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ri)美國康涅(nie)狄格(ge)州桑(sang)迪(di)·胡(hu)克小學(xue)發(fa)生(sheng)槍擊(ji)案,造成(cheng)包括槍手(shou)在內的28人(ren)(ren)喪生(sheng),其(qi)中20人(ren)(ren)是(shi)兒(er)童(tong),18名兒(er)童(tong)當(dang)場(chang)死(si)亡,2名兒(er)童(tong)送(song)醫中不(bu)治身亡;槍擊(ji)還(huan)造成(cheng)6名成(cheng)年人(ren)(ren)死(si)亡,警方還(huan)在其(qi)家(jia)中發(fa)現(xian)了槍手(shou)母(mu)親(qin)也被(bei)殺害,據幸存6歲學(xue)生(sheng)表示,槍手(shou)闖入教室后便一(yi)語不(bu)發(fa)直接向教師開槍。槍手(shou)為(wei)男(nan)性,名為(wei)亞當(dang)·蘭扎(zha),家(jia)住新澤西(xi)州,其(qi)母(mu)是(shi)桑(sang)迪(di)·胡(hu)克小學(xue)的教師。警方還(huan)沒有(you)查明槍手(shou)的動(dong)機,但初步判斷槍手(shou)可(ke)能有(you)人(ren)(ren)格(ge)障礙。這是(shi)美國歷史(shi)上死(si)傷最慘重的校園(yuan)槍擊(ji)案之一(yi)。
2012年12月14日,美國遭遇史上最嚴重的(de)(de)校園槍擊事件,一(yi)(yi)名(ming)(ming)槍手在(zai)康(kang)涅狄(di)格州(zhou)一(yi)(yi)所小(xiao)學開槍打死(si)包(bao)括(kuo)20名(ming)(ming)兒童在(zai)內(nei)的(de)(de)26人,槍手后(hou)來(lai)也(ye)被發現死(si)在(zai)現場。包(bao)括(kuo)槍手和另一(yi)(yi)名(ming)(ming)僅能確定是與槍手生(sheng)活在(zai)一(yi)(yi)起的(de)(de)、死(si)于另一(yi)(yi)不同(tong)地點的(de)(de)人在(zai)內(nei),共28人喪生(sheng)。
早(zao)些(xie)時候,警察和其他執法人(ren)(ren)員接到(dao)(dao)(dao)緊急呼救電話后(hou)趕到(dao)(dao)(dao)現場,看到(dao)(dao)(dao)受驚的小(xiao)學(xue)(xue)生(sheng)沖(chong)出位(wei)于紐約市東(dong)北65英里的紐敦的桑(sang)迪(di)胡(hu)克小(xiao)學(xue)(xue)。康涅狄格州警察局的保羅·萬斯說,18名兒童(tong)在學(xue)(xue)校即死(si)亡(wang)(wang),另兩(liang)名在送醫后(hou)死(si)亡(wang)(wang)。包括(kuo)槍手在內的7名成人(ren)(ren)在學(xue)(xue)校被殺,一人(ren)(ren)在學(xue)(xue)校受傷,還有一人(ren)(ren)被發現死(si)于紐敦的另一個(ge)地點。
