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中國十大戲曲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七七看世界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京(jing)劇(ju)
京劇,曾稱平劇,亦稱亂彈、國劇。我國知名戲曲劇種,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
02
越(yue)劇
越劇是我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發源于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于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
03
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起源于湖北黃梅,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黃梅戲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采茶戲、京劇等眾多劇種的因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04
豫劇(ju)
豫劇發源于河南開封,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豫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5
評劇
評劇,流傳于中國北方,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20世紀30年代以后,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06
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為“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昆山,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是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南戲系統下之一的曲種。
07
曲劇
曲劇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時也稱“高臺曲”或“曲子戲”,有些地區又稱“南陽曲子”。曲劇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圍鄰近地區,是在當地流行的曲藝鼓子曲(洛陽曲子、南陽曲子)和踩高蹺的表演形式的基礎上,受到其他劇種的交叉影響發展而成的。由于曲調來源于民間生活小戲,因此歌詞易學,并大多采用本嗓來演唱,表演也相當接近生活,傳播速度極快。
08
越(yue)調
河南越調,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為河南三大劇種之一。其演出形式有三種:第一是皮影越調戲;第二是木偶越調戲;第三是越調大戲班。這三種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陽一帶農村流行。河南越調音樂由于歷史悠久,既有較多的曲牌,又有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為“越調”,有時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
09
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于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于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10
滬劇
滬劇,上海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滬劇起源于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曲,初名花鼓戲,早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花鼓戲已有流行,在流傳中受到彈詞及其他民間說唱的影響,演變成說唱形式的灘簧。滬劇曲調優美,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擅長表現現代生活,優秀劇目有《羅漢錢》、《蘆蕩火種》、《一個明星的遭遇》等。
加載更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zhu)冊用戶提供信(xin)(xin)息存(cun)(cun)儲空間服務,由于更新(xin)時間等問題(ti),可能存(cun)(cun)在信(xin)(xin)息錯誤的(de)(de)情況,本站不(bu)保證所提供信(xin)(xin)息的(de)(de)準確性(xing)(xing)、完(wan)整(zheng)性(xing)(xing)、合法性(xing)(xing)和真實性(xing)(xing),如有侵權、錯誤信(xin)(xin)息或任(ren)何(he)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you)(包括但不(bu)限于(yu)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抄(chao)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4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94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97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