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tai)倉白蒜,江蘇(su)省蘇(su)州(zhou)市太(tai)倉市特產,全國(guo)農產品(pin)地理標志。
太倉白(bai)(bai)蒜(suan)干蒜(suan)頭飽滿緊實,蒜(suan)頭肥(fei)碩結實,蒜(suan)瓣大(da)而勻稱,色澤潔白(bai)(bai),蒜(suan)頭直(zhi)徑4.5厘米以(yi)上,重40~45克(ke),8瓣~9瓣,大(da)小均勻。蒜(suan)瓣肉質緊實脆嫩,味辛香濃烈。熟制蒜(suan)呈(cheng)糯性(xing)。
2020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guo)農(nong)業農(nong)村部批準對“太倉白蒜”實施國(guo)家(jia)農(nong)產(chan)品地理(li)標志登記保護。
蘇州太倉市所(suo)轄浮橋鎮(zhen)、璜涇鎮(zhen)、瀏河鎮(zhen)、沙溪鎮(zhen)、城廂鎮(zhen)、雙鳳鎮(zhen)共(gong)計6個鄉鎮(zhen)96個村居(社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0°58′~121°20′,北緯31°20′~31°45′。種植面(mian)積(ji)200公頃(qing),年(nian)產量0.21萬(wan)噸(dun)。
太倉白蒜(suan)干蒜(suan)頭飽滿緊實(shi),蒜(suan)頭肥碩結實(shi),蒜(suan)瓣(ban)大(da)(da)而(er)勻(yun)稱,色澤(ze)潔(jie)白,蒜(suan)頭直(zhi)徑4.5厘米以上,重(zhong)40~45克(ke),8瓣(ban)~9瓣(ban),大(da)(da)小均勻(yun)。蒜(suan)瓣(ban)肉質緊實(shi)脆嫩,味辛香(xiang)濃烈(lie)。熟制(zhi)蒜(suan)呈糯(nuo)性。
2020年(nian),太倉(cang)白蒜種植面積200公頃,年(nian)產量0.21萬噸。
2020年(nian)12月25日,中(zhong)華人民共(gong)和國農業農村部批準(zhun)對“太倉白蒜”實施(shi)國家農產品地理(li)標志登記保(bao)護。
太(tai)倉白蒜不但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還有(you)(you)(you)多種醫療作(zuo)(zuo)用。在李時珍的《本草綱(gang)目》中(zhong)有(you)(you)(you)較(jiao)詳細(xi)記載(zai)。白蒜可以促進腸胃分泌,有(you)(you)(you)助消化,并且發汗利(li)尿,又具有(you)(you)(you)除菌清毒作(zuo)(zuo)用,可以用來預防和治(zhi)療流行(xing)性感冒、乙型腦炎等癥。
1981年,太(tai)倉(cang)白蒜被列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重點科學研究項目(mu)。
1982年,太倉白蒜開始進(jin)入西歐市場。
1990年,太倉白(bai)蒜出口(kou)創(chuang)匯400多(duo)萬美(mei)元(yuan),太倉白(bai)蒜已形成比較(jiao)穩(wen)定的外貿出口(kou)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