數小時(shi)后,舉(ju)國震驚,每(mei)個人都驚懼地關注著這個新英格(ge)蘭(lan)南部的(de)(de)安靜小城發生的(de)(de)事件。兇(xiong)手名叫亞(ya)當(dang)·蘭(lan)扎,但這一(yi)點并未在(zai)下午舉(ju)行的(de)(de)、康涅狄格(ge)州(zhou)(zhou)州(zhou)(zhou)長丹·馬洛伊參加的(de)(de)情況通報會上得到證實。亞(ya)當(dang)·蘭(lan)扎的(de)(de)哥哥、據(ju)稱來自于新澤(ze)西州(zhou)(zhou)霍博(bo)肯的(de)(de)瑞安早些時(shi)候被(bei)執法(fa)人員誤當(dang)作槍手并接受了訊問(wen)。
20歲的(de)Adam Lanza上周五先殺死(si)睡(shui)夢中(zhong)的(de)母(mu)親,然后(hou)開(kai)車去桑迪(di)·胡(hu)克小學殺死(si)26人(ren)后(hou)自殺,警(jing)(jing)方正試圖尋找出(chu)他為(wei)何(he)制(zhi)造這起慘劇的(de)原因,但(dan)所知(zhi)甚(shen)少(shao),因為(wei)Lanza在行兇前已經毀掉(diao)了(le)重要證據——他自己的(de)電(dian)腦。Lanza對(dui)(dui)電(dian)腦破(po)(po)壞(huai)的(de)非常(chang)徹底(di),他拉出(chu)了(le)硬(ying)盤的(de)盤片,對(dui)(dui)其大肆破(po)(po)壞(huai)。警(jing)(jing)方不知(zhi)道能(neng)否從(cong)硬(ying)盤殘骸中(zhong)提取(qu)出(chu)有用的(de)信息。
警方確認行(xing)兇(xiong)者(zhe)(zhe)亞當(dang)·蘭扎(zha)死亡(wang)。最(zui)初對行(xing)兇(xiong)者(zhe)(zhe)的(de)身份有(you)混淆,有(you)來源最(zui)初錯(cuo)誤報道其24歲(sui)的(de)哥(ge)哥(ge)瑞(rui)(rui)安·蘭扎(zha)為(wei)槍手(shou)。部分(fen)新聞(wen)機構(gou),包括Fox News和(he)赫(he)芬(fen)頓郵報,起初錯(cuo)誤地(di)顯示了(le)同名(ming)的(de)另一人的(de)照片。瑞(rui)(rui)安·蘭扎(zha)被警方訊問。瑞(rui)(rui)安·蘭扎(zha)稱他(ta)的(de)弟弟被認為(wei)患(huan)有(you)人格障礙并(bing)“有(you)點自閉(bi)”。
美(mei)國東部時(shi)(shi)間中午12點41分白宮(gong)發言人(ren)杰(jie)伊·卡(ka)尼稱,美(mei)國總統奧(ao)巴馬(ma)對受影響(xiang)的家庭表達深切同情(qing),在(zai)美(mei)國東部時(shi)(shi)間下(xia)午約3點17分,奧(ao)巴馬(ma)進行電視(shi)講話,他要求(qiu)美(mei)國白宮(gong)下(xia)半旗以表達對逝者的尊重(zhong)。他說:“不(bu)(bu)管(guan)有什么樣(yang)的政治分歧,我們將(jiang)不(bu)(bu)得不(bu)(bu)團(tuan)結在(zai)一起采(cai)取有意義的行動避免(mian)同樣(yang)的悲劇再次發生。”(We are going to have to come together and take meaningful action to prevent more tragedies like this regardless of the politics.)
