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中國最值得看的十部紀錄片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一起看電影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走(zou)近毛澤東(紀錄片)
《走近毛澤東》這部影片的特色不僅表現在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而且表現在創作者用平民化、生活化的視角展現了毛澤東的人性、個性和革命意志該影片減化了一些過去人所共知的大場面、大事件,而是從“情”的角度,突出一個“情”字。這個“情”字即是領袖對人民的情,也是人民對領袖的情。影片中運用的細節都非常具有沖擊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毛主席使用了多年的竹杖、毛主席的文房四寶、毛主席和亞非拉朋友們的關系、毛主席和人民的關系、毛主席的辯證唯物主義生死觀等等。
02
滔(tao)滔(tao)小河(he)(紀錄(lu)片(pian))
《滔滔小河》是由張曉穎執導的歷史人文紀錄片。2012年6月14日,第1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國際紀錄片頒獎典禮舉行,《滔滔小河》獲最佳中國紀錄片獎。有人曾這樣認為,在西域探險史中,最有名的遺址是樓蘭古城,最重要的成就是尼雅佉盧文文獻的發現,而至今仍然迷霧重重的神秘古跡就是小河墓地。滔滔小河,一個封存千年的民族,卻不經意間永久的消失,他們來自何方?他們又尋找著什么?為何悄然離去?最終的答案就在紀錄片《滔滔小河》里。
03
八廓南街(jie)16號(紀錄片(pian))
《八廓南街16號》是由段錦川執導的影紀錄片視作品,1997年上映。《八廓南街16號》記錄了拉薩一個居民委員會中發生的事。八廓街是環繞拉薩大昭寺的一條街道,人們都認為八廓街是拉薩的中心。八廓南街16號是一個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個居委會之一的八廓居委會就在這個院子中辦公。本片以時間為線索,根據不同的時事背景,通過居委會的工作細節展示出這個最基層的權力機構與居民們的關系。1997年獲得法國蓬皮杜中心“真實電影節”的首獎,成為中國紀錄片在世界紀錄片影展獲首獎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國紐約現代藝術館。
04
劫后(紀(ji)錄(lu)片)
《劫后》是知名導演舒崇福的紀錄片處女作,雖然是第一次接觸紀錄片,舒導的豐厚功力還是使其一鳴驚人。512地震后,劉婆婆每天都在廢墟里尋找覓拾……重組65年的生命歷史。這只是一個老災民面對災難態度的故事,一個82歲老人生命活力的故事,一個多少帶點中國家庭文化色彩的故事。在斬獲了第十屆四川國際電視節 “金熊貓獎”、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金獎等多個獎項后,《劫后》再度獲得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的評審團特別大獎。
05
故宮(紀錄片(pian))
大型紀錄片《故宮》是從故宮的建筑藝術、使用功能、館藏文物和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宮輝煌瑰麗、神秘滄桑的宮殿建筑、豐富多彩,經歷傳奇的珍貴文物,講述不為人知、真實鮮活的人物命運、歷史事件和宮廷生活。觸摸歷史跳動的脈搏,傳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故宮》在紀錄片新技術上的應用也是前無古人的。全部鏡頭都是由高清晰度的電影鏡頭完成,還邀請了曾制作過《指環王》《哈利·波特》等大片的美國好萊塢公司進行動畫特技制作。
06
紙飛(fei)機(ji)(紀錄片)
《紙飛機》是由趙亮執導,一群朋克音樂人主演的紀錄片,記錄了一群年輕人在北京的故事。他們為了理想和自由離開家鄉去面對社會價值觀的動蕩與遽變,他們選擇搖滾音樂,帶著些許質疑與失落,持續對抗著,這一群彷徨的年輕人,藥物才是他們生活里唯一永恒的確據。導演的攝影機隨著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路跟拍。
07
北(bei)京彈匠(紀錄片)
《北京彈匠》的導演朱傳明,是在偶然的機會里結識了一位來北京彈棉絮謀生的湖南農民,從而引發了他拍攝此人生活際遇的想法;導演擺脫了主流傳媒的敘事策略,用黑白膠片講述了一個叫唐震旦的入城打工者,在北京的某個角落里靠彈棉花為生的故事。片子的內容談不上復雜,甚至可以說很簡單,就是一個20來歲,來自湖南農村的小伙子,和他的哥嫂及小侄子在北京的一個當然是很臟的街角就地搭了窩棚住下來,以為周圍的居民彈棉絮為生。音畫質量都極差但依然敢拿出來給人看的片子。
08
鐵(tie)路沿線(紀錄(lu)片)
2001年,紀錄片《鐵路沿線》獲中國首屆獨立映像展最佳紀錄片和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特別獎。電影講述的是在2000年春節,陜西省寶雞市火車站附近的垃圾臺上,聚集著一群流浪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年齡相仿。白天,他們在城市里漫無目的地游蕩,晚上就住在鐵路邊。平時他們揀點垃圾和旅客扔下的瓶子,然后換點吃飯。這是一部非常平實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用一種平視的眼光觀照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使得這些平常在我們眼中具有某種標簽身份的人擁有了豐富多彩的個性,并且散發出人性的光彩。
09
鳥(niao)瞰中國(紀錄片)
《鳥瞰中國》是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KNNY PNG、KLAUS TOFT聯合執導。《鳥瞰中國》講述了從視角縱覽中國大江南北,生動的社會人文,展現了一個壯麗多姿的美麗中國。從2013年6月開始,到2015年1月結束,整個拍攝過程持續了一年半時間。從中國北疆的齊齊哈爾到西南的西雙版納,從遙遠的新疆阿勒泰到遼闊的渤海灣,到處都留下了攝制組的足跡。該片于2015年9月21日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首播。
10
我從(cong)漢朝來(紀錄(lu)片)
《我從漢朝來》是紀錄頻道推出的大型原創紀錄片作品。該片以漢代重要的圖像史料和文化遺產“漢畫像石”作為核心線索,三年間尋訪百余處歷史遺跡,用影像復原了畫像石記述的歷史事件,宴飲、勞作、家庭生活等各類場景和人物形象,甚至再現了先民想象中的神仙世界。這是一部用全新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的有情懷的人文紀錄片。該片以漢畫像石為主題線索,遍訪歷史遺跡的同時,也追蹤著現代生活中的“漢”文化基因;透過鏡頭,完成了一次對國民精神資源和文化傳統的尋根之旅。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供信(xin)(xin)息(xi)存儲(chu)空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ji)上(shang)(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shang)傳,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觀點,版(ban)權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qin)權、虛假信(xin)(xin)息(xi)、錯(cuo)誤信(xin)(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xi)我們(men),我們(men)將在(zai)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xi)(xi)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shang)標(biao)權(quan)、為(wei)用(yong)(yong)戶提(ti)供的商(shang)(shang)業信息(xi)(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yong)(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009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93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792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7165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