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84年,在譚震(zhen)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ji)革命(ming)家生前(qian)提議下開始(shi)籌建。
1986年,閩西(xi)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shi)建成。
1989年,閩西革命歷史博(bo)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9年(nian),閩西革命歷史博(bo)物(wu)館重(zhong)新進行陳列改(gai)版(ban)和周(zhou)邊環境改(gai)造(zao)。
2009年5月,被國家文(wen)物局(ju)評定為國家二級博(bo)物館。
2014年4月,閩(min)西革命歷(li)史(shi)博(bo)物(wu)館改名為中央蘇區(閩(min)西)歷(li)史(shi)博(bo)物(wu)館。
2017年(nian)1月,獲評國家一(yi)級博物館。
場館組成
紅色閩西陳列
該(gai)陳(chen)列展(zhan)示的是(shi)閩西地區的紅色革命(ming)政權(quan)的發展(zhan)歷(li)史(shi)。
閩西革命烈士事(shi)跡陳列
該陳列共(gong)分為9個部分,在(zai)全面(mian)介紹閩西(xi)烈士(shi)概況(kuang)的(de)同時,重(zhong)點展示(shi)了121位著名烈士(shi)的(de)英勇(yong)事(shi)跡。展出烈士(shi)遺物100多件,照片400余幅。
閩(min)西(xi)紅土名人(ren)陳列(lie)
該(gai)陳(chen)列展示的是(shi)閩西(xi)地區革命斗爭涌現出的譬(pi)如鄧子恢、張(zhang)鼎丞、陳(chen)丕顯、楊(yang)成武等4位黨和(he)(he)國家領(ling)導人、71位開(kai)國將(jiang)軍和(he)(he)90多位省(部、軍)級領(ling)導干部。
中央蘇區·福(fu)建陳列(lie)
該(gai)陳列(lie)展示的是中央蘇(su)區革命狀(zhuang)(zhuang)況(kuang)在福(fu)建(jian)的發展變化狀(zhuang)(zhuang)況(kuang)。
鄧子恢紀念館
該紀(ji)念館主要展出鄧子(zi)恢的生平(ping)事跡(ji)。
張鼎丞紀念館
該紀(ji)念館主要展出張鼎丞(cheng)的生平事跡。
陳丕顯紀念館
該(gai)紀念館主要展出陳(chen)丕顯的(de)生平事(shi)跡。
楊成武紀念館
該(gai)紀念館主要(yao)展出楊成武的(de)生平(ping)事跡(ji)。
劉亞樓紀念館
該紀念館主(zhu)要展出劉(liu)亞樓的生平事跡。
館藏文物
劉(liu)亞(ya)樓的上將(jiang)服:新中國成(cheng)立以后,劉(liu)亞(ya)樓被(bei)授予上將(jiang)軍銜,出任空軍司令員。
楊(yang)成武使用(yong)的望遠鏡:楊(yang)成武在抗日戰爭期間,指揮黃(huang)土(tu)嶺戰役時使用(yong)的望遠鏡。此役,擊斃(bi)日軍1500人,其中(zhong)有被稱為“名(ming)將之花(hua)”的日軍中(zhong)將阿部規(gui)秀。
明龍泉瓷(ci)瓶:高16厘米、腹(fu)徑8.57厘米,明代瓷(ci)器,保存完好。
《雙(shuang)狀元》劇(ju)本:1863年(nian),慶榮號祿(lu)余手抄(chao)的漢劇(ju),內(nei)容完(wan)整。是閩(min)西漢劇(ju)的主要劇(ju)本之一(yi),對研究閩(min)西漢劇(ju)有重(zhong)要的意(yi)義。
重要活動
2010年1月4日,原國家副(fu)主席曾(ceng)慶(qing)紅在市委張健書記等(deng)陪同下到中央蘇區(qu)(閩西)歷(li)史博物館參觀指導。
2010年2月21日,作家張(zhang)勝友(you)到(dao)中央蘇(su)區(qu)(閩(min)西(xi))歷(li)史(shi)博(bo)物館(guan)參觀,并對閩(min)西(xi)革命的(de)宣傳(chuan)提出了很好的(de)建議。
2010年(nian)4月10日,廣西考(kao)察團(tuan)到中央蘇區(閩西)歷(li)史博物館參觀,交流(liu)湘江戰役中犧牲的悲壯事跡。
2010年7月(yue)1日下午,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與共建單位新(xin)羅(luo)區公安(an)消防大隊聯合舉行建黨89周年紀念活動(dong)。
2010年11月15日,鄧子恢兒子鄧淮(huai)生到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參(can)觀指導。
2011年5月18日上午,中央蘇區(閩西)歷史(shi)博(bo)(bo)物(wu)館圍繞“5·18國際博(bo)(bo)物(wu)館日”的主(zhu)題——“博(bo)(bo)物(wu)館與記憶”,開展了一(yi)系列宣傳活動,宣傳《國務院關于加強文(wen)(wen)(wen)化遺產保(bao)護(hu)的通知》、《文(wen)(wen)(wen)化保(bao)護(hu)法(fa)》、《文(wen)(wen)(wen)物(wu)保(bao)護(hu)實施細則》等法(fa)律法(fa)規(gui)。