紐(niu)約民主黨眾(zhong)議院議員Jerrold Nadler(英語:Jerrold Nadler)稱是該更(geng)多(duo)地(di)討論美(mei)國槍(qiang)械管理(li)法的時候了。
美(mei)國(guo)教(jiao)育部(bu)長(chang)阿(a)恩·鄧(deng)肯說:“校園槍擊案總是(shi)令(ling)人費解的(de)悲劇,我無法用言語(yu)形容我內心的(de)傷(shang)(shang)(shang)痛以(yi)及(ji)這種野蠻的(de)襲擊。作為(wei)2個小(xiao)學生的(de)父親,我無法想象這次槍擊案對西(xi)部(bu)紐(niu)鎮(zhen)所造成的(de)傷(shang)(shang)(shang)害和損失(shi)。我們為(wei)桑迪(di)胡克的(de)每一(yi)個父母(mu)、孩子、教(jiao)師(shi)、職員(yuan)(yuan)以(yi)及(ji)官員(yuan)(yuan)祈禱,我們感(gan)謝每一(yi)位經常自己冒著危險(xian)照顧、安撫、保護兒童免受(shou)傷(shang)(shang)(shang)害的(de)教(jiao)師(shi)、職員(yuan)(yuan)和急救員(yuan)(yuan)。我們將(jiang)全力(li)協助西(xi)部(bu)紐(niu)鎮(zhen)從(cong)傷(shang)(shang)(shang)痛中恢復過來。”
許多國(guo)(guo)(guo)(guo)家和(he)國(guo)(guo)(guo)(guo)際(ji)組織都迅速(su)地以各種方式向美國(guo)(guo)(guo)(guo)表示了慰(wei)問,包括澳(ao)大利亞、阿(a)塞拜(bai)疆、加拿大、中國(guo)(guo)(guo)(guo)、英(ying)聯(lian)(lian)邦、歐洲聯(lian)(lian)盟、法國(guo)(guo)(guo)(guo)、德國(guo)(guo)(guo)(guo)、匈牙利、伊朗(lang)、以色列(lie)、日本、立陶(tao)宛、馬(ma)來(lai)西(xi)亞、墨(mo)西(xi)哥、挪威、巴基斯(si)坦、菲律賓、波(bo)蘭、俄羅斯(si)、西(xi)班牙、瑞士、瑞典、土耳(er)其、英(ying)國(guo)(guo)(guo)(guo)、聯(lian)(lian)合國(guo)(guo)(guo)(guo)、和(he)梵蒂岡。
美國康涅狄(di)格州警方(fang)2012年12月(yue)15日公布(bu)了該州桑(sang)迪胡克小學槍(qiang)擊案遇(yu)難者名單。尸體(ti)檢(jian)查結果顯示,所有受害者都死于槍(qiang)傷,全(quan)都身中數槍(qiang)。
公布的(de)遇難者(zhe)名(ming)(ming)(ming)單顯(xian)示(shi),遇難者(zhe)中(zhong)的(de)6名(ming)(ming)(ming)成人(ren)全部(bu)是女性,20名(ming)(ming)(ming)兒童(tong)(tong)中(zhong)包括8名(ming)(ming)(ming)男童(tong)(tong)和12名(ming)(ming)(ming)女童(tong)(tong),年齡為6歲(sui)至(zhi)7歲(sui)。康(kang)涅狄格州(zhou)首席驗(yan)尸(shi)官韋恩·卡弗(fu)說(shuo),驗(yan)尸(shi)結(jie)果顯(xian)示(shi),幾乎所(suo)有遇難者(zhe)身(shen)上的(de)槍(qiang)傷都由同一長槍(qiang)造成,所(suo)有人(ren)都身(shen)中(zhong)數槍(qiang),其中(zhong)一人(ren)身(shen)中(zhong)11槍(qiang)。
以下是槍擊案遇難者詳細名單:
瑪麗(li)-舍拉奇(Mary Sherlach)生于1956年2月11日
安妮-瑪麗(li)-墨(mo)菲(Anne Marie Murphy)生于1960年7月25日
道恩-霍克斯普朗(Dawn Hocksprung)生于(yu)1965年6月28日(ri)
勞倫-拉(la)索(Lauren Russeau)生于1982年6月
