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從(cong)香港輾轉到了桂林、重慶,抗戰(zhan)勝利后(hou)回到上海。
1955年(nian),就讀于(yu)北京(jing)師范大學(xue)。
1958年,開始創作并(bing)出(chu)版(ban)音樂作品,其中《農村(cun)小調》(小提琴(qin)獨奏(zou),鋼琴(qin)伴奏(zou))被選為全國音樂學院教材(cai)。
1960年,畢業(ye)于北京藝術(shu)師范學院(今中國音(yin)樂學院),隨即(ji)留校任教。
1960年(nian)—1986年(nian),任教于(yu)北京(jing)藝術學院(yuan)(yuan)(后來并入中國音樂學院(yuan)(yuan))、中國音樂學院(yuan)(yuan)和北京(jing)電(dian)影學院(yuan)(yuan)。在教學的(de)同時也進行了大(da)量的(de)創作與演出活動(dong)。
1973年,任教于中(zhong)國北京電影學院。
1986年(nian),轉到香(xiang)港。
1986年(nian)—1993年(nian),在(zai)TVB任職其間,為《赤腳紳士》、《燃燒歲月》、《怒(nu)劍(jian)嘯狂沙》、《火玫(mei)瑰(gui)》、《大時代》等多部電(dian)(dian)視劇作(zuo)曲(qu)(qu)配樂。同時擔任香(xiang)港泛亞交(jiao)響(xiang)樂團(tuan)副(fu)首席,為香(xiang)港泛亞交(jiao)響(xiang)樂團(tuan)、香(xiang)港中樂團(tuan)、香(xiang)港舞蹈樂團(tuan)、香(xiang)港話劇團(tuan)、香(xiang)港藝(yi)進會(hui)、臺灣交(jiao)響(xiang)樂團(tuan)、臺灣中樂團(tuan),以及許多的廣告和(he)電(dian)(dian)影作(zuo)曲(qu)(qu)配樂。
之前他的不(bu)少作(zuo)(zuo)(zuo)品(pin)因為(wei)形勢只好(hao)掛著“集體創作(zuo)(zuo)(zuo)”的名字公之于(yu)眾,像《古箏彈唱》等(deng)都進了(le)(le)中南海,為(wei)國家領導人演出;之后的一(yi)些年月,他又寫了(le)(le)《明(ming)姑娘》、《相(xiang)思女子客(ke)店》、《鐵道游擊隊后傳》、《花園(yuan)街5號》、《歸宿》等(deng)作(zuo)(zuo)(zuo)品(pin)。
《屈原》
《高材生》
《赤腳紳士》
《哥哥的女友》
《達摩》
《倚天屠龍記》
《快活良緣》
《生活是這樣美(mei)好》
《明天會更好》
《土耳其進行曲》
《舞匯金曲》
《季節》
《我妻十三點》
《母與子》
《如夢令》
《影》
《阿嬌正傳》
《大城小子》
《細蘇》
《維多媽咪》
《時來運到》
《傷心的季節》
《書劍恩仇錄》
《僵尸奇兵》
《阿特蘭舞曲》
《云(yun)南風情秘錄》
《大都會》
《無名火》
《網中人》
《不要回頭》
《人海虎鯊》
《森吉德馬》
《北國風云》
《邊城浪子》
《風云》
《殺機》
《C 小調中胡協奏曲》
《攜手創明天》
《泥哨兒》
《小花傘》
《阿凡提》
《童年的夢》
《土地》
《小小的禮品》
《天(tian)涯何處無(wu)芳草》
《這里是我(wo)的故鄉》
《別離不必長流淚》
《我們是青年》
《快快洗衣裳》
《村口小石橋》
《提水的姑娘》
《聽心》
《蘋果姑娘》
《四季情歌》
《小(xiao)路小(xiao)路細細聽》
《故鄉(xiang)我(wo)獻你一首歌》
《氣漲救生筏》
《青春不要離我而去》
《芬芳曲》
《愛情交響曲》
《寶石戒指》
《方興未艾》
《漢鋼在前進》
《東方女性》
《犯人李同鐘》
《沉淪》
《黑風蛇影》
《燕山情》
《希望之光》
《一曲難忘》
《輕(qing)音樂(le)十五首》(輕(qing)音樂(le)編曲):《從(cong)來都(dou)沒有》、《和(he)你在(zai)一起》、《放開你的(de)(de)手(shou)》、《重(zhong)新再來》、《再見》、《全都(dou)帶走》、《紙玫(mei)瑰》、《歡(huan)樂(le)假期》、《愛與我》、《周末的(de)(de)士高》、《就在(zai)今夜(ye)》、《夢中的(de)(de)水(shui)手(shou)》、《宇宙鼓(gu)手(shou)》、《陌生(sheng)的(de)(de)人(ren)》、《河堤上的(de)(de)傻瓜(gua)》
《神州行》(民族(zu)管弦樂隊(dui)合奏):《山村(cun)新曲》、《秋雨》、《南(nan)海(hai)潮》、《小橋流水(shui)》、《蘇北好風光》、《延(yan)邊春(chun)早》多次公演(yan)
1992年(nian),提(ti)名第11屆香港電(dian)影金像獎最佳原創(chuang)電(dian)影歌(ge)曲(qu)獎。《一起走過的日子》
1993年,提名第30屆(jie)臺(tai)灣電影金(jin)馬獎最(zui)佳原創音(yin)樂獎。《新不了(le)情》
1992年,提名第29屆臺灣(wan)電影金馬獎(jiang)最佳原創音樂獎(jiang)。《審死官》
1994年(nian),提名第13屆香港電(dian)影金(jin)像(xiang)獎最佳電(dian)影配樂獎。《東方(fang)三(san)俠》
1995年,獲(huo)得第14屆香(xiang)港(gang)電影金像(xiang)獎最佳(jia)電影配樂獎。《梁祝》
2015年,提名第(di)30屆中國電影(ying)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