2011年11月,閩西籍(ji)開國上將劉(liu)亞樓(lou)之(zhi)子(zi)(zi)劉(liu)熠(yi)奮(fen)夫(fu)婦、劉(liu)熠(yi)賓夫(fu)婦和(he)項(xiang)(xiang)南之(zhi)子(zi)(zi)項(xiang)(xiang)小紅前來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感受父輩功績。
2012年(nian)3月21日上午,“童小鵬百年(nian)紀念活動(dong)”籌(chou)備組一行來中央蘇區(qu)(閩西(xi))歷史博(bo)物館參觀。
2012年7月12日,中央蘇區(qu)(閩西)歷史(shi)博物館(guan)(guan)館(guan)(guan)長曾漢輝陪同(tong)離退休老(lao)同(tong)志(zhi)重訪革命遺址。
2013年4月5日上(shang)午,閩西籍開國將軍郭廷萬(wan)親屬捐贈文物儀式在中央蘇區(qu)(閩西)歷(li)史博物館舉行。
2013年(nian)5月23日下午,劉(liu)忠將(jiang)軍(jun)之女劉(liu)永生、劉(liu)蒨、劉(liu)暢一行到中央(yang)蘇區(閩(min)西)歷(li)史博物館參觀(guan)。
2014年3月(yue)8日下午(wu),沈仲(zhong)文之子沈沉(chen)和盧(lu)肇西之孫盧(lu)斯(si)佳(jia)在鄧澤(ze)村(cun)館長的陪同下參觀了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
主要榮譽
2010年(nian),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wu)館館內《紅色閩西》展覽獲得全國(guo)十(shi)大陳(chen)列精品展“最(zui)佳形式設(she)計獎”。
2013年,中央蘇區(閩西)歷(li)史博物館在(zai)國家二(er)級館運行評估中名列福建省(sheng)第一;
2015年,中央(yang)蘇區(閩西)歷史博(bo)物館(guan)榮獲全國社會(hui)科學(xue)普及(ji)教育基(ji)地(di)、福(fu)(fu)建省(sheng)十佳社會(hui)科學(xue)普及(ji)基(ji)地(di)、福(fu)(fu)建省(sheng)模范職工之家等稱(cheng)號,并連續(xu)兩屆獲評省(sheng)級文明單位。
研究成果
組織全(quan)館人員深(shen)入(ru)研究閩(min)西歷史、閩(min)西革命史博物(wu)館學,挖掘革命文(wen)(wen)物(wu)、歷史文(wen)(wen)物(wu)、民俗文(wen)(wen)物(wu)、華僑文(wen)(wen)物(wu)內涵(han),撰寫了(le)論(lun)文(wen)(wen)著作,宣傳閩(min)西人民的奮斗業績。
(截至2017年(nian))已出版了(le)《中(zhong)央(yang)蘇區(qu)文化建設史(shi)》、《抗日烽火中(zhong)的閩(min)(min)(min)西(xi)(xi)兒(er)女(nv)(nv)》、《長征中(zhong)的閩(min)(min)(min)西(xi)(xi)兒(er)女(nv)(nv)》、《解放(fang)戰爭的閩(min)(min)(min)西(xi)(xi)兒(er)女(nv)(nv)》等(deng)四部書,并將陸續編(bian)寫(xie)《大革命(ming)中(zhong)的閩(min)(min)(min)西(xi)(xi)兒(er)女(nv)(nv)》、《土(tu)地革命(ming)中(zhong)的閩(min)(min)(min)西(xi)(xi)兒(er)女(nv)(nv)》,以(yi)(yi)及(ji)《閩(min)(min)(min)西(xi)(xi)古代(dai)史(shi)話》、《閩(min)(min)(min)西(xi)(xi)近代(dai)史(shi)話》、《歷代(dai)名(ming)人與閩(min)(min)(min)西(xi)(xi)》、《閩(min)(min)(min)西(xi)(xi)文物畫冊》等(deng)閩(min)(min)(min)西(xi)(xi)系(xi)列叢(cong)書。同時(shi)參加(jia)了(le)《龍巖(yan)地區(qu)志(zhi)》、《長汀縣(xian)志(zhi)》、《中(zhong)國戲曲志(zhi).福(fu)建卷(juan)》三(san)部志(zhi)書的編(bian)寫(xie),以(yi)(yi)及(ji)組織參與撰寫(xie)《中(zhong)央(yang)蘇區(qu)歷史(shi)研究(jiu)》叢(cong)書。從今(jin)年(nian)6月份始,編(bian)輯了(le)《文博(bo)通訊》宣揚(yang)了(le)閩(min)(min)(min)西(xi)(xi),加(jia)強了(le)對外聯系(xi)。
交通路線
市區乘坐9、12、27路公(gong)交車到“裕景園”站下(xia)再(zai)往(wang)西走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