雷切(qie)爾-達維諾(Rachel Davino)生于1983年7月17日
維多利亞-索(suo)托(Victoria Soto)生(sheng)于1985年11月(yue)4日
切斯-科瓦爾斯基(Chase Kowalski)生于2005年10月31日
格蕾絲-麥克唐奈(Grace McDonnell)生于(yu)2005年11月4日
約瑟芬-蓋(gai)(Josephine Gay)生(sheng)于2005年12月11日
狄(di)倫-霍克利(li)(Dylan Hockley)生于2006年3月8日
詹姆斯-馬(ma)蒂奧利(li)(James Mattioli)生于2006年3月(yue)22日(ri)
安娜-馬奎茲-格林(Ana Marquez-Greene)生(sheng)于2006年4月4日
杰克-平托(Jack Pinto)生于2006年(nian)5月6日
杰(jie)斯卡-雷克斯(Jessica Rekos)生于(yu)2006年5月10日
艾米莉-帕(pa)克(Emilie Parker)生于2006年5月(yue)12日(ri)
凱(kai)瑟琳(lin)-哈伯(bo)德(Catherine Hubbard)生(sheng)于2006年(nian)6月8日
杰西-劉易(yi)斯(si)(Jesse Lewis)生于(yu)2006年6月30日(ri)
艾利森-懷亞特(Allison Wyatt)生于(yu)2006年(nian)7月3日
瑪(ma)德琳(lin)-舒(Madeleine Hsu)生于2006年(nian)7月10日(ri)
奧利維亞(ya)-恩格爾(Olivia Engel)生于2006年7月18日
卡羅琳-普萊維蒂(Caroline Previdi)生于2006年9月7日
本(ben)杰明-惠勒(Benjamin Wheeler)生于2006年(nian)9月12日
阿維爾勒(le)-里奇曼(Avielle Richman)生于2006年10月17日
諾亞-波澤納(Noah Pozner)生于2006年11月20日
夏洛特(te)-培根(Charlotte Bacon)6歲
丹尼爾-巴登(Daniel Barden)7歲
在美國康州小(xiao)學(xue)槍擊案中,有3位(wei)女老(lao)師(shi)展現出(chu)(chu)了人性光輝。27歲(sui)的(de)老(lao)師(shi)維多利亞(ya)-索托用身體擋(dang)住(zhu)了槍手射出(chu)(chu)的(de)子彈,拯(zheng)救(jiu)了學(xue)生。47歲(sui)的(de)校長霍(huo)啟(qi)斯-普魯格、58歲(sui)的(de)校心理醫生舍拉克則沖出(chu)(chu)去與槍手對(dui)抗,雙雙獻(xian)出(chu)(chu)了生命。
美國(guo)康涅狄格州(zhou)校園槍擊案(an)發生后,總統奧巴馬已(yi)第(di)一時間(jian)致電(dian)康涅狄格州(zhou),向受害者的家(jia)庭表(biao)示(shi)慰(wei)問,同時又下令白宮和政府建(jian)筑物降半旗致哀(ai)。
在短(duan)暫(zan)的發言中(zhong),奧巴馬(ma)數度拭淚(lei)。他哽咽(yan)著(zhu)說:“今天死去的大多是(shi)兒童,都是(shi)5到10歲漂(piao)亮的小(xiao)孩,他們原本有前面有著(zhu)長遠的人生:生日(ri)、畢業、結婚、生兒育女。”
奧巴馬說,“今天我們(men)的(de)心都破碎了,為這些死(si)去的(de)孩子(zi)的(de)父母(mu)、祖父母(mu)、兄弟姊妹以(yi)及成(cheng)年死(si)者的(de)家屬悲傷。”
奧巴馬還指(zhi)出(chu),美國已經經歷了太(tai)多次類似的槍(qiang)擊(ji)案(an),他(ta)例舉了多次槍(qiang)擊(ji)事件,包括(kuo)發(fa)生在俄勒(le)岡一(yi)個購(gou)物中(zhong)心(xin)、威斯(si)康辛州一(yi)個寺廟、科羅(luo)拉多州奧羅(luo)拉影院、芝加(jia)哥街(jie)角的槍(qiang)擊(ji)事件。其(qi)中(zhong)奧羅(luo)拉的槍(qiang)擊(ji)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si)亡、59人受傷。
