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以為“豬全身發紅(hong)(hong)”就是(shi)富(fu)貴豬!豬感染附紅(hong)(hong)細胞體治療
豬(zhu)附紅細胞體(ti)屬于單細胞原蟲的(de)一(yi)種,也有人認為是立克次氏(shi)體(ti)目、乏漿體(ti)科,屬附紅細胞體(ti)屬。可以(yi)發生于各個年(nian)齡段的(de)豬(zhu),但是以(yi)仔豬(zhu)和長勢好的(de)架子豬(zhu)死亡率比較(jiao)(jiao)高,而(er)母(mu)豬(zhu)的(de)感染也比較(jiao)(jiao)嚴重。
一、豬感染附紅細胞體的主要臨床表現
1、新生(sheng)仔豬:新生(sheng)仔豬發(fa)生(sheng)附紅體時出現身(shen)體潮紅、不吃(chi)奶,甚至(zhi)是(shi)急性死亡,一周左右(you)的豬體溫將會升(sheng)高,皮膚(fu)發(fa)黃或發(fa)白(bai)(貧(pin)血)、四(si)肢抽搐、腹瀉、糞便黃色黏稠狀,死亡(wang)率最高可(ke)以達到90%,這就(jiu)是比(bi)較明顯的(de)豬(zhu)附紅細胞體,仔豬(zhu)一(yi)(yi)旦到(dao)這個階段(duan)就(jiu)是治愈了,也有一(yi)(yi)部分會變為(wei)僵豬(zhu)。
2、母豬:母豬患上附紅細(xi)胞體病生產性能下降,屢(lv)配不孕;哺(bu)乳期感染可(ke)引起仔(zi)豬持續性(xing)拉稀。母豬脊背上有鐵(tie)銹(xiu)色出(chu)血點具有診斷意義。
3、育肥:豬初發(fa)病時精神(shen)萎靡,體溫升高(gao)到39.5℃~42℃,顫抖、轉(zhuan)圈或(huo)不愿站立(li),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huo)拉(la)稀。病(bing)豬耳(er)、頸下、胸前、腹下、四肢(zhi)內側(ce)等部(bu)位皮膚(fu)紅紫(zi),且指壓不褪色;尿的顏色成醬(jiang)油色或者茶色。
二、豬感染附紅細胞體的主要病變
病理變化為貧血、黃疸、血液稀薄、凝固不(bu)良、全(quan)身肌肉(rou)色淡、皮下脂肪黃染,肝臟、腎臟、脾臟腫(zhong)大,并且有大小(xiao)不(bu)一(yi)的出血點或出血斑,脾臟邊緣不(bu)整(zheng)齊。
三、豬感染附紅細胞體的治療措施
1、血蟲凈(或三氮瞇、貝尼爾)5mg/kg~10mg/kg,用生(sheng)理鹽水(shui)稀(xi)釋成(cheng)5%溶液,分點肌肉注射(she),1次/天,連用3天。
2、咪唑(zuo)苯脲1mg/kg~3mg/kg,1次/天、連用2~3天。
3、四(si)環素(su)、土霉(mei)素(su)(10mg/kg)和金霉(mei)素(15mg/kg)口服或(huo)肌注或(huo)靜注,并連用7~14天。
4、新(xin)砷凡納明10mg/kg~15mg/kg靜(jing)脈(mo)注射,一般3天后癥狀可消失。
5、中醫:大青葉60 g,生石膏60 g,玄明粉60 g,黃芪35 g,當(dang)歸35 g,煎湯(tang)灌服,此法主要用(yong)于50 kg豬治療用量,一(yi)般只需要用1劑(ji),病豬就(jiu)能夠痊(quan)愈,對于(yu)病情較為嚴(yan)重的(de)則(ze)隔日再用藥1次。