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可揚自(zi)(zi)幼酷愛繪畫(hua),自(zi)(zi)學成材。青年(nian)時代(dai)走進大(da)上海,初期曾承習豐子愷社會生活漫畫(hua)。
1937年,師(shi)從馬(ma)達先生轉習木(mu)刻版畫。后加入中華全國木(mu)刻界抗敵協(xie)會,長期從事進(jin)步木(mu)刻運動。
1940年冬起,與(yu)野夫先(xian)后在(zai)浙(zhe)江麗水(shui)、福(fu)建赤石(shi)經辦(ban)中國木(mu)刻(ke)(ke)用品(pin)(pin)合作(zuo)工廠,從事木(mu)刻(ke)(ke)用品(pin)(pin)生產,研究(jiu)提高木(mu)刻(ke)(ke)刀(dao)的質量。
1946年秋,到上海參與抗戰八年木(mu)刻展的籌備與展出工作。在(zai)中華全(quan)國木(mu)刻協會(hui)(hui)改組(zu)成立時(shi),當選為理事并專職駐會(hui)(hui)辦(ban)公(gong)。
1949年后,專事美術編(bian)輯(ji)出版工作。離休前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zong)編(bian)輯(ji)、編(bian)審。
1985年(nian),在他的(de)倡議下,成立了(le)上海(hai)版(ban)畫(hua)(hua)會(hui),團結、凝聚與組織上海(hai)廣大版(ban)畫(hua)(hua)家(jia)參加了(le)一屆又一屆的(de)全國(guo)、國(guo)際(ji)版(ban)畫(hua)(hua)及藏書票展覽,取得了(le)人才、作品雙豐收。
1991年,中(zhong)國美術家協(xie)會(hui)、中(zhong)國版畫家協(xie)會(hui)向(xiang)他頒發了“中(zhong)國新興版畫杰出貢獻(xian)獎(jiang)”。
代表作品《江南古鎮》、《鄉(xiang)間四月》、《上(shang)海(hai)您(nin)好》
連環木刻(ke)《英英的遭遇》、《可揚版(ban)畫集》、《可揚藏書票集》等多部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