此(ci)外,康涅狄格州(zhou)州(zhou)長辦公室官(guan)員羅伊·奧喬格羅索說,州(zhou)長丹·馬洛伊到現(xian)場與(yu)學生家長見面(mian)。奧巴馬也(ye)已給馬洛伊打電話慰問(wen)。
美國總(zong)統奧巴馬(ma)當地(di)時間12月16日(ri)晚在康涅狄格(ge)紐(niu)敦(dun)(dun)高中(zhong)參加為紐(niu)敦(dun)(dun)桑(sang)迪胡克小學槍擊(ji)案舉(ju)辦的(de)守夜活(huo)動(dong)并講話。他(ta)說,此類槍擊(ji)悲劇(ju)必須結束(shu)。他(ta)還(huan)念出校園槍擊(ji)案中(zhong)的(de)每(mei)個遇害(hai)者名字。
奧巴(ba)馬在講話中說,他(ta)代表全(quan)美國(guo)給紐(niu)敦(dun)帶來(lai)“愛和祈禱”。他(ta)說,紐(niu)敦(dun)絕不會單獨(du)去面對(dui)這一悲(bei)慘的(de)事件,全(quan)美國(guo)將(jiang)會盡力(li)為紐(niu)敦(dun)提供幫助。
奧巴(ba)馬說,紐敦的(de)孩(hai)子(zi)就好比是我們自己(ji)的(de)孩(hai)子(zi)。孩(hai)子(zi)長大(da)成(cheng)人的(de)過(guo)程,是自強自立、無所畏懼(ju)的(de)過(guo)程。他隨即自問(wen)自答(da):“在孩(hai)子(zi)長大(da)成(cheng)人之前,我們的(de)國家是不是能夠(gou)保證所有(you)孩(hai)子(zi)的(de)安全(quan)?答(da)案是否(fou)定的(de)”。
奧巴馬指出,再(zai)也不能把這類槍擊事(shi)件視為(wei)習以為(wei)常之事(shi):“我們(men)必須有所改變”。他表示,會盡自己的(de)全力(li)阻止(zhi)此類悲(bei)劇的(de)再(zai)度上(shang)演(yan)。
除了宣讀(du)遇害者的(de)(de)名字(zi),奧(ao)巴(ba)馬還褒揚了用生命阻止槍手行兇(xiong)的(de)(de)桑(sang)迪胡克小學死難教職員工。包括遇害者家屬在內(nei)的(de)(de)聽眾潸然淚下,奧(ao)巴(ba)馬在講話中多次(ci)擦拭淚水。
奧巴(ba)馬(ma)在講話前聆(ling)聽了各界人(ren)士的(de)悼念以及官員的(de)發言。紐(niu)敦(dun)的(de)基(ji)督教(jiao)、天(tian)(tian)主教(jiao)、猶太教(jiao)和(he)伊斯蘭(lan)教(jiao)等主要宗教(jiao)團體的(de)領袖或代表分別為(wei)遇害(hai)者(zhe)祈禱。紐(niu)敦(dun)鎮鎮長(chang)羅德拉和(he)康涅狄格州(zhou)州(zhou)長(chang)馬(ma)洛伊先(xian)后發言,鼓勵遇害(hai)者(zhe)家屬振作起來(lai),“迎(ying)接春天(tian)(tian)的(de)到來(lai)”。
紐敦高中當晚悼念活(huo)動現場肅(su)穆。會場前排(pai)留給遇(yu)害者家(jia)(jia)屬和(he)對(dui)槍(qiang)擊(ji)案首先作出反應的警察和(he)救援人員(yuan)等。不少兒童在其家(jia)(jia)長的陪伴下參加了活(huo)動。因會場場地(di)有限,無法進(jin)入會場的民眾(zhong)被(bei)安排(pai)在其他地(di)方觀看直播(bo)。
在(zai)(zai)會場(chang)講(jiang)臺下方,象征桑(sang)迪胡(hu)克小學26名遇害者的26支白蠟燭在(zai)(zai)靜靜燃(ran)燒。
女(nv)王伊麗莎白二世向美國總統(tong)奧巴馬(ma)傳遞信息,稱她(ta)聽到槍擊案的(de)消息,“深感震驚和難過”。
英國首相卡梅倫說,對“可怕的槍(qiang)擊案”“深感(gan)悲痛”,“這些兒童(tong)本(ben)有大(da)好前途(tu),卻被奪走生命,令(ling)人心碎”。
