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shan)東梆子傳統劇(ju)目(mu),又名《李陵(ling)碑》《碰碑》,事(shi)見《楊家(jia)將(jiang)演義》第八回及《昭代(dai)蕭韻》。山(shan)東梆子著(zhu)名表演藝術家(jia)竇朝榮的代(dai)表劇(ju)目(mu)。
竇朝榮飾楊繼業
李云鵬飾楊六郎
王廷臣飾楊七郎
宋(song)太(tai)師潘(pan)(pan)洪溝通遼軍(jun)進犯,自討帥印,薦(jian)楊繼業為先行。六(liu)郎(lang)、七郎(lang)隨父出征,陣前(qian)獲勝。潘(pan)(pan)洪為報(bao)殺(sha)子前(qian)仇(chou),閉城不納,反(fan)將擂石(shi)砸下(xia)。父子重返敵陣,被困(kun)兩狼山中。繼業命七郎(lang)回朝搬兵,被潘(pan)(pan)洪誑(kuang)下(xia)戰(zhan)馬,亂箭射死。繼業盼(pan)兵不至,又派六(liu)郎(lang)回朝。敵軍(jun)圍(wei)困(kun)日緊(jin),人馬凍餓(e)折損,繼業恥做(zuo)敵囚,碰死李陵碑上。
楊繼業:
兩狼山困住俺(an)楊家將,累得我精疲力(li)凈兩膀酸。
朔風怒號山搖動,夜霧茫茫鐵甲寒。
歇一歇戰(zhan)馬(ma)再(zai)出戰(zhan),馬(ma)吐白沫我心可憐。
不用戰飯(fan)怎交戰,馬不用飽草(cao)怎銜(xian)環。
人不得(de)戰飯緊(jin)緊(jin)帶,馬(ma)無有飽草勒背(bei)鞍(an)。
勒(le)勒(le)帶(dai),緊(jin)(jin)緊(jin)(jin)鞍,楊繼業到此亦心酸(suan)。
六郎(lang)兒白(bai)龍馬渾身是(shi)汗,七郎(lang)兒小烏騅吼叫連天。
回頭來叫了聲(sheng)我(wo)的青(qing)鬃馬(ma),老夫我(wo)有話對你言:
這才是我為江山你(ni)為主,咱們兩個的心意(yi)是一般。
你馱我殺退遼兵(bing)將,我轉請咱主封你官,
午門外(wai)蓋一座(zuo)馬王殿,不(bu)枉你受苦在邊關。
馬懂人言(yan)將頭兒(er)點,這才是同(tong)甘共苦咱的(de)心(xin)相連。
見此情不(bu)由我心感嘆——耳聞戰鼓響兩(liang)天。
楊七郎:
觀遼營燈火亮氣(qi)破了肝(gan)膽,恨不能一馬撲下兩(liang)狼山(shan)。
楊六郎:
遵父命搬兵不(bu)遲慢(man),撩甲(jia)邁步我把馬牽(qian)。
猛回頭(tou)觀父帥白(bai)發風擺(bai)亂,護心盔(kui)甲不周(zhou)全。
實(shi)難舍(she)年邁蒼蒼的老(lao)父(fu)帥,又恐怕遼兵攻破兩狼(lang)山。
我此去(qu)兩樁心(xin)事(shi)難放下,留下了(le)七弟年(nian)幼怎承擔。
左思右(you)想我無主見(jian),這(zhe)才是顧(gu)了東來(lai)我顧(gu)不了南。
楊繼業:
像(xiang)你這二十四五正(zheng)當年,恁正(zheng)好為國(guo)保江山。
老父我年(nian)邁(mai)六十(shi)三,六十(shi)三占了個先行官。
老(lao)天爺再(zai)賜我二十年壽,定宋寶刀劈狼山。
我的話(hua)雖(sui)這(zhe)樣講,比不(bu)得當年在余(yu)塘關(guan)。
想當(dang)年在(zai)河東人(ren)人(ren)稱贊,入(ru)槍林穿箭雨誰不膽寒。
楊七郎:
六哥你(ni)的(de)智謀遠,你(ni)保(bao)定父帥守狼山。
在(zai)松(song)林困(kun)得我渾身乏倦,我定(ding)要(yao)去搬兵沖殺一(yi)番。
用手(shou)帶過來我的(de)烏騅馬——
楊六郎:上前來把我(wo)的七弟攔。
你此去搬兵多兇險,你讓為兄我(wo)到雁門關。
楊七郎:
我的(de)烏(wu)騅馬虎頭搶人人喪膽,縱是那銅墻鐵壁難把我攔。
楊繼業:
七郎講話壯人的膽,就(jiu)命我兒把兵搬。
上關(guan)去見呼延老千歲,再不(bu)要生(sheng)風你惹(re)禍(huo)端。
搬請(qing)兵將(jiang)你早回轉,免得老(lao)父掛心間。
楊七郎:
倒身先拜(bai)我的老父帥,再叫(jiao)六哥你(ni)聽我言(yan)。
在松林交給你老父(fu)帥,還得六哥你好照管。
