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shui)北(bei)調工程簡介 南水(shui)北(bei)調工程介紹
南水北調工程介紹
“南水(shui)(shui)北調工(gong)程”是(shi)(shi)中(zhong)華(hua)人民共(gong)和國(guo)的戰略性工(gong)程。是(shi)(shi)指把長(chang)江(jiang)流域水(shui)(shui)資源自其(qi)上游、中(zhong)游、下游,結合中(zhong)國(guo)疆土地域特點,分東、中(zhong)、西(xi)三線(xian)抽調部分送至華(hua)北與淮海平原和西(xi)北地區水(shui)(shui)資源短(duan)缺地區 。
工程(cheng)(cheng)方案構(gou)想(xiang)始于1954年國家主席毛(mao)澤東(dong)(dong)視察(cha)黃河時提出。自(zi)此,在(zai)歷經分(fen)析比較50多種方案基(ji)礎后,調水(shui)方案獲得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工程(cheng)(cheng)規劃區(qu)涉及人(ren)口4.38億(yi)人(ren),調水(shui)規模448億(yi)立方米。工程(cheng)(cheng)規劃的東(dong)(dong)、中(zhong)、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 東(dong)(dong)、中(zhong)線一期工程(cheng)(cheng)干線總長為(wei)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
2012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 丹江口庫區移民(min)搬(ban)遷全(quan)面完成(cheng)。南(nan)水(shui)北調(diao)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you)其(qi)是黃淮海流域的(de)水(shui)資源短(duan)缺問題,規(gui)劃區人(ren)口4.38億人(ren)。推薦東(dong)線(xian)、中(zhong)線(xian)和(he)西(xi)線(xian)三條調(diao)水(shui)線(xian)路。通過三條調(diao)水(shui)線(xian)路與長江、黃河(he)、淮河(he)和(he)海河(he)四大(da)江河(he)的(de)聯系,構成(cheng)以“四橫三縱”為主體(ti)的(de)總(zong)體(ti)布局,以利于實(shi)現中(zhong)國水(shui)資源南(nan)北調(diao)配、東(dong)西(xi)互(hu)濟的(de)合理配置格局。
目前,中線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一期)已經完工并向北方地區調水。西線工程截至目前,尚(shang)處于規劃階段(duan),沒有(you)開工建(jian)設(she)。
東線開工: 2002年12月(yue)27日,起(qi)點三江口
中線開工: 2003年12月31日,起點丹江口水庫
西 線: 未(wei)開工
調水規模: 448億立(li)方米
水源: 東線(xian):三(san)江口(kou),中線(xian):丹江口(kou)水庫(ku)
水(shui)域格局: 四橫三(san)縱、多起點、長距(ju)離(li)輸水(shui)
涉及疆(jiang)域(yu):華北地(di)區、淮海(hai)平原、西北地(di)區
輸水總長: 東、中、西線干線總長4350公里
地理位置: 長江(jiang)(jiang)上游川、中游漢江(jiang)(jiang)、下游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