聯合國秘書長
聯合國秘(mi)書(shu)長潘基文(wen)致函(han)康涅狄格州(zhou)州(zhou)長馬洛伊,對(dui)槍擊(ji)案受害(hai)者表達深切慰問。
歐盟(meng)委員會主(zhu)席若澤?曼努埃爾(er)?巴羅佐(zuo)代表歐盟(meng)委員會向(xiang)遇難者家人表示誠摯的慰(wei)問。他說,“這起可怕(pa)的悲劇令人深感震驚”,“滿(man)懷希望(wang)的年輕生命被(bei)摧毀”。
歐(ou)盟外交事(shi)務(wu)專員阿(a)什(shen)頓表示,對康(kang)涅狄格州(zhou)學(xue)校的悲劇性槍擊事(shi)感到“震驚”。
法國總統(tong)奧(ao)朗德致信美國總統(tong)奧(ao)巴馬說,槍擊案(an)使他(ta)感到(dao)震驚。在這個“可(ke)怕的(de)暴力(li)行為(wei)”面前,向(xiang)奧(ao)巴馬總統(tong)表示悲痛之(zhi)情(qing)。在這種(zhong)“嚴峻的(de)考驗”中與受害者家屬保持“團結一致”。
德國總理(li)默克爾說,對受害(hai)者(zhe)的親屬表(biao)示“深切的慰問”。她在一份(fen)聲明中說,“一想到(dao)多名小學(xue)生和老師被殺害(hai)就感到(dao)心痛”。
俄羅(luo)斯總統(tong)普京稱(cheng),鑒于大多數的(de)受害(hai)者(zhe)是兒童(tong),這起事件(jian)“尤其(qi)悲慘”。克里(li)姆林宮(gong)在(zai)一(yi)份(fen)聲明(ming)中說,普京總統(tong)向受害(hai)者(zhe)的(de)家(jia)人和(he)朋友(you)表示慰問和(he)支(zhi)持。
加(jia)拿大(da)總(zong)理哈珀說(shuo),“這是一個可怕的消息”,并稱對受(shou)害學生及其家屬表示慰問;加(jia)拿大(da)外長說(shuo),加(jia)拿大(da)人(ren)民“在這困難時刻(ke)將與美國朋(peng)友肩并肩地站在一起”。
澳大利亞總(zong)理(li)茱莉亞?吉(ji)拉德稱(cheng),康(kang)涅狄(di)格小學的槍擊事件(jian)是(shi)一(yi)個“愚蠢和難以理(li)解的邪惡行為”。
“就像奧巴馬總統和他的美國同胞們一樣(yang),我們的心也(ye)破碎了”,吉拉(la)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阿富(fu)汗(han)總統卡爾扎伊對美國表示慰問(wen),說“這樣的事(shi)件不應該發生在世界任(ren)何(he)地(di)方”。
美國康涅狄格(ge)州紐頓鎮的(de)桑迪(di)胡(hu)克小學(xue)(xue)周(zhou)四(3日)復課,這是2012年12月14日槍擊案發生后學(xue)(xue)生們首次重(zhong)返校園(yuan),校方配備了地毯和家具(ju),連之前的(de)寵物龜也被(bei)重(zhong)新安(an)置,校方希(xi)望借此幫助學(xue)(xue)生們平穩過渡,而更多的(de)攝像頭和新安(an)保系統也已啟用。
由于(yu)桑(sang)迪(di)胡克小(xiao)學的原校址仍(reng)是警方的調(diao)查(cha)現(xian)場,所(suo)以(yi)新校址移至十一公里外的原恰克丘(qiu)中學,現(xian)也改為桑(sang)迪(di)胡克小(xiao)學 。
當地時間2022年8月4日(ri),美國得克薩斯州(zhou)法院裁(cai)定,美國知(zhi)名主(zhu)持人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因聲稱(cheng)桑(sang)迪(di)胡克小學槍(qiang)擊案是為(wei)了(le)加強槍(qiang)支(zhi)管(guan)制而進行的(de)一場騙局,被判向槍(qiang)擊案中喪(sang)生的(de)6歲男孩父母(mu)支(zhi)付超過400萬(wan)美元的(de)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