老父帥(shuai)在你便在,老父帥(shuai)他不在我不容寬。
楊六郎:
背(bei)轉身一陣傷心痛,滿(man)腹的言語不成聲。
此后問你要(yao)搬(ban)兵去,兩(liang)狼山千(qian)金的擔子我承擔,
你見了(le)潘賊可不(bu)要下(xia)馬(ma),勒馬(ma)停(ting)蹄你等救兵(bing)。
楊(yang)七郎:記下了。
辭別了父兄我出(chu)林(lin)走(zou)——
三(san)人(ren)合(he)唱:為國家難(nan)留戀骨肉親。
楊繼(ji)業:這才是父望望我的子,
楊(yang)七郎:子望望我的父,
楊(yang)繼業(ye):真乃(nai)是難割——
楊七郎:難舍。
楊六郎:這(zhe)才是兄望(wang)望(wang)我的弟,
楊七郎:弟望望我的(de)兄。
楊六郎(lang):只哭的(de)難(nan)離(li)——
楊七郎:難分。
楊繼業:
忍悲痛(tong)催我(wo)兒急忙上馬(ma),搬兵回要(yao)謹慎(shen),
我的兒啦,你不要久停。
楊(yang)七郎:父帥。六(liu)哥(ge)。
楊六郎:七弟。
七弟催馬往東(dong)走,我到西邊(bian)誆(kuang)敵兵(bing)。
老父(fu)帥你請到(dao)松林(lin)等,我(wo)誆(kuang)敵兵(bing)我(wo)的七弟(di)好登(deng)程(cheng)。
楊繼業:
麒麟(lin)還(huan)生麒麟(lin)子,汪洋大海藏(zang)蛟龍。
六郎引陣(zhen)念他的(de)手足義,送我兒表(biao)一(yi)表(biao)俺父子之情。
《兩(liang)狼山》是我國(guo)戲(xi)(xi)曲(qu)舞臺上(shang)典型的(de)愛國(guo)戲(xi)(xi),把楊老將鞠躬盡(jin)瘁、舍身報國(guo)的(de)凜(lin)凜(lin)大(da)義,把被圍困在(zai)兩(liang)狼山上(shang)的(de)楊繼業父子(zi)三人,內(nei)無糧草、外無救兵情況下,把角(jiao)色心潮之漲落(luo)、思緒之錯雜(za),層層剝落(luo)給觀眾。悲壯,慘烈,慷慨,激昂,把父子(zi)情、兄弟(di)情,甚(shen)至和戰馬的(de)留(liu)戀之情,演來不溫不火,有情有致,感(gan)人至深。
上世(shi)紀三、四(si)十年代(dai),山東梆子表演(yan)藝術家(jia)竇朝榮就以《兩狼山》、《洪昌府》等戲名震魯西南。
1954年山東省文化局戲(xi)曲工(gong)作組截取其中楊(yang)家(jia)父子被困廟(miao)宇(yu)一(yi)折,單獨整理,張彭執筆(bi)。突出楊(yang)家(jia)將在逆境(jing)中的英雄(xiong)主義(yi)精(jing)神和(he)對(dui)戰(zhan)馬對(dui)親人的情感。
1954年山東(dong)省(sheng)戲曲代表(biao)團攜《兩狼(lang)山》參(can)加華東(dong)戲曲觀摩(mo)演(yan)出大(da)會演(yan)出,竇(dou)朝榮飾楊繼(ji)業,李云鵬飾六郎,王延臣飾七郎。獲(huo)劇本二等獎(jiang)和演(yan)出獎(jiang),竇(dou)朝榮獲(huo)演(yan)員(yuan)一等獎(jiang)。
1955年劇本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收入《華(hua)東地(di)區(qu)戲曲叢刊》第十五集(ji)。
1956年12月獲文化部頒布的全國戲曲劇本獎。
1960年劇(ju)本(ben)收錄《中(zhong)國地方戲(xi)曲集(ji)成﹒山東省(sheng)卷》。當(dang)時醞釀把竇朝榮演出的《兩狼山》搬上銀幕時,竇老卻不幸逝世,其舞臺藝術(shu)形象未能傳世。
2007年(nian),在(zai)山(shan)東省(sheng)文化(hua)廳的領導下,山(shan)東省(sheng)藝術研究所完成了(le)竇(dou)(dou)老(lao)《兩狼山(shan)》(山(shan)東省(sheng)梆子(zi)劇(ju)團1960年(nian)錄音,竇(dou)(dou)朝榮飾楊(yang)(yang)繼業,陳傳富飾楊(yang)(yang)六郎,任(ren)光明飾楊(yang)(yang)七郎)音配像工作(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