨大變(bian)化。采(cai)用陜北信天游形(xing)式(shi),語言質樸,感情(qing)熱烈。
《回延安》分為5個部分
第一(yi)部分可(ke)簡稱(cheng):回(hui)延(yan)安(an),是寫回(hui)延(yan)安(an)的(de)激動(dong)喜悅;
第二部分:憶(yi)延安,回憶(yi)當年延安生活;
第三部分(fen):話(hua)延安,是寫親人歡聚暢(chang)談的熱烈場面;
第四部分(fen):贊延安,是寫延安城(cheng)的新面貌;
第五部分:頌(song)延安,歌(ge)頌(song)延安光輝歷(li)史(shi)和展望未來。
《回延安》全(quan)詩除了真切的(de)感情構成(cheng)了詩的(de)暢射源(yuan)外,就是詩人對(dui)陜北風土人情的(de)意象(xiang)組合(he)描寫,它(ta)更增添(tian)了這首詩的(de)生活氣息(xi)和(he)鄉(xiang)土美(mei)感,以及從樸實(shi)中流(liu)出來的(de)民族(zu)音樂般的(de)美(mei)。
1956年(nian),詩人(ren)回到闊別已久(jiu)的(de)延(yan)安,那是(shi)他(ta)曾(ceng)生活(huo)多年(nian)的(de)革命(ming)搖(yao)籃,魂牽夢繞的(de)第(di)二故鄉,如今再一次見(jian)到它,感(gan)觸萬(wan)千,心潮澎湃,于是(shi)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yi)、膾炙人(ren)口的(de)政(zheng)治抒(shu)情詩。
全(quan)詩有(you)鮮明的抒情(qing)層次:先寫(xie)回到延(yan)安(an)時的興奮(fen)和(he)激動,再(zai)回憶當年(nian)在延(yan)安(an)的戰(zhan)斗(dou)生活情(qing)景,接著抒寫(xie)與延(yan)安(an)親人歡聚的感人場面,再(zai)寫(xie)延(yan)安(an)十年(nian)來的巨(ju)大(da)變化,最后贊頌延(yan)安(an)在革命進程中的重大(da)功(gong)績,并(bing)展(zhan)望(wang)它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