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沈延毅紀念館
0 票數:0 #博物館#
沈延毅紀念館位于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老城區的鼓樓辦事處舊址。沈延毅先生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遼寧省蓋平縣(現蓋州市)城東土臺村。是我國屈指可數的書法大家之一。2003年10月25日是沈老百歲誕辰,蓋州市決定建立沈延毅紀念館。紀念館正門上有我國現任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的親筆題詞“沈延毅紀念館”。2003年10月25日,在沈延毅老先生的百年誕辰之日,沈延毅紀念館正式開館。
  • 地址: 遼寧(ning)省營口市蓋州市興隆街
  • 門票: 免費
  • 博物館等級: 無級別(文物)
附近有 2 個景點: 玄貞觀(2km)    慈航寺(遼寧省營口市)(8km)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沈(shen)延毅紀(ji)念(nian)館占(zhan)地面(mian)積約1311平(ping)方米,建筑面(mian)積為590平(ping)方米。建成后(hou)的(de)紀(ji)念(nian)館分四(si)個展館,分別(bie)放置沈(shen)老(lao)生前銅像、各界名人題(ti)詞(ci)、沈(shen)老(lao)生前照(zhao)片(pian)及(ji)遺物、沈(shen)老(lao)譽滿全國及(ji)世界的(de)書法(fa)真品。蓋(gai)州(zhou)市(shi)的(de)近2000多件文物也要在這(zhe)里(li)一起展出。

紀念館正門上有我國現任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的親筆題詞“沈延毅紀念館”。2003年10月25日,在沈延毅老先生的百年誕辰之日,沈延毅紀念館正式開館。

沈延毅紀(ji)念(nian)館(guan)位于(yu)蓋州老(lao)城(cheng)區的(de)鼓(gu)樓(lou)辦(ban)事處舊址,原館(guan)址為(wei)“臧家(jia)老(lao)宅”,距今有150年(nian)歷史(shi)。為(wei)遼南四合院建筑,是臧榮(rong)濤(tao)家(jia)族(zu)祖宅,此人(ren)現居香港。解放后臧榮(rong)濤(tao)先(xian)生懷著愛國愛家(jia)愛鄉(xiang)之情(qing)感(gan),委托其(qi)子臧文(wen)昌先(xian)生把這所四合院無償(chang)捐(juan)獻(xian)給蓋州市人(ren)民政府。后一直作為(wei)各級政府的(de)辦(ban)公機構,2002年(nian)由市政府決定改為(wei)沈延毅紀(ji)念(nian)館(guan)。

紀念館館址建于民國初年,極(ji)具有遼南建筑風格,古樸典雅(ya)、結(jie)構嚴謹、布局合理、做(zuo)工精細,是蓋州地區目前保留較為完整的民居建筑之一(yi)。占地1400平(ping)方米,正房(fang)、門房(fang)各7間,東、西(xi)廂房(fang)各5間。經(jing)修繕后,恢(hui)復民國時期建筑風格。現為市(縣)級(ji)文物保護單(dan)位。

其他信息

沈延毅簡介

沈(shen)(shen)(shen)延毅(1903—1992),字(zi)公卓、攻昨,號述(shu)菊、天(tian)行(xing)健齋(zhai)主,1903年12月21日出生(sheng)于遼(liao)(liao)(liao)(liao)寧(ning)(ning)省(sheng)(sheng)(sheng)蓋平縣(xian)(現蓋州市(shi)(shi))城東(dong)(dong)土臺(tai)村。父沈(shen)(shen)(shen)羹唐為(wei)清末拔貢,能(neng)詩善(shan)文(wen)(wen)(wen),工(gong)書(shu)(shu)法,在(zai)當地名(ming)望很高。沈(shen)(shen)(shen)延毅自幼從家(jia)父讀經學(xue)史,作詩臨帖,弱(ruo)冠時,文(wen)(wen)(wen)才書(shu)(shu)名(ming)即已稱譽(yu)鄉里。及長(chang),就讀于民國大學(xue)、北(bei)(bei)京大學(xue)。畢(bi)業(ye)后,先在(zai)吉林道尹公署任職,又在(zai)中東(dong)(dong)鐵路(lu)督辦(ban)莫德惠處(chu)司(si)文(wen)(wen)(wen)書(shu)(shu)之職。光復(fu)后,曾任東(dong)(dong)北(bei)(bei)生(sheng)產管理(li)局秘書(shu)(shu)處(chu)處(chu)長(chang)。解放后,曾任遼(liao)(liao)(liao)(liao)寧(ning)(ning)省(sheng)(sheng)(sheng)博物館(guan)研究員、沈(shen)(shen)(shen)陽(yang)市(shi)(shi)文(wen)(wen)(wen)史館(guan)館(guan)長(chang)。“文(wen)(wen)(wen)革”期(qi)間(jian),被下放農村插(cha)隊落戶。1978年落實政(zheng)策回城,任遼(liao)(liao)(liao)(liao)寧(ning)(ning)省(sheng)(sheng)(sheng)政(zheng)協(xie)常委、沈(shen)(shen)(shen)陽(yang)市(shi)(shi)政(zheng)協(xie)常委、遼(liao)(liao)(liao)(liao)寧(ning)(ning)省(sheng)(sheng)(sheng)書(shu)(shu)法協(xie)會(hui)會(hui)長(chang)、遼(liao)(liao)(liao)(liao)寧(ning)(ning)省(sheng)(sheng)(sheng)書(shu)(shu)法家(jia)協(xie)會(hui)主席、中國書(shu)(shu)法家(jia)協(xie)會(hui)名(ming)譽(yu)理(li)事,中華詩詞學(xue)會(hui)顧問等職,為(wei)遼(liao)(liao)(liao)(liao)沈(shen)(shen)(shen)地區的文(wen)(wen)(wen)史研究和社(she)會(hui)公益(yi)事業(ye)做出了很大貢獻(xian);1992年2月23日在(zai)沈(shen)(shen)(shen)陽(yang)去(qu)世,享(xiang)年89歲。

本(ben)百(bai)科詞條由網站(zhan)注冊用(yong)戶【 給(gei)生活一(yi)把琴 】編(bian)輯上傳提供,詞(ci)(ci)條(tiao)屬于開(kai)放詞(ci)(ci)條(tiao),當前頁面(mian)所展(zhan)示的(de)詞(ci)(ci)條(tiao)介紹(shao)涉及宣(xuan)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bian)輯行為,與(yu)(yu)【沈延毅紀念館】的(de)所屬企(qi)業/所有(you)人/主體(ti)無(wu)關,網站不完全保(bao)證(zheng)內容信(xin)息(xi)的(de)準確性、真(zhen)實(shi)(shi)性,也不代表(biao)本站立場,各(ge)項數(shu)據信(xin)息(xi)存在(zai)更新不及時的(de)情況,僅(jin)供參考(kao),請以(yi)官方(fang)發布為準。如果頁面(mian)內容與(yu)(yu)實(shi)(shi)際(ji)情況不符(fu),可點擊(ji)“反饋”在(zai)線(xian)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jiang)核實(shi)(shi)后進(jin)行更正。 反(fan)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xin)息(xi)(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wen)章(zhang)/文(wen)(wen)字(zi)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shang)傳(chuan),不(bu)代表本(ben)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xi)、錯誤信(xin)息(xi)(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lian)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字、圖(tu)片(pian)、圖(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wei)用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
提交(jiao)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30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69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09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